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陈淑云:不辱白衣天使称号

陈淑云练就了一针成功的“绝活”,她还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护理经验细心传授给其他护士。


陈淑云不仅护理技术高,更重要的是她把病人当亲人对待。


  从选择护理专业的那一刻起,陈淑云就暗下决心要做一名不辱白衣天使称号的优秀护士。如今已是陵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护士长的她,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护理专业技术赢得了同事和病人的一致好评。
  当初,为练就一手娴熟的操作技能,她不知在自己身上扎过多少针,体会怎样进针、拔针不痛,研究血管分布及走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练就一手“绝活”,再难扎的血管也一次成功。2004年一个寒冷的深夜,正在熟睡的陈淑云突然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 “陈姐,刚收治一个心脏病病人,血管很难扎,情况危急,你能来吗?” “好的,马上到!”陈淑云一听有危急病人睡意顿消,火速赶到医院,只见大夫、护士正急得冒汗,准备为病人静脉切开给药。见此情形,她急忙走到病床边拿起针、扎上止血带,又是一次成功,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只要病人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陈淑云坚守这一信念。一次她值夜班,交班护士告诉她,16床农药中毒病人意识不清,呼吸表浅、费力,体温高达39度,家属想放弃治疗主动出院,衣服鞋子都已穿好。她来到病房,看到病人只有30岁左右,身强体壮,直觉和临床经验告诉她,病人还有希望。于是她劝说其家属不要放弃治疗,病人父亲生气地说: “儿媳妇跟人跑了,他自己不想活了,今天不死,早晚他还是会走这条道!” “养儿这么大,容易吗?放弃对儿子的治疗,你将来会后悔的啊!”她耐心地做着老人的思想工作,并承诺说若再治疗一夜病情无好转,明早可出院。说着,她为病人脱掉鞋子,实施物理降温。这时,她听到病人喉头有痰鸣音,便立即用开口器将病人口腔掰开,将牙垫放入病人口中,接着为病人用吸引器吸痰、翻身拍背,大量黄色浓痰被吸出,不一会儿病人呼吸变平稳,面色转红润。次日天亮时,病人体温已逐渐降下来,口中不断发出 “哼哼”声。从医多年来,像这样经陈淑云细心观察和悉心医救而转危为安的病人已不知有多少位。
  陈淑云不仅护理技术高,更重要的是她视病人如亲人。她刚任职内三科护士长不久的一天,巡视病房时在走廊闻到一股臭味,发现第六病室的病人、陪护人员纷纷走出病房,她上前一看,只见一位脑梗塞后遗症病人躺在床上呈现出一种痛苦的表情,她赶紧上前掀开病人的被子,只见老人身上、手上、被褥上全沾满了大便,老人的儿子因嫌脏一走了之。于是她端来温水,亲手为老人擦洗,其他护士也纷纷赶来,为老人擦洗、换衣服和被褥。陈淑云还给老人买来奶粉、鸡蛋等食品。老人含着眼泪说:“俺亲生儿子没做到的,你们却做到了,真比俺的亲人还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陈淑云带领的内三科护理组先后获得全国、省、市、县 “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她个人也先后获得德州市 “青年岗位能手”和县 “十大青年岗位能手”、 “人民好公仆”等荣誉称号。
  □文/图杨洪涛 李惠芳 冯茂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陈淑云:不辱白衣天使称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城市·社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