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贡献青春力量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德州市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雷建国会见团中央常委、权益部部长王雪峰


青春奉献创双城誓师大会


种植青年文明林


城乡少年“手拉手”活动


组织青年企业家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于丹做客德州青少年讲坛


2008德州青年集体婚礼


  今后五年,全市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团的十六大和省第十二次团代会要求,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动力,以建功为目标,认真履行团的职能,切实加强团的建设,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德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值此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德州市第二十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回首过去,几多风雨坎坷,几多辉煌成就;展望未来,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而今,我们又站在了德州共青团历程的新起点上,共绘宏伟蓝图,共创崭新业绩,共续精彩华章。


新起点携手续华章


  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就是要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团的基本职能,打造与建设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相适应的共青团工作领域、工作项目和工作载体,使共青团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就是要坚持以青年为本,充分尊重青年,紧紧依靠青年,竭诚服务青年,积极引导青年,形成青年思想道德水平整体提升、青年创业创新创优能力普遍增强、青年民生全面改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群体青年健康成长、竞展才华的生动局面。
  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德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推动不同领域团的工作全面发展,共青团承担青年事务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青年成长发展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使团的工作与德州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与德州青年成长发展相协调。
  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区域化推进团的工作,统筹团组织与青年组织发展,统筹团员、团干部、专业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使团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方式更加开放、工作机制更加灵活、工作力量更加强大。
  立足新起点,创造新业绩,就是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团的工作,找准解放思想的突破口,找出阻碍团的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大胆创新团的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创造德州共青团工作的鲜明特色,使团的工作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青年期盼,团的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展未来共创新辉煌


  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保持当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中央和省有关精神,立足实际、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开创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战略决策,是当前德州的工作大局。全市各级团组织要紧紧围绕这一大局,将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建设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来,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全力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实施青年思想引领工程,团结带领青年在思想建设上有新提高


  引导青年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活动,引导青年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定不移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团干部、大学生骨干和青年知识分子为重点,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认真抓好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条战线青年骨干的思想教育,最广泛地团结凝聚青年。重视做好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引导青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即将在全市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帮助广大青年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加深对“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总体要求的理解。以“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为现阶段德州青年的共同目标,广泛开展“奉献青春智慧、建设美好德州”主题实践活动。
  引导青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未成年人和大中学生为重点,通过主题教育、仪式教育和双向关爱讲坛等活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迎 “两会”为契机,在青少年中开展 “讲文明、树新风”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影响,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操,争做弘扬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表率。


●实施青年创业就业工程,组织带领青年在经济建设上有新作为


  服务 “工业强市”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新型工业化发展,激励他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施 “万名青年岗位能手培养计划”,深化青年创新创效、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建立具有共青团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广大青年企业家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主创新的生力军,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
  服务 “科教兴市”战略,提升青年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青年创新有为、岗位成才,着力提升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的层次和规模。鼓励帮助青年企业家带头开发和推广应用新能源、新技术,积极参与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在加快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方面当好表率。
  服务“民营推动”战略,推进青年创业就业。大力加强青年创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SYB培训,推进YBC创业计划,深化大中专学生创业设计大赛、青年创业论坛等活动。按照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继续推进青春创业行动和百千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青年岗位能手争创”、“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引导青年员工做促进经济发展的先锋。
  服务 “开放带动”战略,深化改革开放成果。围绕推进“南融北接”工作,进一步拓展我市共青团、青联、青企协、学联、少先队组织的对外交流合作领域,重点加强与京津济、德州周边两省五市及江浙、港澳和日韩等地高层次青年人才和青年社团的联系,动员组织广大团员青年主动参与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表彰宣传典型,激发团员青年参与热情。
  服务 “服务业拉动”战略,繁荣发展地方经济。不断提升各级青年文明号集体的品牌优势,大力弘扬职业文明,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各级青联、青企协组织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培育、举荐、凝聚一大批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青年人才大军。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县域资源整合,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化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实施好 “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为抓手,动员农村青年调整种植养殖结构,自觉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态、安全、高效的品质农业。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活动,组织青年农业科技人员、土专家科技下乡。发动农村青年能人围绕本地主导产业领创办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 “青”字号龙头企业。


●实施青年文化导航工程,组织带领青年在文化建设上有新建树


  全力服务 “迎两会、创三城”活动。认真做好迎接第十一届全运会和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的筹备工作。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对国情、省情、市情的宣传教育,开展 “德州发展我成长”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知德州、爱德州、建设德州,发挥他们在 “迎两会、创三城”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要深化“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德州共崛起”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将爱国爱家乡的热情转化为立足本职、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
  全力打造团内精品文化项目。广泛开展“德州青年科技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性青年文化活动。继续办好德州青年集体婚礼、青少年讲坛,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共青团文化的有形化建设,在团的会议和活动中普及打团旗、唱团歌、戴团徽活动。加强各类团属青少年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发挥团属青少年宫、报刊、杂志、网站的文化宣传和社会教育功能,发展团属事业和文化产业。
  全力推动青少年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少先队员 “雏鹰争章”等活动。以体验教育为途径,不断深化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人预备期教育、“手拉手”等道德实践活动。以励志成才为导向,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青少年,用奥运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激励青少年。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教育引导他们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全力加快青年文化人才培养步伐。抓住培训、表彰、宣传、举荐等环节,加强高层次青年文化人才、高技能青年文化人才和农村青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青联等组织的优势,加强青年统战和外事工作,广泛联系、凝聚和吸引海内外、省内外各类优秀青年文化人才来德投资兴业,为德州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实施青年和谐共建工程,组织带领青年在社会建设上有新成就


  带领青年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落实志愿服务等引导性项目,开展岗位对接,帮助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面向农村青年、下岗失业青年、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重点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各级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开展留守 (流动)儿童支持行动,帮助和支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继续扩大希望工程基金规模,深入实施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等项目。积极推动青少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化解青年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引领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充分发挥团的组织网络优势,加强与青少年的密切联系。健全完善共青团与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经常性沟通机制,进一步发挥好青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民主协商的作用,促进团组织在社区建设和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发挥。
  不断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巩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机构建设等基层基础工作,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加快 “12355”服务台建设步伐。积极参与研究制定涉及青少年利益的公共政策,推动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作出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决策。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增强社会各界维护青少年权益的自觉性、主动性,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守法用法的能力。


●实施青年生态文明工程,组织带领青年在生态建设上有新行动


  大力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以 “飞扬绿色青春、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理念,带头养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积极培育青少年环保社团,完善青少年环保监督体系,加大对太阳能等新兴能源产业知识教育。组织青年职工学习节能减排知识、提高节能减排技能,引导青年企业家优先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产业。
  建设城乡青少年生态和谐示范林。组织青少年参加公共场所绿化工作,积极认领绿地、树木,定期养护。在城区和市、县重点绿化工程实施地,组织青少年种植纪念树和纪念林,建设一批示范林工程。邀请林业部门专家传授林木病虫害辨别及防治知识,提高植绿护林水平。广泛组织青少年清除白色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巩固绿化成果,共建美好家园。
  深化 “绿色宣言·你我同行”宣传周 (日)活动。在日常开展青少年植绿护绿活动的基础上,将植树节所在一周作为 “绿色宣言·你我同行”活动周,将地球日、环保日、防止荒漠化日作为建设绿色德州活动日,以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站为主阵地,深化“啄木鸟”青少年植绿护绿生态监护活动。


●实施青年组织凝聚工程,团结带领青年在团的自身建设上有新加强


  以组织凝聚为手段,完善组织体系,扩展组织覆盖。全面加强青少年组织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党领导下的、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以团属组织和青少年社团为骨干、以青年自组织为延伸、以青年中心和网络阵地为节点的青少年组织体系。加强团属组织建设。加大各级青企协组织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其团结联络和人才智力优势;重视学联建设,加强其在发展和活跃学生社团中的带动服务作用;做好全团带队工作,为少先队和青少年宫等团属阵地开展工作提供支持,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加强各级关工委办公室建设,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完善青年协会建设,推进“团组织+青年中心+青年协会”的组织新模式,扩大共青团对青年的有效覆盖。积极培育青年社团,引导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主动加强与各类青年自组织的联系,依托青年中心和团属网站建立孵化平台、交流平台和活动平台,为青年自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创造必要条件。
  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强化素质培养,增强组织保障。着力建设以团员队伍为主体、各级团干部为骨干、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为纽带,有效联系各界青少年的队伍体系。加强团的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转变作风,开展“千名团干大调研”、团市委中层以上干部包县帮扶活动;增强党性修养,展现年轻干部肯于吃苦,甘于奉献,谦虚谨慎、廉洁自律的良好风貌;推行团干部分层培训制度,通过业务培训、工作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帮助团干部提升理论水平,开拓视野思路,增强创造能力;加强团员队伍建设,积极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加强青少年工作者队伍建设,将专兼职青少年工作者、热心青少年工作的志愿者纳入队伍体系,切实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职工、少先队辅导员及志愿者"四进"队伍建设。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提升组织水平,激发组织活力。加强党建带团建。认真研究不同阶段党建工作对团建工作的新要求,主动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格局,实现团建工作与党建工作的统一。拓宽基层团组织候选人推荐渠道,推行基层团干部“公选”“直选”,增强团员青年主体意识和归属意识;实施基层团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团员、团干部、团组织星级化评议制度,增强团务透明度。办好团属网站,拓展团的网络阵地,建立以网络为途径的现代化的青年联结、沟通、表达和服务方式,促进工作互动、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全市共青团工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的伟大事业正在召唤着我们,新一轮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正在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中共德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在德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中,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业绩!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贡献青春力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专 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