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退休干部钟情“庄户剧团”
作者:宋卫中本报

李文通在给演员做示范


  德城区二屯镇程何庄农民河北梆子剧团成立仅一年多的时间,便能在城乡舞台上演出 《大登殿》《武家坡》 《三击掌》等王宝钏系列剧和 《包公赔情》 《宝莲灯》等多个折子戏。演员们粉墨登场,一招一式,一腔一白,都颇为专业,谁也不会想到大部分演员的演出基础几乎等于零。
  有 “高人”指点?是的,这个 “高人”就是中原输气公司退休干部李文通。李文通上世纪60年代初在河北省艺术学校河北梆子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该省省河北梆子剧团,后调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德州市中原输气公司工会。虽然工作变了,但河北梆子高亢、激昂的旋律早已深深融入了他的血脉。退休后,他一直想组建一支河北梆子剧团,与10多位志趣相同的好友,你出胡琴我出板鼓,闲来吹拉弹唱,其乐融融。但这与组建河北梆子剧团的想法相差甚远。
  二屯镇程何庄上世纪50年代就曾组织过河北梆子剧团,现在能上台唱几口河北梆子的有40多人,会操琴的也有10多人。这几年村集体富裕了,农活也不那么忙了,又勾起了村民们的“戏瘾”,纷纷要求村两委重建河北梆子剧团。村里虽然购置了行头、乐器和道具,但没有老师指点始终只能是小打小闹。经人介绍,村党支部书记商春慧了解到有一位叫李文通的老师,生、旦、净、丑,唱、念、做、打,鼓、弦、铙、钹样样精通,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商春慧对李文通的排练观察了三天,最终 “三顾茅庐”请李文通到程何庄河北梆子剧团当艺术指导。
  刚到程何庄执教时,李文通发现很多演员基础薄弱,他们的唱腔本地口音很重,会的段子很有限,几个老演员的基础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样板戏时期,主要的伴奏人员也凑不齐。面对此情,他并不气馁,而是以排练整场折子戏代替教学,角色不够他就身兼导演、演员和琴师等职,使村剧团的演出水平迅速提高。更可贵的是李文通带出了一支热爱河北梆子艺术的农民队伍,这些人白天种地、养鸡、做生意,劳累了一天,晚上排戏却雷打不动。大部分演员还买来光盘 “挤”时间练。扮演薛平贵的苏慧贞,60多岁了还能把几十页的唱词背得滚瓜烂熟。排练折子戏 《大登殿》 《三击掌》,他们用了3个月的时间,终于把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河北梆子带到德州彩虹剧院、中心广场等舞台,受到了广大戏迷和市民的好评。扮演王宝钏的莫秀霞激动地说: “做梦也想不到,我一个爱好戏曲的农民还能登上大舞台!”
  李文通执教一年多时间里,程何庄河北梆子剧团已经排练了《武家坡》 《包公赔情》 《宝莲灯》 《杨家将》等10多场折子戏,在城乡剧场演出近30场。
  □本报记者 宋卫中 本报通讯员 李金奎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退休干部钟情“庄户剧团”
  本文所在版面
【第 7 版:文体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