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大改革推动大发展
——访原德州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政协工委主任许志玉
作者:杜华江胥爱珍

许志玉在阅读文献。 记者李根摄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思想解放的30年。思想解放是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先决条件,没有思想解放,一切都无从谈起。思想解放带动了大改革,带来了农业兴旺、农民富足,带来了工业腾飞、市强民富。伴随着思想解放的步伐,德州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高峰。
  记者:1978年党中央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各地。当时,大家的思想情况是怎样的?请您结合实际谈谈对中央决策的认识和体会。
  许志玉:改革开放30年,也是思想解放的30年。所谓思想解放,就是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现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以前,国家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对于社会主义,大家更多的认为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变私有制为公有制,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城乡差别和贫富差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原来清一色的公有制也变为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中 “占主体地位”,按劳分配被纳入按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分配的总原则中。但在当时,一些人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产生了姓 “资”还是姓 “社”的质疑。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出了重要论断,打消了姓 “资”姓 “社”的疑问。现在我们认识到, “三个消灭”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而不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能实现的。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历史进程。
  思想解放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前提条件,没有思想解放,一切都无从谈起。正是伴随着思想解放的步伐,德州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高峰。
  记者:我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改革开放,农业先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吹响了农村改革的第一声号角。请您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许志玉: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我担任临邑县县委书记。当时德州地区的农村经济处于欠发达阶段,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很艰苦,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也正因为“穷怕了”的经历,让德州在全省较早地实行了“包产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家家户户干劲十足,又逢那几年风调雨顺,可谓是 “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到1980年,全区植棉面积230万亩,棉花总产量10.02万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1981年,德州人均占有粮食325公斤,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粮食购销任务。从这一年开始,德州逐步告别了20年吃统销粮的历史。1984年,德州棉花获得大丰收,全区向国家交售皮棉840万担,交售的皮棉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在全国100多个地区中位居第一。
  农村的另一个变化就是盖新房。在我的记忆中,农村有3次盖房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二次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第三次就是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以后。
  现在农村全部实现了自来水、电、柏油路“三通”,农民的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提高,村里的公共设施也在逐步完善,村庄容貌焕然一新,广大农民喜在心里、笑在脸上。
  记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初期,德州的经济状况怎样?改革开放给德州带来了哪些变化?
  许志玉:改革开放以前,整个德州地区的工业几乎为零,有点名气的只有机床厂、酒厂、酱醋厂、电厂、化肥厂等。财政收入是衡量经济发展的 “寒暑表”。1985年,德州地区的财政收入不到2亿元。在此之前,全地区的财贸工作一直是 “吃财政饭”。财政收入除去发工资,连行政经费都需要上级补贴。1985年以后,德州开始引进外资,鼓励发展民营经济。1987年,德州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路子越走越宽。2007年,德州市的地方财政收入超过了40亿元。
  商贸的发展也经历了比较长的过程。1983年,我任德州地区行署副专员。当时,老父亲病危,想吃桔子,我绕着德州转了两圈,都没有找到一个卖桔子的商贩。1985年,德州有了第一家棚厦式农贸市场——向阳路农贸市场,商贸发展开始起步。再说交通,1983年,整个德州地区只有一辆小轿车。而现在,马路上的私家车川流不息。1980年之前,只有县县通柏油路,现在村村之间都通了柏油路。
  记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决定,您认为,站在改革开放新的起点上,今后德州将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许志玉: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也一样。无论是30年来的改革开放,还是今天新形势下新一轮的改革,解放思想都是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先决条件。改革要深化,社会要发展,必须再次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全党的认识,在统一认识中解放思想。农村土地政策从30年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单干”,到今天的允许土地流转、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是不断解放思想的体现。
  改革是对各种利益和关系的调整,这个过程必将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当前的不少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前并未显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凸现出来。改革要想继续前进,取得新的突破,必须正视并及时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现在,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次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也是解决改革开放进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德州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学习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当前,还要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 “拉动内需”的战略决策。

  人物简介

  许志玉,山东陵县人,生于1929年,大专学历。13岁入伍,抗战胜利后,转业从政。历任八路军班长、连指导员、中共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县委书记、地委常委、德州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政协德州地区工委主任等职,1993年离休。
  □本报记者杜华江 胥爱珍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改革推动大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