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科教文卫奏和谐
作者:胥爱珍

  30年时光荏苒,30年辉煌巨变。改革开放30年间,在全市经济 “硬实力”大大提高的同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 “软实力”突飞猛进,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软实力”奏响了快发展的新乐章。

  科技:创新支撑大发展

  日前,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再添新丁,德城区亚星管道设备厂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富电电子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列入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表明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坚持科技兴市,以科技创新支撑企业进步,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经济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无到有,现已发展到2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连续三年净增3个百分点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9%,德隆、恒升等传统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脱胎换骨。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自1997年起,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跨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行列。创新平台实现新突破,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2家和8家,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1家和20家。农业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48%,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3%,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9%以上。

  教育:人才筑牢发展基石

  “免费上学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啊!”近日,市民王芝感慨地说。去年秋天,她上三年级的女儿免除了学杂费,今年秋天,又免除了课本费,现在孩子上学基本不用什么费用了。截至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全部实现了免费上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全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蓬勃向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全市小学、初中教育步步登高。继1989年普及了小学六年教育后,1997年普及了初中教育,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规模扩大,高中在校生人数由1986年的2.7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0.2万人。30年间,全市普通高中向各地高校输送合格新生18.6万人。同时,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1978年至今,相继建立了一批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基本形成了初、中、高相互衔接,结构层次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截至2007年,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达到40所,在校生71325人,分别是1978年的2.9倍和18.2倍。30年来累计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上百万人。高等教育取得突破,形成了职业技术高校、民办高校、成人高校相互协调的人才培养格局。民办教育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粗放型发展到规范发展,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丰富的社会力量办学体系。

  文化:双翼齐展好戏连台

  2008年11月10日,德州市杂技团的杂技《蹬伞》捧得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二等奖;11月17日,“中国京剧城”花落我市;2008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德州展区推出了65项文化产业招商项目,10项达成合作意向,融资额42.3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比翼齐飞,好戏连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2007年,市、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基本建成,为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每年各地组织各种演出达1000余场次;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市杂技团和宁津县杂技团每年都去国外演出,足迹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苏禄王御园、禹王亭、来禽馆、东方朔画赞碑等文化遗产成为文化事业中不可或缺的标签。
  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2006年首届山东 (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 “中国太阳城”的城市品牌和大批文化产业项目的推出,呈现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果;


2007年,我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年8月5日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战略目标。

   卫生:共享成果谱和谐篇章

  “太好了,以后我们低保户也有医疗保险了!”近日,刚刚办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手续的低保户尹桂琴难掩心中的激动。今年11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启动,标志着我市医疗保障制度无缝覆盖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卫生事业投入,改善医疗水平,健全医疗保障,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日趋成熟。30年间,全市医疗机构基本建设面积达56万平方米,门诊楼、病房楼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就医环境大大改善。1995年,全市乡镇卫生院基本告别了仅有体温表、血压计和听诊器的历史。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配置百万元以上现代化医疗设备74台,全市卫生技术人员中有高级职称1196人、中级职称6385人,疾病诊断符合率、治愈率明显提高。
  另外,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空白的情况下,自2003年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市试行。截至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及全市 388.2万农民,参合率达90.86%,农民参合率等相关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10月,政府出资885万元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全市社区实现了 “10分钟就医圈”的全覆盖。  □本报记者 胥爱珍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科教文卫奏和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