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王炳东:农民工的骄傲

王炳东(右)在给工人指导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11月18日上午,天气晴朗,微风中伴着些许寒意。刚从北京参加完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归来的王炳东没顾上喝杯热茶,一下车便回到车间忙起了工作。
  今年38岁的王炳东是乐陵市郑店镇一名普通的农民。1992年春,他报名参加了国强集团的招工考试,经过层层选拔,王炳东脱颖而出,被分配到压铸车间培训学习。他每天起早贪黑泡在车间,很快就掌握了压铸机的基本操作和维护保养技能,开始独立操作生产制件。由于王炳东平日里善于钻研,工作态度积极,而且不怕吃苦受累,很快便得到集团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进厂仅半年时间,就被推选为班组长。
  工作中,王炳东善于动脑、勤于钻研的优点很快显现,一项项创新的技术相继诞生。1995年冬天的一个下午,王炳东正在往锅内加料,突然,一股滚烫的锌合金溶液扑面而来,毫无防备的他被烫了个正着,脸上立刻起了燎泡并红肿起来。那次烫伤很严重,直到半年后才完全治愈。
  不仅王炳东,在操作中时常有工人因设备溅料被烫伤,这一沉痛的教训,促使王炳东开动脑筋,反复思索:能否设计制作一个避免此类事故发生的装置?他反复琢磨、推敲、试验,终于在2003年5月试制成功了压铸机全自动防护门,这一装置不仅安全实用,而且外形美观,安装至今,再未发生一起烫伤事故。
  2006年的一天,王炳东发现,国强集团压铸分厂十几台压铸机每天消化熔炼近10吨锌合金,却一直在使用煤油和液化气做能源,于是善于思索的王炳东便开始把开源节流提上了自己的工作日程。他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反复琢磨,不断思索,设计制造了“压铸厂集中熔炼”供料设施,一次性试产成功,并在2006年12月通过论证。“王炳东设计制造的这一集中供料设施,采用煤做能源,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劳动效率,经过财务核算,每月就可降低成本8万元。”说起这些,国强集团董事长宋国强满脸的欢喜。
  凭着勤于钻研、吃苦耐劳的韧劲,王炳东在工作中取得一系列技术上的创新,并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农民工到车间工人,班组长、车间主任、分厂厂长。他多次受到国强集团的表彰和奖励,1993年至1996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连续当选乐陵市政协委员,2008年4月被山东省劳动保障厅评选为 “山东省百名农民工之星”。近日,王炳东又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并作为德州市5名优秀农民工代表之一,赴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使 “农民”一词在他身上得到重新定义和诠释。
  □李玉胜 刘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王炳东:农民工的骄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民生民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