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新农村建设中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大幅增加,出台了多种支农惠农政策,涉农贪污贿赂犯罪也呈多发趋势,不仅影响了中央政策部署的落实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严重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群众反映强烈。某县检察院近两年先后查办了14起新农村建设领域的贪污及挪用公款犯罪。办案检察官经对所办案件的分析,发现当前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主要呈现五大特点:
  一、从犯罪主体上看,以“三大员”为主,且共同犯罪居多,窝、串案现象明显。“三大员”,即村支书、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会计。这些人往往利用自身的职务便利,有的相互勾结,共同作案;有的各自为战,中饱私囊;有的拉拢乡镇干部和其他村干部共同腐败,形成窝案、串案。该院查处的某村7名村干部贪污、挪用公款案中,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多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还共同决定将公款借给他人,并伙同其他五名村干部用21万元土地补偿款为每人购买了3万元的分红商业保险,涉嫌贪污罪。
  二、从犯罪对象上看,以土地征用补偿款和各种支农拨款为主。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土地征用补偿款和各种支农拨款已成为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土地征用补偿款和各种支农拨款数额较大,在资金的流转、使用和管理中还存在诸多的不规范之处,使得这些款项成为村干部寻租的主要目标。该院查处的两起涉农职务案件中,侵吞对象均为县开发区拨付到村的土地补偿款。
  三、从犯罪手段上看,以贪污、挪用为主。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隐瞒收入、集体私分;二是直接侵吞或挪用。在该院查处的另两起案件中,涉案村干部或是直接挪用上级政府拨付的土地补偿款,或是销毁原始领款证明、私自增加村民领取土地补偿款的数额,采取虚报冒领的方式截留后私分。
  四、赃款去向基本一致,大多为购买保险。从查处的十几起案件看,被贪污或挪用的款项,均用于集体购买商业保险或养老保险。有的是购买商业分红保险;有的则是在截留了土地补偿款后将部分款项用于支付养老保险中应由个人缴付的保险费。
  五、涉案人员多,牵涉面广,易激化各种社会矛盾。一方面,该类案件共同犯罪居多,每个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在侦查阶段被采取的强制措施和所受到的处理都不同。由于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大都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如不注意做好思想解释工作,极有可能引起误解,从而激化各种矛盾;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挪用、贪污的多为土地补偿款,属于时下农民关注的“热点”,影响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容易激发农民对这些村干部的不满和对立情绪,甚至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
  办案检察官就当前涉农案件高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有针对性地列出了预防的建议措施:
  一、涉农资金流转、使用制度不健全,缺少必要的监管,需健全涉农资金监管制度。涉农资金种类繁多,其中土地征用补偿款等资金数额大、实施环节多、管理难度大,现行的流转制度还不健全,极易被挪作他用。涉农资金的使用缺少倒查机制,相关款项被用于何处,有多少是用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多少是用在每个村民的身上,上级单位一无所知。进一步健全涉农资金的流转、使用、监管制度,是当前预防涉农职务犯罪的首要问题。
  二、村集体组织内外监督制约机制缺失,账目管理混乱,需加强村务公开。现在民间投资活动较为活跃,村干部们手中支配着大量资金,短时间的挪作个人投资利润丰厚。村两委内部监督机制基本没有,全凭村干部的个人自律,村干部受利益驱使,极易结成贪污、挪用的利益共同体。虽村务公开制度已实行多年,对村务公开的形式和内容也有各种规定,但这些规定不够具体,执行不到位。虽然每个村部均设有村务公开栏,但这仅仅是形式上的公开,村民对村里有多少公用经费、公益资金,应用于何处,仍然不甚了解。对村务不了解,就谈不上监督。因此,要对涉农资金张榜公布,使村民对涉农资金全面了解,便于村民监督。
  三、部分村干部政治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需提高村干部的自身素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已实施多年,但村干部选举制度仍不完善,一些素质差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当上村干部,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谋私利。这些村干部不想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不为群众谋利益,只图享乐,有的甚至只想着多捞几个钱。加上许多村干部不懂法、不学法,遵纪守法意识淡薄,法盲村干部不在少数。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的政治素质,使其懂法守法。
  四、村干部待遇偏低,个别干部为利益挺而走险,需提高村干部的福利待遇。村干部工作比较繁杂、辛苦,村干部在任期满3年后,得不到任何的养老和福利方面的保障,部分村干部都有“在位时为自己多捞些钱以防老”的错误认识。建议有关部门提高村干部的福利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
  □宁津县人民检察院 高忠祥 谢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农村建设中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法制】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