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酿酒师董福新与古贝春酒
一提起董福新的名字,当今老中青三代古贝春人,是无人不知、有口皆碑的。人们既钦佩他酿酒技艺的出类拔萃,更敬重他人品德行的纯朴高尚。
他是一个不畏艰苦、奋斗终生的人
董福新1975年21岁入武城酒厂工作。32年来一贯制地摸爬滚打在生产一线上,制曲、挖池、装甑、拉料、抬酒,脏活累活一干就是数10年。
多年来,进武城酒厂工作的青年人,多是愿到行管上谋一个清闲且又收入不菲的职位。董福新却是一个例外。他一有学历,二有关系,却执意选择酿酒之路,何苦?原来是他心装先祖家训:“创业不惧难,先苦后自甜;技艺学在身,一生好饭碗。”与酿酒结缘,再苦再累,心里总有说不出的快乐之感。
他进厂后不久,便从师马绍星试制成功了古贝春酒。马绍星的精湛技艺和崇高敬业精神,由董福新传承下来,发扬光大,又铸造了古贝春的更大辉煌。
手抓拌料知水分,口尝醅子知酸度,品味新酒知操作粗细,是董福新的绝活儿。
黑白泡在车间,与工人同干活、同学习、同排忧解难。每天早上班,晚下班,一天上岗多时达15个小时,十多年如一日,不计报酬。夏天,他带领制曲工钻进50多度蒸笼般的曲房,每天不知要流多少汗水。被工人称为“闲不住的厂长”。当官更敬业,是董福新的本色。
家中的吃喝穿用,他从不过问。孩子病了,叫妻子带着去医院。父母年近8旬,住在德州,他一两个月难以得空探望一趟,不是在电话上问候,就是派子女去送东西。妻子说:“厂是他的家,家是他的店。”
他是一个为古贝春酿造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古贝春问世近30年了。当年的奠基人中一直奉献在岗并创造性地把它提质为国家一流品牌,首屈一指的当属董福新了。
董福新酿造古贝春酒,真正一展雄才是从1996年周晓峰进厂后开始的。周晓峰上任即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走质量效益型路子。对外促成了与“五粮液”的技术合作,礼聘来国家白酒泰斗周恒刚为古贝春顾问;对内重视和提拔科技人才。董福新被任命为生产厂长。如此得力而美好环境的营造,令勤奋好学、立志献身酿酒事业的董福新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他决心为周晓峰铸造古贝春的第二个辉煌大助一臂之力。
十多年来,董福新在酿酒上搞改革,搞创新,倾心尽力,忘我奋斗,不断取得累累硕果。其中两项突破性重大成果,在古贝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是把古贝春酒的质量从中档白酒提升到高档白酒。这一点,在2005年全国浓香型白酒行评中夺冠和被国务院事务管理局列为特供酒,即为例证。具体提升酒质的办法,就是学习五粮液,结合实际搞创新;请国家酿酒权威周恒刚等亲临指导,少走弯路。主要改革内容是制曲、窖池和生产工艺。例如浓香馥郁的五粮液是靠“包包曲”生产出来的。由于气候原因,在我国北方还没有生产 “包包曲”的厂家。董福新把它移植过来,克服北方气温干燥的困难,历经5年140多次的调度、试验,终于生产出自己的“包包曲”。对传统的清蒸清烧生产工艺,统统革新为先进的混蒸混烧小跑窖工艺,使古贝春酒质大升,效益大增。
二是把传统落后的传承方式提高到理论化、科学化。过去酿酒,多年来一直是师傅“口传”,徒弟“脑记”,严重影响着生产的发展。1996年董福新任厂长后,脑勤笔勤,边干边记录,作总结,写文章,编教材,指导生产革新。诸如《五粮古贝春生产工艺》、《五粮新工艺老窖的建造和培养》、《古贝春生产技术问答》、《北方包包曲生产技术研究》等数十篇,近30万字。其中《北方浓香型白酒异杂味浅析与防治》、《北方地区人工老窖泥冬季制作的工艺操作探讨》等论文,都在《华夏酒报》“科技版”发表。有的论文还在全省或全国行业研讨会上获大奖,使古贝春生产真正走出了“口传脑记”的年代。
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
有人说,当今是物欲社会了,谁给钱多就为谁干。董福新不。
有人说,一技学在身,个人有资本,其他什么也不用管了。董福新也不。
马绍星带领他试制古贝春成功,是他的启蒙老师,被他称为“恩师”。活着他照顾其生活,有病他为其求医问药,病逝后他帮着净身更衣,护送火化厂。
周恒刚是指导他改革五粮新工艺成功的大师。他点点滴滴不忘师恩。当得知周老在京逝世的消息,他泪流不止地写下《酹酒祭宗师》的文章,结尾赋悼诗曰:“白酒界里失泰斗/华夏子弟热泪流/天堂杜康迎君到/仪狄把盏忙颔首/古贝春人承师志/质量争先占鳌头/工艺改革勤创新/再酿美酒酬九州。”
五粮新工艺古贝春酿造成功,在全省和全国夺冠,他念念不忘五粮液人的深恩大义。曾赋诗登报:“三江源头拜‘酒王’/运水之滨酿 ‘五粮’/‘国之瑰宝’育新秀/古贝春酒登金榜/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涌泉当报师恩教/拳拳之心不敢忘。”
近 些年有些个体酿酒业户以年薪百万的重金聘请他,都被他谢绝了。他说:“我志存献身古贝春,金钱是搬动不了的。”
高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