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传统农业大县,如何跳出旧框框,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真正让农业富民成为现实?请看——
临邑农业大“变脸”
作者:蔺学礼本报

  近年来,临邑县通过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向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近日,走访临邑农村,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农业图画展现在我们眼前。

从“散户种养”到“一乡一业”

  8月15日,临南镇双龙养猪场的张恩豹忙着把自家饲养的22头生猪赶上汽车,准备运往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自金锣落户临邑以来,张恩豹建立了自己的生猪养殖场,现在一年可出栏400多头,年纯收入8万余元。
  临邑县农民具有养猪传统,可是因为品种差、规模小,效益一直不好。该县依托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围绕产业规划,大力扶持生猪养殖上规模,短短几年,涌现出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500多户,年出栏生猪100万头,带动全县人均增收300多元。
  在引导农民迈向现代农业的进程中,临邑积极向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靠拢,基本形成了以沙河故道荒滩开发为主的蛋鸭产业,以县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为龙头的蔬菜产业,以林子、宿安等乡镇为龙头的水果产业,以临南、翟家等乡镇为龙头的生猪产业。
  感言:“一乡一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为改变传统农业的散户种养方式,临邑县积极推进农业朝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镇,为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提篮叫卖”到“市场运作”

  8月16日一大早,在临盘街道鱼鸭混养基地正给鸭子喂饲料的鸭农王跃东告诉我们,他现在养了两棚蛋鸭,但他一点儿也不为销路犯愁。
  如何将农副产品的产量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临邑县改变 “提篮叫卖”的小农意识,积极引导经济能人创办农业示范服务基地,组建相应的专业经济协会组织,从而使农民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目前,全县160个农业示范服务基地共创办各类专业经济协会300多个,1000多名农民经纪人应运而生。在各类专业协会和经纪人的帮带下,今年上半年,该县引进20多个新优品种,与农民签订生产订单2000余份,农民增收200多万元。
  感言:仅有生产的现代化,没有流通的现代化,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现代农业。为适应现代农业要求,临邑县告别了“提篮叫卖”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各类经济协会和农民经纪人的诞生,让该县在走向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从“粗放经营”到“科技支撑”

  8月19日,临邑县宿安乡黄金梨基地即将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梨农王伟华说:“按照标准化生产的国家级绿色食品就是好卖,这不还没成熟就全部有了主。”
  临邑县开展百千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培训农民;100余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全县800多个村进行指导;建立了翟家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临南万亩蔬菜基地、理合万亩冬枣基地等一批生产基地。该县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仅今年上半年就推广良种包衣、连作套种等新技术5项,引进优质小麦、良种猪等新品种20多个。
  感言:用高新技术嫁接传统产业,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传统耕作养殖,七分靠天,三分靠人,既零散又粗放,很难获取大的效益。临邑县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使科技的曙光普照在这片绿野上。
  □本报特约记者蔺学礼 本报通讯员陈金山 任清松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临邑农业大“变脸”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县域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