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饱读诗书称“布衣”
  在央视《百家讲坛》热播的《品三国》、《王立群读史记》中,易中天、王立群把起家前的诸葛亮、司马相如一类人说成是普通百姓,这在历史上是不符合事实的,至少是不够准确的。
  翻开工具书,对于“布衣”辞典有两个释义:一指麻布衣服;另一指平民百姓。按理说,布衣,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布制的衣服”,怎么被解释成麻布衣服?是不是解释上的偏差呢?原来,“麻布衣服”确实是最准确的解释。因为“布衣”一词,本源自于古时。古代说的“布”,就是今日叫做麻布的麻制品。《礼记》上对此有记载:“治其麻丝,以为布帛。”翻译过来就是:用麻织出来的是布,用丝织出来的是帛。
  据历史记载,古代的布不同于后代的布,古代的布是麻布,后代的布是棉布。大约在南宋时,植棉才从印度等地传入我国,到元代棉花种植得到推广,明代时棉布才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在我国古代,那时还没有棉花,衣服的质料是丝、麻、毛和皮革。丝织品统称为帛,质地轻软美观,但制作繁难,价格昂贵,只有上层统治者才能穿用。褐与布是古代劳动者的御寒之物。麻布是织出来的,而麻褐是手工编织的,所以褐从视觉和手感上显得十分粗糙。
  布既然较褐细,所以成为读书而又没做官的读书人的“常服”,于是“布衣”就成了平民的代称。这里的平民主要指没做官的读书人。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捧和氏璧去秦国交换五城,当拆穿秦国的骗局后,他质问秦王说:“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呢?”唐代大诗人杜甫也自称“布衣”:“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在给后主刘禅上的《出师表》中也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由此看来,“布衣”者多为“尚未出仕为官的读书人”。蔺相如、诸葛亮、杜甫都以“布衣”指代自己,这是他们的自谓或胸怀远志者的一种自谦。
  但也有例外,例如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介绍活字印刷术时说:“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毕昇,显然是地地道道的劳动者,但因为他有突出贡献,所以沈括才称他为“布衣”。所以我们严密一点说,“布衣”在古代主要指那些没有做官的“读书人”。但是,由于这种物美价廉的“布衣”长期为百姓和军队所使用,所以时间久了,渐渐地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代名词。
  由此可以推断,从原意指“麻布衣服”到代指“平民百姓”,是词义发生了变化。再如《战国策·燕策》:“人主之爱子也,不如布衣之甚也。非徒不爱子也,又不爱丈夫子独甚。”《梦溪笔谈》:“庆历中,有布衣毕昇……”这些例句中的“布衣”都是指“平民”。诗人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自称“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自有一种潇洒从容气息隐约其间,不亢不卑,傲骨天然,正是“天子呼来不上船”——意思是说,“我就是一个老百姓,死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表现了李白傲岸的“布衣精神”。
  纵观历史上的布衣名人,他们追求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超然的心境,一种独特的人生视角;他们追求不急不躁、不嗔不怒,舒适而不奢华,在花花世界中悠闲地活着,他们追求自然之美、感恩之心、诚信之情,他们追求的是有为而无求的境界。
  与古人相比,在今天看来,人们需要和缺少的就这种自奉淡素、不卑不亢的傲骨啊!   □郭来坪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饱读诗书称“布衣”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