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拨亮一盏灯
——评诗人张庆岭新作《悬空阁说诗》
  齐河诗人张庆岭新近刚创作、出版了两个集子——诗集 《习惯了深呼吸》、诗论集 《悬空阁说诗》。
  关于诗集 《习惯了深呼吸》,诗评家林冰在《诗潮》(2007年第5期)上评论道:“张庆岭的诗,其清秀的诗意与他对世界本真的认知有关。读他的诗,经常可以看见一种曼妙的想象力,从中生发出快乐、感动,甚至悲伤,使我们被他细腻的思维与活跃的心性所征服。世界每一个细小的局部,在他眼中都具有了情感和温度。”
  诗创作和诗理论探索是不分家的,否则,诗的创作缺少理论支撑,会很容易迷失方向,乱了方寸。张庆岭很明白这个道理,《悬空阁说诗》是个明证。
  他有一句诗:“拨亮一盏灯,让它照亮你的一切”,可作为他诗歌之路的写照。读这本诗论,能感受到一种执着——他用半生的皱纹拧成一股绳,捆扎了简单的人生行囊,行囊里啥都没有,只有诗。张庆岭自1985年开始写诗,23年从没停止,而且愈写愈勤,以至于落进诗的王国不能自拔。这,应该是以身写就的最好的“诗论”。
  翻开张庆岭的诗论,你会感觉其中卓见迭出。
  他认为,诗,不是表达、表现、再现,更不是思辩;诗,只是呈现。摊出来晒,摆出来卖,如是而已。一首诗的完成是二重奏。诗人一重,读诗的人一重。诗,非要读者的继续创造而不能完成,非要读者继诗人开成的诗花结成心中的诗果而不能完成。在诗意和语言上,张庆岭坚持和践行的理论是《深深的,浅浅的》。诗意、内容、意境要深,至少一个意思的后面还要有一层意思,诗意绵绵不尽。“浅浅的”指语言,他讨厌语言晦涩难懂的东西,对 “浅浅的”,他拿出《“浅”的艺术》、《口语里长出的好诗》几个篇幅来论证这个问题。
  张庆岭为诗龄尚小的人开出了方子:“闪电战与持久战”。意为:写短诗,10分钟足矣,灵感突现,立即出击,一举拿下。靠挤牙膏,任凭什么冲动都跑光了。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啊!拿下以后怎么办?要冷处理,放一放,而后有意无意地翻出来,重改,再改,并做出决定:准生,还是打掉。
  他擅长“使筷子”(《擅长使筷子》),主张写诗要删繁就简,直本主题,那样才能抓灵感;他喜欢不留痕迹(《不留痕迹》),摈弃刻意而为,强调自然流露;他说“散文诗首先是诗”(《散文诗首先是诗》),她长了诗的骨头、散文的肉。他要我们“记住诗忘掉诗人”(《记住诗忘掉诗人》),写诗是玩,发不了大财,要杜绝功利性。他认为记住诗而忘掉诗人才是对诗人的最大奖赏……
  我实在无法把张庆岭的诗主张一一袒露在这里,我想如果你开始产生了兴趣的话,最好去读一读这本小书。张庆岭今年60岁,但他的诗心才20岁,绝对不比咱老,他不会板起脸来训人。因为他的心很年轻,他说的话甚至“土不拉叽,野性十足,毫无章法”,甚至让你大笑、狂笑、疯笑,但笑过之后会让你沉默。
  透过张庆岭的诗和诗论看下去,穿过他23年的诗人生看下去,会验证这样的话:人生“只需要拨亮一盏灯,让它照亮一切”,这就够了。张庆岭简介:
  张庆岭,山东齐河人。1985年开始业余诗歌创作。在 《人民日报》、《诗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北京文学》、《时代文学》等数十家报刊发表作品。诗作入选多种选刊及年度选本。出版诗集10种。有作品选入全国中学语文统编教材。  □石勇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拨亮一盏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