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九旬慈母情

大儿媳在世的时候,老太太天天这样为她梳头。


有时候,老太太还帮着照顾重孙女。


  7月的一个下午,雨后的天气有些闷热。禹城市梁家镇齐刘村东头一家小院的大杨树下,一位老太太一边择韭菜,一边叹息: “大媳妇啊,你咋说走就走了呢?咱娘俩在一块唠叨了这么多年,你这一走把娘的魂儿也带走了哇!”
  这位老太太叫马俊英,今年已经92岁了。自从3个月前,她伺候了8年的大儿媳病逝后,老太太就像丢了魂儿一样,没事的时候,就天天这么唠叨。
  马俊英老人出生于1916年。老太太生育了五儿一女共6个孩子,如今已是五世同堂,全家60多口人了。老太太的老伴前些年已经去世,她虽然年过九旬,但耳不聋、眼不花,行动自如。当笔者采访她时,老人在四子齐永春家,一边与儿子和儿媳忙家务,一边聊天。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叫人看了,倍感温馨。齐永春告诉笔者,老太太天生乐观、大度,还是个热心肠,因为心灵手巧,村里谁家有个红白事,往往都要请她过去帮忙。如今,尽管上了年纪,但听说谁家娶媳妇,她就剪个大红的月亮和 “喜”字送过去;谁家生了孩子,她就给婴儿做双虎头鞋;以前,村里死了人,送终的衣服大多都是请她亲手缝制的。
  最叫四邻八乡津津乐道的,是老太太8年来对体弱多病的大儿媳妇的精心照顾。2000年,六十多岁的大儿媳赵玉珍突然得了脑血栓,在济南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出院后一直卧床不起。每逢大儿子齐永杰外出,老太太就离开自己独居的小院,到赵玉珍的病床前照顾。因为老太太不认字,看不懂药瓶上的说明,所以,大儿子临出门时,老太太就让他把每种药每次服用的量先说一遍。老太太怕弄混了,就拿出一盒火柴,用火柴棒做上记号。8年来,她用这种方法伺候儿媳,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病人长期卧床,很容易得褥疮,尤其是到了夏天,疮口常常发炎。老太太每到夏天,就对赵玉珍照顾得格外细心。儿媳热了,她就坐在床边用蒲扇一个劲儿地给儿媳扇风;儿媳躺累了,她就爬上床,使劲将儿媳的身子翻一翻,换个姿势躺一会儿,或者在儿媳背后垫床被子,让她半坐着休息。有时候儿媳晚上睡的早,老太太就提前把蚊帐落下来,等把蚊帐内的蚊子打光了,才放心地离去。到了冬天,儿媳怕冷,老太太每天提前烧好几暖瓶水,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暖水袋。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老太太就不停地给儿媳讲村里村外的新鲜事,说到高兴处,娘儿俩高兴得开怀大笑。2005年,赵玉珍在婆婆的精心照料下,竟能下床走几步了。老太太见了,乐的合不拢嘴: “这是老天爷见俺不易,对俺大媳妇开恩了!”
  后来,在老太太的精心伺候下,大儿媳渐渐能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散步了,但老太太还是不放心,没事的时候还是照常往大儿媳家跑,唯恐儿媳不小心摔倒。赵玉珍于心不忍,常常含着眼泪对老太太说:“娘啊,你都这么大岁数了,俺没法伺候您,您还照顾俺。俺心里有愧啊!”老太太动情地说: “傻媳妇,一家人别说两家话!不管谁照顾谁都是应尽的本份啊!”
  □本报通讯员 王磊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九旬慈母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民生民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