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30年的回乡路
  父亲老家在平原县腰站镇沙庄村。他十几岁时,跟着逃荒大军一路来到东北的小兴安岭,一住就是30多个年头。每每回忆起逃荒时的情景,父亲总是感慨万千。当初从村里到镇上3公里的路都是土路,赶上下雨,道路更是泥泞不堪。奶奶带着父亲和叔叔每走一步都很困难,用父亲的话说是“连滚带爬出村的”。泥泞不堪的小路是老家留给父亲最后的印象。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德州工作,选择了公路建设这个行业。6年来,亲眼目睹了德州公路突飞猛进的发展。
  今年6月初,父亲在我们全家的力邀下来到德州。我陪父亲回了趟沙庄村,一路上,车子在宽敞平坦的公路上平稳地行驶着,公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笔直参天,阔大的叶子浓荫蔽日,令人心旷神怡。过去要走一小天的路程,如今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父亲说,他想到国道、省道会越修越好,但没想到公路竟然修到了村里,而且,道路两旁的绿化竟也如此规范。一路走下来,父亲心情愉悦,竟然没感觉到一丝劳累。
  村里的变化也很大,过去的土坯房被一排排砖瓦房取代,有的人家还盖上了二层小楼。路好走了,乡亲们的交通工具也发生了变化,摩托车、农用三轮车几乎家家都有。每到蔬菜、水果上市的日子,村里的公路上便排满一辆辆向京津等地运送蔬菜、水果的汽车。随着致富项目的增多,乡亲们的年收入也由原来的几百元增加到数千元,再也不用为生计犯愁了。
  看着一路的变化,听着乡亲们的介绍,父亲当年离家时的黑色记忆一扫而光,他决定翻修老家的房子,回来定居。
  改革开放30年,德州的道路发生了很大变化。30年前,德州的道路“南北不通、东西不畅”,且为沥青渣油路面;1987年,区内干线公路实现了油路化,但路况较差,灰黑色调充斥着整个公路。今天,德州公路路面平坦宽阔,绿化清新规范,而且路、景、物交织协调,行驶在上面,给人一种“畅、安、舒、美”的感觉。
  是路改变了德州,改变了父亲的家乡,人们的生活也由贫穷变得富裕,由单纯追求温饱到安逸享受生活。
  30年,一条条公路,犹如一座座里程碑,记录着德州令人欣喜的成绩。德州公路不仅记录着德州经济的发展历程,也将鼓舞着德州人以更高的姿态、更快的速度走向世界。   □杨兆霞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30年的回乡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