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实力决定命运
作者:钟伟本报

  6月22日,我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4个考点的115个标准考场上,近3000名青年为获得进入市直事业单位的“通行证”展开无声而激烈的竞争。这场关乎前途命运的考试,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备受各界关注。我市锐意创新,完善制度,努力给每人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

“相比于企业的高薪聘请,政府的这种真诚姿态更加吸引人。”


  2008年5月26日,一则内容相同的公告,同时出现在了德州人事网、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人事考试网、《德州日报》、《长河晨刊》等媒体上:德州市市直事业单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298名工作人员,招聘没有地域、身份限制,符合条件均可报考。
  公告一发出,立即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一天之间,德州人事网的点击量超过6万,打电话来咨询的1000多人次。
  是什么让我市下了如此大的“海选”决心呢?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我市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吸引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为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关注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得比较快,关键是包容开放,广纳贤才。德州作为一个内陆城市,现在的开放力度还不够,要实现跨越发展,一定要进一步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以开放的姿态吸引人才、引进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市委、市政府领导鲜明的表态,坚定了我市组织、人事部门发布公告的决心,一个天下“海选”的方案瓜熟蒂落——无论你从哪里来,只要合乎报名条件,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同台竞技,凭实力角逐。
  让人倍感振奋的是,报名名单中有不少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青年才俊,也有不少是拥有博士、硕士头衔的高学历人才。
  “相比于企业的高薪聘请,政府的这种真诚姿态更加吸引人。”华中农业大学的园林专业硕士生祁鹏志在网站报名审核通过后,立即专程赴德为考试提前做准备。


精心设计预案,每一个环节细节都从公平出发


  从报名到考试,有关部门未接到任何投诉举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招聘的“制胜法宝”就是未雨绸缪的预案。
  预案把整个招聘工作细化为发布招聘公告、报名和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和公示聘用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坚决做到“六公开”,即招聘范围条件、计划、程序、公共科目成绩、专业考试成绩、聘用结果公开。
  预案把对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到了招聘工作的全过程,从报名人员在网上提交报名请求到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初审,到报送有关材料到市公开招聘主管部门进行复审,甚至招聘单位主管部门还应审查报考人员的任职回避情况等细节都考虑到了。
  根据有关规定,由我省招募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毕业生,服务期满2年、考核合格,报考事业单位的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加5分。上述人员报名审核都有详细的规定,为了增加透明度,还在网上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再实施加分。
  正是详细周密的预案,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程序,明确了工作职责,严肃了工作纪律,扩大了社会的知情权,使得整个招考从报名到考试一直井然有序,从而确保了公开招聘的公信力。


公平竞争——改“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


  “市直事业单位的招聘和考录公务员不同,招聘岗位具有自己鲜明的专业技术要求,如何使这种专业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公平呢?我们一改过去的‘伯乐相马’,采用了‘赛场选马’的方式。”市人事局的负责人介绍。
  根据今年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的特点,我市对所有招聘岗位实行分类专业考试的办法,分为了A、B、C、D四类岗位专业考试,专业考试方式不作统一规定,有笔试、面试、技能操作、现场表演等多种方式。
  根据面试人员的数量,组成数个面试考评组,考官从异地外聘或者由本地的专业权威人士担任,考官根据考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按结构化面试评分标准进行评判、打分,面试成绩当场向考生集体宣布。
  比如,教师岗位的招聘,参加专业考试的人员是按计划招聘人数5倍的比例确定的。这些人员将在同一时间进入统一设置的考场,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以试讲的方式进行第二轮比拼。比拼的分数由评委们评判,最终分数是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市纪检监察机关全程参与和监督。


确保公正——“尚方宝剑”为阳光操作保驾护航


  为了让考生考得明白、考得放心,人事局把对考生的资格审查贯穿到公开招聘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建立了严格的备查制度,通过笔迹对照、身份核查等手段,严防替考。针对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的舞弊行为,探索从技术手段上加以防范。市人事局加大投入,购置了金属探测仪、手机屏蔽仪、电子探测狗等设备,强化了反作弊能力。在公开招聘过程中,人事局加强内部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人大、政协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社会各界的监督。
  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保证了各个环节的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在整个招考过程中,有关部门严格规范了事业单位进人的岗位、数量、条件和程序,从源头上杜绝了违纪违规行为,为人民群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真正赋予了人民群众监督的“尚方宝剑”。
  为了预防各种突发事件,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还组成了市公开招聘领导小组,除平时加强监控,还不定期召开“碰头会”,把各种不好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如果出现对考试有争议的上访或者投诉事件,领导小组将通过调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市人事局有关领导对记者说。
  在网络上,网友们纷纷留言,对这次招考赞不绝口:
  “这次招聘不仅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选’来一批业务素质强、专业知识水平高的人才,还改善了我市市直事业单位人员队伍结构。”
  “公开招聘这种进人方式确实很好,既为单位选拔了真正急需的人才,又减轻了单位领导以往面对的各种人情压力,一举多赢!”
  “公开招聘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才能开辟了通道,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招聘,让全社会都认识到了德州在人事人才工作中的公开、公正、阳光、透明,也为人才强市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 钟伟 本报通讯员 卫胜 尚键 国栋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实力决定命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