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期间,笔者来到德城区二屯镇采访,耳闻目睹了一些新鲜 “趣”事,写下来以飨读者。
机关大院变成 “晒麦场”
过去麦收时,农民把麦子拉到麦场,暴晒几天脱粒或打轧,一场麦收下来少说也得十天半月,而今麦收全部使用联合收割机,麦场由此退出 “历史舞台”。麦场没了,晒麦子成了难题,万把斤的麦子若堆在自家的院子里,不发霉才怪,真是愁死人!
二屯镇党委、政府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农民都有这个难题,决定充分利用资源,将镇政府大院和信用社、卫生院、敬老院、税务所、粮站等有大院的单位以及各村文化大院,都打扫干净供农民晒麦子用。这样,全镇就倒出了30多个水泥地 “晒麦场”,大约1万多平方米,全镇3万亩小麦轮番使用绝对没问题。几天的工夫,各个大院都堆满了麦子。在粮站大院晒麦子的祝辛庄村村民张信高兴地对笔者说: “多亏乡政府给咱庄户人想了这个好办法,不然我这12亩麦子得晒好几拨才能晒完!”
大喇叭变成 “麦收预报”
这几年虽说是使用收割机了,但地多机器少,人追着收割机跑也是一件烦心事。为争收割机,邻居吵嘴闹矛盾的事也常有发生,如今,二屯镇各村的大喇叭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各家各户注意了,现在付宝桐的收割机正在大沟西收割,大沟西有麦子的抓紧去收割,收割的顺序是由南向北。”笔者还没到第三店村,就听到大喇叭里传来村主任闫洪胜的声音。该镇宣传委员王建新告诉笔者,这是村里利用大喇叭专门开办的 “麦收预报”。
进入 “三夏”以来,镇党委、政府针对夏收时间紧张,群众迫切需要麦收信息的实际情况,决定利用各村大喇叭开办 “麦收预报”,将群众关注的联合收割机安排、麦收进度、小麦保护价格、天气预报等信息及时播报,促进了 “三夏”生产顺利进行。
消防监督车变成 “消暑车”
“三夏”防火是乡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二屯镇抽调精干人员,准备了3辆面包车作为消防监督车在各村巡防。有趣的是车上除了灭火器、铁锨、水桶之类的消防器材外,还有两大保温桶绿豆汤。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在检查“三夏”防火、发放宣传材料的同时,还为农民送上一大碗清凉可口的绿豆汤。
正在晒麦子的丰乐屯村村民赵国和渴得嗓子像冒了烟,看到工作人员递过来的绿豆汤喜不自禁:“你们这消防监督车不光防火,还消暑,政府为咱庄户人考虑得真周到!” □李金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