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高龄产妇多、怕疼、想选个吉日等而造成剖腹产率连年上升——
剖腹产,该不该强行控制?

剖腹产率畸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如果说,剖腹产率过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恐怕很多人都会不以为然。但5月12日,笔者在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北京医院妇产科的随机采访中发现,25位孕妇中,有12人明确表示 “一定要剖”,9人称 “能顺产的话还是会顺产”,其余4人 “尚未决定,还得再考虑一下”。
  而在某些地区,剖腹产率过高也已经引起了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据报道,湖北省卫生厅厅长焦红表示,要将剖腹产率列入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及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考核内容,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希望在1至2年的时间内降低过高的剖腹产率。
  然而,靠法令强制改变一个更像是个人选择的行为是否合适,其作用又能发挥多少呢?


剖腹产率过高有医患双方的责任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剖腹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但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的一组数字却显示:1980年至1984年,我国剖腹产率平均为19.5%;到2004年时已快速上升至47.92%。北京妇幼保健院的最新统计则显示,2006年北京全市产妇的剖腹产比例高达47.92%,其中,1/3的剖腹产产妇完全可以自然分娩。
  采访中,在银行上班的吴小姐说她选择剖腹产是因为一个刚生完孩子的朋友说, “顺产时的疼痛简直不能忍受”。而在某媒体工作的陆小姐告诉笔者,她一定会剖腹产。 “我看身边很多朋友生了半天也没生出来,最后还是得剖。不如直接剖得了,省得遭两遍罪。再说现在就算顺产,也多半需要侧切,照样是动刀子,跟剖腹产的性质差不多。”
  北京妇产医院生育调节科主任医师陈素文:近年来,剖腹产率大幅上升,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城市里的高龄产妇越来越多。这些人自然分娩本来就比较困难,再加上现在产前检查做得比以前细,像羊水少、脐带绕颈等一查就能查出来。为了安全起见,不少孕妇都会选择剖腹产。其次,怕疼。现在的年轻人总会担心,万一自己生不下来怎么办?
  如果再有朋友告诉她们,自然分娩有多疼,就更会坚定她们选择剖腹产的决心。再次,为了选个吉时。
  一些产科医生透露,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咨询,想要在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当天选择剖腹产。最后,由于剖腹产的费用高于顺产,在一些小城市和乡村医院,院方为了牟利,有时也会鼓励产妇做剖腹产。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教授杨慧霞:我国许多孕妇都存在一些不太正确的想法,就是怀了孕后一定要加强营养,多吃东西, “一个孕妇要吃两个人的饭”,这使得太多胎儿宫内发育过度,以至于最后没办法正常分娩,只能剖。此外,个别医院也存在一定的责任,医护人员怕麻烦、怕承担风险,孕妇没有明确剖腹产指征的也想法找出来,让她做剖腹产。
  由此可见,剖腹产的人越来越多,有医患双方的责任。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你情我愿的选择,然而,这种趋势带来的后果却是不容小视的。
  杨慧霞说,如果现在产妇都要求剖,会导致年轻大夫自然分娩的经验越来越少,将来碰到要求自己生的产妇,也会心里没底。照此下去,许多年后大家全剖了,正常的生理现象或许就会彻底消失了。


剖腹产不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杨慧霞:剖腹产的孩子将来也可能出现许多问题。出生后近期内肺部疾患风险增加,胎儿没有经过产道挤压,将来平衡能力、注意力以及方位感等都会较差,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此外,剖腹产的婴儿也更容易出现过敏性疾病。而对孕妇来说,由于有了无痛分娩技术,如今的自然分娩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难过。
  那么,剖腹产有哪些指征呢?据介绍,只有孕妇的骨盆明显狭小或畸形;阴道、软产道、盆腔、宫颈出现特殊病变或畸形;胎位有异常,如横位、臀位;产前出血;子宫有疤痕;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病情严重;先兆子宫破裂;做过生殖器修补,以及35岁以上的高龄初产妇才会予以考虑。此外,当胎儿体重超过4千克,或出现宫内缺氧、脐带脱垂等问题时,也才能够考虑剖腹产。


“强制”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


  既然做法是错的,形势是不容乐观的,想办法改变它就必须被提上日程。
  中华医学会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本富:对于目前面临的情况而言,通过与考核挂钩,强制医院或者医生有意识地降低剖腹产率会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不是一个好方法。产妇选择剖腹产,如果是因为医生没有尽力劝告造成的,可以说是医生的责任;但如果是产妇不听劝告硬要剖的,再要医生承担责任似乎不妥。
  杨慧霞:政府对于剖腹产率进行强行干预不能说好,只能说是迫不得已。我认为,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转变人们的观念。
  怎么转变观念呢?一方面要靠医院的努力,北京的大医院都设有孕妇学校,那里会鼓励孕妇,只要条件符合,尽量经阴道自然分娩。此外,对于那些没有指征的产妇,医生有责任劝告她们,说明剖腹产存在很多风险,出现产后出血等母儿并发症的几率都比自然分娩要高。即使她们自己强烈要求,医院也不应轻易为其手术。
  当然,首当其冲是由医护人员等专业人士进行宣传教育,让人们都能了解,甚至强化一个概念:与自然分娩相比,剖腹产弊大于利。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或扭转人们的错误观念,从根本上降低剖腹产率。据《生命时报》
  □王晓 张芳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剖腹产,该不该强行控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卫生与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