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让杏林之根深扎乡村
——宁津乡村医疗事业发展纪实
作者:尤炳君本报
  3月26日,宁津县相衙镇京城张村72岁的李桂珍突发高烧,家人急忙拨通了附近的相衙镇卫生院的电话,不到10分钟,诊所的李金弟大夫就骑着摩托带着药箱赶了过来。3天后,李桂珍的身体就康复了。
  “我们的乡村卫生院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便民、利民、惠民之中,得到群众的信赖,才能得到发展。”相衙镇卫生院院长张尚福的话,道出了全县乡村医疗卫生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仅去年一年时间,全县乡村卫生院就诊患者就达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38%。
  “咱乡镇卫生院跟大医院差不多”
  4月2日,柴胡店镇司庄村农民张国霞的儿子突发阑尾炎,儿子肚子疼得厉害,她二话没说带着儿子来到了镇卫生院。“以前这里的房子又旧又破,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愿意上大医院。可这几年镇医院的医疗条件好了。你看这新楼房、新设备跟大医院的差不多,我儿子住了几天院病就好了。”
  近年来,宁津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集中物力和财力,加大了乡村卫生院室改造建设力度。他们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了统一规划,制定了分期分批改造计划,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在全县11个乡镇卫生院建起了门诊病房综合大楼,面积均在1500平方米以上。去年完成了相衙镇、杜集镇、大曹镇、刘营伍乡等5处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任务,同时更新了B超、彩超、心电图、生化仪、X光机、化验室等医疗设备。为保证各医院的医疗设备不断更新,该县规定,所有乡镇卫生院每年必须拿出业务收入的5%至8%做为公共积累,专门用于房屋建设、设备购置和人员培训。仅此一项,全县每年即投入设备购置资金100万元左右。
  “要让群众看得起病,治得好病”
  3月底,保店镇战庄村农民高兰香的预产期就要到了,提前好几天她就来到镇医院住了下来,她说: “这里医道高、收费低,就是提前几天来住院也多花不了多少钱。”
  “方便、省钱,让群众看得起病,治得好病。”这是宁津县狠抓乡村卫生院建设的目的所在。为克服乡镇卫生院技术水平偏低的问题,该县建立了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医师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坐诊制度,先后组织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坐诊100余人次,指导手术70余例。碰到技术难题或疑难病例,县级医院随时派大夫到乡镇“出诊”,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医疗网。通过引技术、引人才、培养人才,乡卫生院技术水平大大提高,目前均可做普外、腹外手术。周边县市,甚至相邻的河北省东光、吴桥、南皮等县的一些农民纷纷前来就医。该县还建起110余处甲级村卫生室,卫生室的村级覆盖率达到了100%,任何村庄的农民都能在10分钟内到达村级卫生室,20分钟内到达镇卫生院,半小时到达县级医院。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在乡镇医院就诊结算时,当场就可报销60%,而且一本 “农合证”可以全县通用。
  机制一改,活力倍增
  我们来到相衙镇卫生院时,院子里的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足有30多辆,内科门诊内有8个人在排队候诊,住院部外面晒了一长溜衣服、被子,显然住院的人不少。
  “这是县卫生局大胆改进乡村卫生院管理机制的结果。”相衙镇卫生院院长张尚福说。为让乡镇医院这潭 “死水”活起来,该县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 “大锅饭”,对其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对乡镇卫生院从院长到一般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一年一签合同,每年考核两次,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一律解聘。机制一改,活力倍增。长官镇卫生院30岁刚出头的张俊冰被聘为院长后,强化管理、狠抓服务,当年完成手术400余例,该院在全县排名一下子从后几名跳到了前3名。
  □本报特约记者 尤炳君 本报通讯员 杨书强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杏林之根深扎乡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今日农村】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