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盘带苍蝇的菜
——透析垃圾短信“罪恶”之源



  “我的手机稍有漫游,移动公司漫游费用就不会少记一分。坐飞机到再远的城市出差,一开机打电话就是长途。据说很多项目是以秒计算。难道说就只有短信息控制不住?让移动公司的人下饭店,端上来一盘菜加一只苍蝇,他们会连菜加苍蝇一起吃了还乖乖交钱?现在5亿手机用户就是在花钱吃移动公司夹带苍蝇的菜。”
  日前,一姓高的先生拎着手机找到新华网安徽频道的编辑部,向记者展示他手机上数不胜数的垃圾短信。有诈骗的、推销走私汽车和枪支的、卖房装修的,五花八门。高先生气愤地说,他有一个上初中的女儿,手机还经常收到“高薪招收公关先生小姐”的短信。
  笔者了解到,在今年 “3·15”曝光某信息公司通过中国移动大量发送垃圾短信以来,移动网络的垃圾短信呈 “报复性反弹”,笔者和周边的朋友、同事,平均每天收到两条以上垃圾短信。合肥公安相关部门4月6日在当地主流媒体上发布警示文章 《短信诈骗又出新招》,提醒广大市民自我保护。
  原本是通信辅助工具的短信息,为啥变成垃圾满天飞?负责运营并从中获利的移动通讯运营商,到底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短信息控制技术与生俱来,垃圾短信充其量只是运营商手中的“孙悟空”。
  笔者长期关注移动通信领域,采访过大量移动运营商的领导和相关专家,综合各方面信息得知,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通讯网络,自上世纪90年代全面进入到数字时代以后,副产品短信息问世。作为技术系统的一部分,无论其终端发放、信息发送及传播过程,均是可控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投放市场。当时我国一些城市经常看到西装革履、手持大砖头似的移动电话的人在路边狂吼,人们形象地把这一代移动通讯终端称之为“大哥大”。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研制了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最有代表性和比较成熟的制式有欧洲的GSM,美国的ADC和日本的PDC等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其中1991年GSM系统正式在欧洲开通运行。我国1992年引入GSM,并于1993年9月正式开放业务。现在中国手机用户中绝大部分采用GSM系统。本世纪初,中国联通在运营GSM网络同时,引进并运行美国高通技术为核心的CDMA。 最近,我国自主研究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CDMA开始试运营。根据最新统计,我国的手机用户目前已近5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约40%,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国度。中国GSM、CDMA移动通讯网络及运营商,自然都是 “世界第一”。
  垃圾短信的发起者是手机。当移动通讯技术进入到数据时代,终端已经完全在运营商的控制之内了。中国制式的手机都实行 “机卡分离”,手机实际上包括两部分:承担编码、发射和接收的手机裸机,识别和绑定客户身份的智能卡 (SIM卡)。指甲大小、插在手机里的智能卡上印有一串数字,这是全球唯一的识别符,非运营商无法复印。这张卡不仅可以确定用户的身份,还是记录漫游、话费量等唯一依据。它入网运行,有一串只有运营商才掌握的加密、还原程序。用户每一次开机或异地使用的时候都会重新验证。如果不是运营商认可的SIM卡,是没有可能在移动网络上运行业务的。
  利用SIM卡管制移动网络不良行为和垃圾短信有两条路线:其一是控制SIM的发行,实际上就是控制了不良信息发生的源头。最早移动运营商发卡如同银行发信用卡,对身份控制很严,需要持有效身份证件,实名登记。但随着独家垄断的打破和各级各区域运营单位间的竞争,这一要求被弱化,各移动运营商都开始发行各种名目的免身份登记的SIM卡。换言之, “给钱就行”。有些地方运营商为促销,对发展用户进行补贴。于是出现内外勾结,伪造用户身份信息 “洗卡”获利的现象。SIM卡管理无序和把关不严,给少数人利用短信息或其它通讯手段作出不法或不道德行为留出了缝隙;其二:移动运营商的网络系统非常强大,完全有条件对SIM的使用进行诚信记录,甄别出用户情况,从而针对极少数用户严加监管和实时控制。但这项工作费力多、收益少。据了解,类似的管理系统,移动运营商并不是没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都有记录用户话费量、是否按时交费用户信息系统,但其主要用途是区别出用户的消费能力,提供不同水平的服务。
  在短信息的入网、发送过程中,几乎也是全程可控的。短信息是利用信令通道发送的文本信息,255个字节的“包”中,有140个字节 (每汉字占两个字节,最长允许70个汉字)供用户使用,其它用于记录发送者身份、时间、地点等信息。不同于通话,其允许适当的延时。手机将短信息送入运营商的短信息中心,短信息中心根据去向进行分发。如果遇到手机关机或不在网络,短信息会存在短信息中心,并根据设定时间不断试探,用户一开机即予发送。短信息经过负责接收和转发的短信息中心,中心技术系统可以对其内容进行监控。可以控制发送频度,即每一部手机 (号码)规定时间内不可以发送多少条同样内容短信息,等等。 “仅从技术角度,垃圾短信只可能有漏网之鱼,不可能‘泛滥’”,安徽联通从事技术管理的一位干部接受笔者采访时肯定地说。
  计算机和移动通讯技术日新月异,运营商对用户行为的控制越来越细致、有力。笔者能够了解到的,微乎其微。可见,垃圾短信就是一个筋斗可翻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只要如来佛一抬手,还不得到山下去做500年的大梦。
  □偶正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盘带苍蝇的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