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温家宝总理在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今年中央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资金68亿元,比去年增加17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增加这方面的投入”。代表委员们针对房价及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了讨论和解读。
房价究竟降了没有
“我个人的看法是当前的房价根本没降,只不过是交易量有明显下跌。”全国人大代表储亚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说明老百姓对政府的期望值增高,购房者都在观望,相信中央的调控政策会有效果。”
当前关于房价升降的争论,引起了正在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2008新年伊始,各地楼市价格“跳水”的消息不断。北京、广州等地也传出楼盘 “降价”、“打折”,房价究竟降了没有?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张泓铭表示,房地产市场有一个特点,因为单价是很大的,几十万,像北京上海就几百万,它的变现是很困难的,所以它的价格变化是不容易表现出来的。如果说国家宏观调控,今天出一个政策,明天、下个月马上变化,这是不可能的。
对于有人声称“拐点”到来,张泓铭委员说,判断“拐点”有两种评价方法,一种是价格的绝对数量,还有一种是价格的增长速度。“我不知道他们所说的是哪一种,如果是前一种,我的看法是并未出现。我个人推崇用价格变化速度来衡量拐点的,但这应该是一个长期趋势,至少也得一个季度以上。”
既然没有降价,如何看待房地产公司的“打折”和“降价”?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这些行为都是营销策略,“例如,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将原本每平方米12000元的住宅喊价15000元,然后打个折,卖13000元。这叫降价吗?!
当前房价究竟有多高
多年来,房价一直是民生的一个核心话题,也是委员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数据,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2006年同比上涨5.5%;2007年同比增长7.6%。而今年1月份,同比上涨11.3%。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郭松海指出,1998年国务院曾发文称,“房价收入比在4倍”是个合理的区间。根据我们的调查,即使考虑到房屋性能提高、建安成本增加等多种因素,目前房价收入比也提高到6倍以上。然而,近两年,北京、南京、广州、大连和西安的比率都超过了10倍,房价显然偏高。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眉山总支主委夏绩恩认为,当前全国的住房价格,特别是大中以上城市的住房价格严重的偏离了住房本身的价值水准。这也已经不是一个单纯性的经济问题,而且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进步和和谐、稳定的因素。
“平抑房价过快增长,在2008至2010年,要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在保持2007年房价稳定的基础上,可将房价大致控制在3%波动范围内;在这个合理区间内,人均收入如仍按10%左右的比例增长,至2010年,部分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即可接近合理的比率。政府主管部门要提高行政执行力,努力促进调控目标的实现。”郭松海委员说。
调控效果缘何不明显
几年来,围绕着房地产的调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03年,国务院发出《通知》,提出了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2005、2006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国八条”、“国六条”,2007年更是调控新政不断,土地、信贷、税收等手段频出。这轮房地产调控历时长、范围广、使用政策力度大;包括发改委、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十几个部委,联手开展了对房地产市场的专项整治。
“然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大城市房价仍在快速增长,市场秩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好转,房屋、土地隐形市场中税费仍在大量流失;房地产调控的失灵,最大问题在于调控体制的本身。”郭松海委员说。
全国政协委员、顺天通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在玮表示,有些政策出台后没有得到落实,影响了调控的效果。比如,2005年七部委出台的调控文件和2006年九部委的调控文件都是控制土地供应量的,但落实情况很不理想。
“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政府在调控时也走了一些弯路。比如,一个重要教训就是经济适用房不能寄希望于开发商。”储亚平代表说。
郭松海委员指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应独立行使的政策制定、执行、监督的三部分职能相互交叉或者混为一体,部门职责不清。而作为重要管理者的地方政府,往往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公共利益;行政权力的不当介入与权力寻租,制约了房地产市场监管的效率和效果,以致出现“中央热、地方冷”,“上不推、下不动”的尴尬局面。
增加保障住房抑房价
“住房的本质属性是公益性,让多数老百姓居有其屋是政府的责任。”储亚平代表说,“比较有效的就是政府必须拿出土地,保证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用地。”
郭松海委员指出,国际上廉租房占住房存量的比重,一般在5%左右。但目前我国的状况远低于这一比例。而据估算,经济适用房供应如减少5%,会拉动房价上升3%至4%。所以,目前紧要的是调整住房市场的供给结构,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上海近年来,解决了廉租住房约2万户左右。这种解决的速度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差甚远。”张鸿铭委员告诉记者。
普通百姓的需求,也成了中央着力解决的重点。“老百姓总告诉我,不要忘记房价。”去年11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参观保障性住房时发出感慨。随后,《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先后颁发。
“现在,中央已经写好了剧本,下一步就是地方政府怎么唱好这出大戏。”张泓铭委员说,“我个人认为住房保障要分出轻重缓急,首先要解决最困难的群众,然后解决比较困难的群众,分步实施比较好。”
“保障住房之所以步履艰难,其原因是:一是利益驱使,对此漠然置之;二是工作思路不清;三是责任不明。”郭松海委员告诉记者,中央应该下大力气督促保障住房到位。比如可以从机构框架上,重塑房地产市场监督体制,设立统一的房地产监管机构。
“人大应该发挥监督、监管作用,保证让百姓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好事做到位,好事办得更好。”储亚平代表说。 □李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