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小区“夺命井”再敲公共安全警钟


  2月14日,女童冯铧在深圳一个小区玩耍,不慎坠入一个井盖松动的化粪池溺亡。这再次警醒我们: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存在多少安全隐患? “夺命井”还要夺去多少无辜生命?
  因井盖缺失、破损等导致路人坠井伤亡惨剧时有听闻;护栏不牢、路面塌陷、电线裸露、广告牌坠落等导致的安全事故也屡屡发生。这些原本用来服务公众的城市公共设施,为何竟成了威胁公众安全的利器?而且为什么一次次血的教训都不能消弭这些危险的漏洞?
  城市公共设施易出安全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责任主体相互推诿,存在监管盲区。如城市道路上大大小小的井盖,其产权涉及市政、消防、园林、电信等多家单位,不出事时,各部门都很少过问自己名下的井盖;出事之后,往往很难找到责任主体,损坏井盖难以及时补换,最终酿成大祸。
  排除城市公共设施隐患,必须加强检查力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设施都有专人监管。还可效仿 “绿色认养”,让一些单位或个人对自家门前的公共设施 “认养”监护,发现问题及时通报。
  保障城市公共设施安全,还可从技术上进行人性化改进。事实上,很多公共设施的安全隐患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措施来解决的。例如,可在井盖下方设置钢丝护栏,这样即使行人踩翻井盖,也不至坠落井下或伤亡。
  与此同时,对于破坏公共设施或监管失职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大惩处力度,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公共设施越建越多,安全隐患也将随之递增。城市管理者必须时刻绷紧公共安全这根弦,建立并完善城市公共设施的监管机制,不可让 “夺命井”悲剧不断重演。  □吴俊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区“夺命井”再敲公共安全警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