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记者走进乐陵市黄夹镇梁锥希森新村村民梁召利的家,28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收拾得干净利落,高档木地板、真皮沙发、空调、花卉盆景、黑陶工艺品,以及墙壁上悬挂的油画,无不彰显着富贵之气。刚好休班在家的男主人梁召利正在电脑上查看全国各地的牛肉行情。
梁召利告诉记者,他们一家5口人,他和妻子都在希森三和集团上班。问及现在的收入,他略一沉吟,笑笑说:“我在公司跑业务,收入高些,一年四五万块钱吧,家属一个月也能挣个千把块。”顿了顿,他又补充说:“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多亏了梁总啊!”
梁召利说的梁总,就是希森集团董事长、乐陵农民企业家梁希森。在北京做房地产,跻身《新财富》杂志大陆富豪榜的梁希森,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梁希森识字不多,曾因贫穷讨过饭,最终凭着过人的胆识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梁希森致富不忘乡亲,携巨资回乡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先后投资1.2亿元,改造建设了梁锥希森新村和许家希森新村两个村庄,并投资近10亿元,利用腾出的旧宅基地,建起希森三和集团和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两大龙头企业,使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成为企业股东或产业工人,年人均收入突破万元。他的做法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称之为“希森模式”。
小时候,梁希森家境贫穷,为了生计,年仅10岁的他只身外出讨饭。后来,迫于生计又打过铁,闯过关东。梁希森后来回忆自己这段经历时,有两大感慨:一个是世上还是好人多。他说无论是讨饭的时候,还是打铁、闯关东的时候,都曾经无数次得到别人的帮助;再一点就是那段艰苦的岁月使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创造财富,有了钱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乡的面貌。所以,从那个时候起,他就树立了创业和感恩的信念:一定想法儿多挣钱,让乡亲们都过上富裕日子。
及至后来,真正创业成功后,梁希森立刻把目光投向依然贫穷的家乡。他说:“我要用自己的积累和智慧彻底改变家乡的面貌,让父老乡亲生活得像城里人一样,在洋楼里生活,在工厂里上班。”
拆旧村建新村,是 “希森模式”的起点。而利用置换出来的土地围绕农业上项目,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开发规模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则是“希森模式”的彩点和亮点。
“希森模式”的这种运作方式,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而且大大节约了土地(梁锥希森新村进行改造后,新村占地仅130亩,而旧村腾出土地480亩,等于新增加土地350亩;许家希森新村则新增土地400多亩)。另外,农民通过宅基地置换,以旧宅基地入股企业,不但盘活了土地要素,还把农民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捆在了一起,最终形成了企业与农户双向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机制。
梁希森说:“要想让新农村建设有可持续性,就必须得用工业化的理念对传统农业进行彻底改造,打造一个带领农民致富的‘产业链’。”他所选择的这种后来被专家们称之为“公司带农户”的模式,与近年来各地流行的“公司加农户”的做法不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评价说:“这个‘带’字的含义就是企业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主动承担起带领农民、引领农民的职责,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民的互动,让现代化的生活理念、现代的工作方式,以及现代的科技文化知识慢慢渗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当中。”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凡说:“公司带农户是一种农业产业化的创新,这种新型的农企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龙头企业和农民双方的利益。”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传统农区新农村建设》调研课题组则这样定义 “希森模式”之内涵:梁希森立足于其改造传统农村的理想,凭借其企业家的天性,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把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现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形成三者的良性互动机制,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乐陵市市委书记杨光来说:“梁希森以企业投入资金的形式促进了农民传统观念的改变,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本报特约记者 李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