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无标题
如何看待学生不做家庭作业

快乐的童年很重要。


  日前,德城区教育局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好“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城区中小学生的“减负”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适当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生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此举一出,立即在家长和教师中引起了热议,那么——
  
  家长抉择:“心疼孩子”VS“升学前途”

  陈智豪先生对取消书面家庭作业表示赞同。他说,“七八岁正是孩子好奇心重、该跑该跳的年纪,孩子并不一定只能通过做作业才能学到知识。”他更乐于晚上的时候能多陪自己才上一年级的儿子说说话、玩玩游戏。
  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这么乐观,听说以后不布置家庭作业了,家住东方家园的于娴满是疑惑:“小孩子刚上学,一二年级还不懂事呢,又没有养成做作业的习惯,以后考试怎么办?”为此她特意跑到了新华书店,给孩子点了好几样的“学习大餐”回来,从数学到语文一应俱全,打算重新给孩子布置作业。
  “孩子还是有点家庭作业比较好。”这是大部分家长的声音。家长们表示,其实作为父母,看到孩子一回家就写作业,一写就是好长时间,也很心疼,但一想到以后考试升学,就只能狠下心让孩子不停地做题。在 “心疼孩子”与“升学前途”间,家长们很难做出选择。

  教育部门:不布置书面作业≠没有作业

  “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不等于没有作业。”德城区教育局副局长韩良平开门见山地说,“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必要的自主发展时间,让学生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而不是拘泥于死板的、机械的、重复的书面家庭作业,而其他一些比如阅读、背诵、运动等多形式的作业并不在此范围内。”
  为进一步减轻家长们的疑虑,韩良平点出,“减负”决不是“减质”,教育主管部门已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如加强教学管理监控,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等。同时,每个学校在一二年级开学初都有家长会,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和学校的教学政策进行讲解,帮助家长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负担的正确观念,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加负”的情况发生。家长也要转变那种认为“高耗能就能取得高回报”的观念,况且家长买的习题材料不一定真正吻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方法不当还会弄巧成拙。

  实施进程:“赢在课堂”+“多方合作”

  给孩子“减负”已经有了好几年,今年的“重头戏”特别多,从小学到初中:规定作业量、免除晚自习……始终围绕着“如何让孩子更好更全面的发展”这个主题。那么,学校和老师又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呢?
  “取消了书面家庭作业,学生轻松,老师也可以腾出时间来研究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做到把问题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北园小学校长苏霞认真地说,“一二年级作业的重点就是:重视学生实践,重视学生兴趣,重视学生习惯,重视学生体质。毕竟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反映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记者随后采访了两位老师。老师张桂菊说,在同一个班级,学生之间总有理解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作业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人而异进行设计。比如有的学生表达能力不强,可以让他多阅读文章;有的学生形象思维不够,可以让他多做点手工……这种有梯度的作业,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提高。老师刘桂香这样说道,家庭作业只是孩子学习情况的一种反馈,不能过度夸大家庭作业的作用。父母们如果期望孩子爱读书、爱学习,那么自己先要亲近书,愿意和孩子一起读书,多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同时,指导孩子学会选择,学会读书的方法,这又是习惯培养的问题,都是一种学习情绪的传递。

  专家点评

  看似一二年级小学生作业的改革,本质上却是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 “学”的改革,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大胆的尝试,只有家、校、生合力,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古人 “头悬梁、锥刺骨”不认为是负担,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正所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使学生学有动力,乐学会学,并对所学内容保持持久的兴趣,乐此不疲。同时,我们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本报记者钟伟 本报通讯员 王树金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无标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教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