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合力打造魅力德州
——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综述
作者:李婧本报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
  我市自2005年开展创优工作以来,历经三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那座高高矗立于许多城市的“马踏飞燕”城雕,今年能顺利来到运河名城德州吗?
  面对国家验收的“大考”,一场创优攻坚战正在我市打响。
一次志在必得的考试

  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城市环境全国50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跟这些荣誉称号一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一金字招牌对德州未来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市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城市风光游、生态游、古文化游、工农业旅游等旅游产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正成为鲁西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05年8月,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决定,全力打造魅力德州、运河名城。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既是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有力抓手,也是我市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提高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的重大举措,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市民的一种人文关怀。一座座旅游厕所的出现,一块块公共信息牌匾的设置,一项项特色旅游休闲项目的推出,无一不悄然提升着德州市民的生活品质。难怪市旅游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创优活动,不仅是一项事关德州形象的 ‘面子工程’,更是一项让百姓得实惠的 ‘里子工程’,为创优出汗出力,值!”
  一项全民参与的工程
  创优工作早已成了我市全民参与的 “一号工程”。
  大至城市饮用水水质,小到男女厕所标识;上至空气污染指数,下到脚下残疾人无障碍通道,按照创优检查标准,20个大项、183个得分点,被分解落实到13个县市区和46个责任单位,涉及地域广、部门多,任务艰巨。
  为打赢创优攻坚战,我市成立了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创优工作责任分工表,把各项创优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层层落实。还启动了行政效能监察机制,加大了对各责任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促进了创优工作的深入开展。
  同时,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组织和发动全市各界积极参与创优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市创优办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创优宣传:向全体市民印发了创优倡议书;在市内主要街道和公交车、出租车上张贴创优标语3000多条,设置大型广告牌20多块;在电视台、报纸和电台分别设置创优专栏、专题节目,多角度、多侧面报道创优工作动态和旅游业发展情况,培养市民创优意识,动员全社会参与创优活动。一时间,全市形成了人人议创优、人人参与创优、人人为创优做贡献的浓厚氛围。
  一段令人振奋的历程
  回顾三年风雨创优路,在各方重视和支持下,我市创优工作高潮迭起,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交上了一份写满了丰硕成果的答卷。
  三年创优,为全市旅游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旅游产业的地位明显提升,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924万人,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0.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和23%。实现旅游总收入51.2亿元,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达到5.1%。全市星级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旅游商品购物店、星级餐馆等旅游服务单位已达到120多家;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学校发展到3家,专职导游达到200多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000多人。
  三年创优,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建设,旅游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目前,全市可接待游客的景区景点已达40多处,评定A级景区的11处,AA级景区9处,AAA级景区2处,全国、全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处;集美食、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澳德乐摩尔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为完善城市旅游导示系统功能,全市各主要路口共设立交通指示牌135块、景区景点指示牌113块、旅游地图广告牌54块,开通了到主要景区的观光巴士。
  三年创优,行业管理水平及城市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旅游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了旅游质监机构。通过在旅游行业深入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文明示范窗口等多种形式的评优创先活动,旅游行业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同时,创优工作的全面开展,使我市市容市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5%,城市饮用水达标率达到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加大了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城市建成区噪声平均值为54分贝,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小于100。
  如今的德州,正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飞速的经济发展、繁华的城市风貌,向人们展示着无穷魅力。
  □本报记者 李婧 本报通讯员 赵月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合力打造魅力德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