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民生心头记和谐顺风来
——德城区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纪实
作者:下转四版

  德城区委、区政府把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发展作为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民为本,创新为魂,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和谐发展之路。


“让有为者有位!”


  由于社区群众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北园社区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全省和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社区书记肖志英也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6年7月2日,区委宣布破格提拔肖志英为新湖街道办事处党委副书记、聘任制干部,并奖励10万元。时隔不久,翟时庄村支部书记、永兴碳素厂董事长翟永良由于招商引资及安置农民就业方面的突出贡献,被破格提拔为天衢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基层干部得到区委如此的重视,一时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区委书记刘兆祝一席话点出了实质:“重奖、重用并举,打破常规,让有为者有位,大力优化干部干事创业的环境。”该区彻底打破了城乡地区界限,打破了干部提拔重用的常规,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对城乡基层干部进行科学评价考核。同时,尊重百姓意见,采取民意调查的方式,真正将干部干事创业与为民造福结合起来。目前该区表彰重用基层干部20多人次。


“百姓的口碑最重要!”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这是区委一班人的共识。他们用一项项有特色的工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楼宇党建工程让百姓得到实惠。建立了“社区党组织、楼宇党小组、党建联络员、广大党员”的塔型党组织结构,楼宇党小组由单栋或相邻几栋楼宇内的党员组成,一般15至20人,设组长一名。小组下设一个或多个党建联络组。楼宇党小组长、党建联络员都由党员群众推选。截至目前,由楼宇党小组开展各类为民服务活动670余次,为居民群众解决急事难事343件。全区59个社区初步设立楼宇党小组227个、党建联络组817个,4006名党员实现了社区管理。
  “手持连心卡,困难咱不怕!”如今很多社区居民手中持有一张小小卡片,上面印着社区服务项目、政策法规咨询、技术服务咨询项目以及社区负责人的姓名、联系电话等,居民有什么难事,


可以直接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联系。据了解,该区已有80%的社区建立了“连心卡”制度,发放“连心卡”5000余张,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近千起。全区4400户低保户,在全部享受低保待遇的同时,也享受到“连心卡”全天候的服务。
  城乡共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了共享城乡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上的平等,该区首先拉平城乡教师工资差距,并为农村教师办理了养老保险;制定了《关于城区学校布局调整的方案和实施意见》,先后投资8000余万元通过“撤、并、转、建”等方式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了优化整合;实施了“城乡学校互动计划”,引导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另外,通过城区学校与农村中小学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对口帮扶,由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捐赠教学设备与仪器,实现了资源共享。
  ——新农村建设带来新变化。“两三个人烧火,全村人做饭”如今已在德城的部分村庄成为了现实。全区目前已建6个秸秆气化站。干净、卫生、高效、节能,真正让村庄面貌一新。看到秸秆气化站的好处,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争相建设。村村通油路、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建宽带网也都成为现实。


“三大工程”打造“民生直通车”


  今年以来,德城区全面实施“大求访、大救助、大培训”三大民生工程,制定详细措施,系统解决群众许多实际问题。
  “大求访”创新信访管理机制。通过领导干部登门求访,与群众当面交流、沟通感情,来稳定群众思想情绪、促进问题的解决。区几大班子成员和各镇街、部门主要领导都要带案求访,每人每年不少于3件,谁包案、谁主管、谁处结;事后及时进行回访,了解情况,与信访人签订息诉罢访协议书,巩固求访成果。截至目前,已摸排问题220件,妥善解决198件。
  “大救助”机制更加完善。该区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制度健全、相互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整合民政、工会、劳动、慈善总会等资源,构筑主体统一负责、困难统筹解决的“两统”格局,综合救助困难群体,确保不使一名学生因贫失学、不让一户家庭缺吃少穿。
  “大培训”让“三难”不再难。今年该区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建立城乡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用工“三位一体”的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失业人员创办自救型经济实体,重点抓好“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再就业,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其中再就业1800人。
□本报记者 孔瑗 见习记者 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 孙彦田 王新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民生心头记和谐顺风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