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和谐造就品牌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相融,关注经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注各类社会成员的和谐共处,是嘉善和义乌不约而同的选择。探究他们优化发展环境的经验不能不关注他们的新理念———
  在嘉善和义乌采访,我们始终在探究一个问题:在全国各地政策环境差异越来越小、服务环境越来越趋同、法制环境越来越完善的大背景下,他们靠什么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青睐?嘉善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卫生县城”、“浙江省文明县城”;义乌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一个个响当当的城市环境品牌似乎在告诉着我们答案。


“客人是条龙,不来要受穷”
——包容、开放的文化特性,营造了良好的创业和生活环境


  义乌,一个蓬勃发展中的 “国际性商贸城市”,与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常驻当地的外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8000多人,外来人口达100多万。
  “客人是条龙,不来要受穷”,义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滨引用这样一句古老的民谚来说明外地人对义乌的重要性,“对于义乌这样一个没有区位优势,没有交通优势,没有资源优势,没有人才优势的地方,外来的人才、资金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开放是义乌走在前列的重要内因。”
  靠着“鸡毛换糖”的货郎担发展起来的义乌人,在走南闯北中体会到了出门的艰辛,沉积在生活中的这种辛酸逐渐转化成明理、诚信、包容、开放的文化特性。因此,义乌人从不欺生,也不排外,讲究的是“你发财、我赚钱”。在义乌街头,如果发生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冲突,义乌人往往不帮本地人,反而替外地人讲几句。
  义乌历届党委、政府正是看到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这种特性,因势利导,使这种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得到了充分的激活和释放,使其转化成为生产力,促进了发展环境的优化和经济的迅猛发展。2006年,义乌在全市上下大张旗鼓地进行了一次“义乌精神大讨论”,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收到“义乌精神”表述语6万多条,参与人数达到20多万。在广泛的参与和讨论中,义乌人明理、诚信、包容、开放的文化特性再一次得到了升华。
  嘉善和义乌一样,骨子里同样不缺乏这样的开放和包容精神。历史上“地嘉人善”的嘉善人,在新时期形成了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嘉善县招商局副局长王荣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们在酒店接待一位前来考察的台商,因为去得比较晚,酒店的餐厅只剩下了一个小房间,正当他为没有理想的房间焦急的时候,隔壁大单间的本地客人得知情况后,主动跑过来要求调换一下房间。另一个故事更让人感动:当时,来嘉善参加经贸活动的一位日本客商,忙乱中将装有自己护照等各种证件的小包弄丢了。两个小时后,拣到失物的市民和公安民警一起,将丢掉的东西交回了他的手中,而此时,他尚不知道自己丢了东西。
  正是这种“对外地人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的意识,让众多在嘉善投资的客商没有了身在异地的孤独感,而是多了几分归属感。已经在嘉善投资1.06亿美元的晋亿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永龙,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坐着三轮车在嘉善县城转上一圈,感受嘉善的发展环境:“1995年刚到嘉善时,看到蹬三轮车的大多是本地人,现在大概有70%租给外地人了。原来亭桥路有一段两旁很杂乱,市区小河也很脏,现在都变美变干净了。除了偶尔回台湾看看父母,我已经是常住嘉善,我是嘉善的一分子,是嘉善的老百姓。”
  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得嘉善成为浙江省台商最聚集的地区之一。目前,嘉善县共有台商投资项目293个,合同利用台资11.7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5.76亿美元,常住台商达到1500多人。
  记者感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精神,成为嘉善和义乌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源泉,究其根本,还在于他们完美地将传统精神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培育出了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质的文化。我们德州同样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德载物、创业之州”的人文环境品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如何发挥这一优势,因势利导,使其在更广的范围为全市干部群众所接受,使其在更深层次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值得好好研究。


“治安也是生产力”
——从发展中实现平安,在平安中实现更快发展


  “治安也是生产力”是嘉善县公安局提出的一句口号。该局先后6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在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被国务院授予“模范公安局”称号。
  “资金、技术、人才都是流动的资源,哪里条件好就流到哪里去。和其他地方相比,嘉善只有一个区位优势,而且也不是独有的。什么是通过努力可以创造,而且可以变成我们独有的资源?事实证明,是平安。平安,也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嘉善县委一位主要领导认为,投资者评价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
  首当其冲的就是当地的社会治安,“是他们自身的人身安全能否有足够的保证。”
  台商吕祥礼很早就在内地投资,但当地的治安环境总难让他满意。几经周折,吕祥礼慕名来到了嘉善。抱着眼见为实的想法,他花了一个晚上独自乘坐当地的三轮车,和车夫交谈,向当地的村民询问,第二天他就签了600万美元的投资协议:“这里的确太平!”后来,吕祥礼还成了嘉善的免费宣传员,介绍了好几位台商陆续到嘉善投资。
  能在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的社会转型期打造“平安嘉善”的金字招牌,靠得是一套完善的预防和化解矛盾工作机制和打防控一体化的现代社会治安运行机制。多年来,通过不间断地开展“网上追逃”、“遏制盗抢犯罪”等专项斗争,使黑恶势力没有了立足之地,群众的安全感达到了98.75%。常年开展的“上百家门、知百姓情、办为民事”活动,推行的“警民联系卡”、“友邻守望卡”、“服务跟踪卡”、“特殊困难卡”,民警的深入社区、企业,使百姓和公安实现了“零距离”。
  针对外来投资者人地两生的实际情况,嘉善县公安局做出了 “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工作就服务到哪里”的承诺:他们全面调查台商和外来投资者居住地治安状况,认真排查企业主要岗位和台商身边人的基本情况,指导建立企业内部治保组织,最大限度杜绝了意外的发生;在台商聚居和企业聚集的区域,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安装监控设施,为他们创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尽管嘉善长住的台商有1500人,但是至今也没有发生一起侵害台商人身安全的案件。
  从发展中实现平安,在平安中实现更快发展,成为嘉善和义乌一条鲜明的发展主线。外来人口多,少数民族多,外国人多,宗教信徒多,是义乌市特有的社会现象。除了68万户籍人口,外来建设者多达100万,其中还包括来自100多个国家的8000多名外籍人士,每天来义乌的流动人口更是多达20万。如此多元的社会环境,如此密集的人流,如此庞大的群体,义乌却做到了治安可控,秩序稳定。小商品城的管理模式也许告诉了我们一点规律。
  义乌小商品城的驻场式管理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但人们也许不知道,小商品城有5.8万个摊位,据测算,每个摊位前站3分钟,就要一年的时间。而驻场的工商干部仅仅有48名!即使他们长着三头六臂,想来也管不了那么宽。但小商品城工商分局副局长楼斌却一点也不担心:“我们有一支庞大的‘志愿军’队伍。”这支队伍就是设在商城内的个体劳动者协会。协会以商品交易区为单位分为23个大组,再以商位的行业排列,分设892个小组,组长都是个协的会员。以他们为基本单位,小商品城组成了一个像蜂巢一样精密的组织。有了这样一个组织,有关部门的每一个决定、一个通知,在30分钟内就可以迅速传达到每一个商户,保证了小商品城日常管理的正常运行。同时,个协会员还要负责调解经营户之间、经营户与客户之间的矛盾,176名挂牌上岗的调解员全部来自经营户。他们每人每月拿出2天时间到调解办公室值班,去年一年成功调解各类纠纷3200多件。
  有序的管理,让义乌社会和谐稳定。浙江省统计局城调队做的一次调查显示,义乌人的安全满意率达到了94.3%,其中对义乌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了98.6%。
  记者感言:先天的资源、禀赋不可以改变,但一些后天的优势却可以通过努力来创造。当我们一味地抱怨地上无山无水、地下没油没煤的时候,是否应该对照嘉善和义乌来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真正把服务经济发展当作一件大事来研究,来寻找好的方式方法?我们是不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是不是发挥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面对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的任务目标,是扑下身子积极参与,还是无动于衷置身事外,完全能够反映一个人、一个部门境界的高低。


“新嘉善人”、“新义乌人”
  ——称呼的变化反映的是思维方式的变迁,体现的是当地对外来人口的认同


  楼旭锦是江西九江人,1994年来到义乌寻生计。她从最小的施工队干起,现在已经拥有一家具有3A级资质的大型建筑企业。今年年初,作为一名外来建设者,她被选举为义乌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像她这样,以外来人口的身份,像本地人一样行使政治权利的,在义乌已经不再是新闻。早在2002年,全国第一个外地来的县市级人大代表就在义乌产生。“在义乌,无论是生活还是做生意,我都没有一点外地人的感觉。”楼旭锦看起来更像一个义乌人。
  外来人口不但不是负担,而且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在义乌,人们对此早已经形成了共识。在这里,外地人可以当选人大代表,可以当选人民法院的陪审员,可以入党、入团,可以参与居委会、治保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义乌充满了博大的亲和力,外乡人获得了归属感、认同感和参与感。
  同样的事情也在嘉善发生着,那里的28万“新嘉善人”正越来越远离身在异乡的漂泊感。“我们办公室的主要任务,简单地概括就是‘管理、服务、教育和维权’。”嘉善县魏塘镇“新嘉善人”管理服务办公室副主任丁晓龙告诉我们。谈到外来人口,我们从他那里听到更多的不是如何管理、如何防范,而是如何更好地服务,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丁晓龙领着我们参观了该镇魏中村的“新嘉善人”管理服务站,该站负责的魏中村,本村人口仅有5000人,4万多外来人口完全有了一种反客为主的感觉。但在这里,我们没有看到想象中的脏乱差,取而代之的是有序的街道、整洁的村容。“6月11日,负责这个村治安的派出所,只因为小事出过一次警。这里,已经一年多没有任何恶性案件发生了。”丁晓龙告诉我们。
  “新嘉善人”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4月,下设乡镇管理办公室和村(居)级管理服务站,25万外来民工、外来务工者从那以后成了“新嘉善人”,被当地政府纳入“市民化”管理范畴。称呼的变化只是表面,关键是有内容的落实。在外来人口最关心的教育问题上,15000名“新嘉善人”子女享受到了与本地人子女同等的教育,重新整合过的17所“新嘉善人”子弟学校全部被纳入县义务教育的统一管理。从幼儿园到初中,“新嘉善人”的子女同当地人子女坐在了同一平台的课桌前。所有“新嘉善人”的子女与当地人子女一样,可以免费获得卡介苗、百白破、麻疹等计划免疫服务。在社会事务管理上,“新嘉善人”得到了当地政府在统一办证、培训、就业等多方面的本地化服务,在聚居的集中地建立了党团组织和自治组织,“新嘉善人”管理委员会成了他们的“娘家”,25万流动人口逐步融入到了当地社会。
  记者感言:和谐社会的建设,经济环境的优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其中当然少不了外来人口的参与。经济越是发展,外来人口的作用就越是突出。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情况,如何提升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嘉善和义乌把外来人口看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变管理为服务,变推拒为融入的经验做法,对外来人口比重越来越大的德州不无借鉴意义。


做硬“软实力”,提升吸引力
  ——一个个令人眼红的城市品牌,成为聚集生产要素的磁石


  在嘉善和义乌采访,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两地对各种各样的城市品牌情有独钟:嘉善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卫生县城”、“浙江省文明县城”,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义乌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城市品牌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是吸引客商的第一环境要素。”嘉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徐金华认为,“对于并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外地客商来说,当地的政策环境、政府的服务效能等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了解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个直观的城市品牌就成为外商决定投资与否的重要因素。”
  城市品牌的创建,带来的是城市品位等“软实力”的迅速提升。这几年,嘉善着眼于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卫生县城”、“浙江省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的创建,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建成了县科创中心、上海杉达学院嘉善光彪学院、嘉善中学、文化艺术中心、公共卫生中心等一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设施。同时,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大力推进人口和产业集聚,使全县城市化水平由2002年的36.2%提高到2006年的53%;切实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城市园林建设,建成柳洲公园、徐家港风景林地等一批重点绿化工程,2006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03%、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75平方米,建成了省级园林城市;积极实施污水处理工程建设,2个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另外2个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累计建成污水管道104公里,完成生活小区雨污分流改造2.7平方公里,全县日收集处理污水能力达到4.5万吨,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2.1%。随着这些工作的逐步推进,嘉善县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义乌市同样把提升城市“软实力”作为推动国际性商贸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以持续不断的创建活动提升城市吸引力。已经成功获得 “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的义乌,是浙江省第一个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县(市),如今,6座新建的日处理污水量31吨的污水处理厂,让这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更加名副其实。他们还建成了浙江省第一套远程在线监视、监测、监控的“千里眼”,工作人员只需轻轻一点,就可将近百家重点企业的排污情况尽收眼底。
  “许多前来投资的外商,往往是不声不响地住下来,看看城市的卫生状况、治安情况、文明程度,就下了投资的决心。”徐金华的话,很好地概括了城市品牌的功用。
  记者感言: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吸纳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城市管理还有待完善,城市形象还有待提高,市民文明程度还不尽如人意。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在城市建设上做好特色文章,高层次、大手笔打造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城市;另一方面,更要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提升市民素质,做强做大城市的 “软实力”,增强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探江浙率先发展之源 谋德州奋力崛起之路
                     嘉善义乌看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尹滨 孔瑗 本报通讯员 孙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和谐造就品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国际国内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