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姜晓漫返乡任教,用心用情爱护学生,她说——
“我也曾是名留守儿童”
  

□本报记者苗欣本报通讯员卢鹏菲
  “Happy birthday to you!”9月15日,在德城区黄河涯镇沙杨小学四年级2班的英语课堂上,老师姜晓漫拍着手,和同学们一起唱歌为芳芳(化名)庆祝生日,如今的芳芳自信、乐观,和一年前的她判若两人。
  一年前,姜晓漫作为首批省属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回到德州任教。接触之后她觉得芳芳同学性格敏感,平时不愿说话,学习成绩也不好。多番打听才知道芳芳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特别理解芳芳,我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一年才回一次家。我深知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他们渴望温暖,只是不会表达,我愿意做那个给予他们温暖的人。”姜晓漫说。
  为了让芳芳勇敢面对困难、增加信心,姜晓漫想出一个办法:课前,让芳芳领读上节课学过的单词,这样同学们既可以巩固知识,又能让芳芳越来越自信,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半学期一过,芳芳的成绩明显提高,人也变得开朗起来。芳芳在一次作文中写道:“美丽善良的英语老师,带给我妈妈的感觉。”这让姜晓漫非常感动。
  姜晓漫班上的小成(化名)和姥姥一起生活,疏于管教让小成变得十分调皮,上课小动作不断,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各科老师都很头疼。姜晓漫想了很多办法帮他。上课时,她经常轻轻走到小成身边,一发现他做小动作或走神,就轻拍提醒。课后延时班,姜晓漫督促他完成作业。一段时间后,小成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上课也能遵守纪律。小成的姥姥专程到学校致谢。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姜晓漫表示,作为一名公费师范生,国家培养了自己,就要将所学回报家乡,让更多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德州,越来越多的“姜晓漫”活跃在基层教育事业中。“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93名公费师范生到校上岗。我们要持续做好公费师范生的宣传、培训和管理工作,让他们真正学得实、教得好、留得住。”市教体局人事科科长董志勇说。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也曾是名留守儿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