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210723期 >> 第02版:人物
从奥运冠军、吊环王子,到教师、创业者、公益人,他从未离开最爱的体育事业,又在不断拓展人生的边界——
陈一冰:坚持专注成就“自己的冠军”

受聘为宁乐庆体育产业联盟形象大使受聘为宁乐庆体育产业联盟形象大使


在北京奥运会上以完美表现摘金在北京奥运会上以完美表现摘金


进校园开展公益活动进校园开展公益活动


在北师大为学生授课在北师大为学生授课


  

个人简介:
  陈一冰,1984年12月生人,祖籍庆云县,中国国家男子体操队原队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男子吊环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男子吊环亚军。2013年荣获“国家精神造就者”称号。2013年创办陈一冰“做自己的冠军”全国百所高校公益交流论坛。2014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师、副研究员。2015年创立“型动”品牌。2020年出资发起“陈一冰体育教育专项基金”。
  7月14日,在庆云县一家体育器械企业,陈一冰攀上双杠,支撑抬腿、倒立等动作一气呵成,当年的赛场风姿依旧清晰可见。不过,这次回到家乡,他更重要的身份是创业者和形象大使。
  中国国家男子体操队队长、奥运冠军、吊环王子,运动员时期的陈一冰光芒耀眼、万众瞩目。2013年退役后,他隐藏起冠军光环,身份在企业家、教师、公益人之间切换,生活依旧精彩充盈。
  “这么多年,其实我只学会了两个词,就是专注和坚持。我崇尚‘做自己的冠军’,每天争取比昨天的自己强一点,就能做成很多事情。”返乡当天,陈一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难忘经历,分享人生感悟。
并非“天生赢家”,终靠努力摘得奥运桂冠
  2012年8月6日,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吊环决赛落下帷幕,陈一冰发挥完美,却遭不公判罚仅获银牌。赛后,他笑着拥抱了冠军得主巴西选手扎内蒂。而后在镜头前,他哽咽了:“说实话,心里很痛!这4年我学会的是荣辱不惊,赢得起,也输得起。”
  荣辱不惊,是一位赢家经历万千输赢后的平和淡然。
  陈一冰并非“天生赢家”。小时候因早产而体弱多病,5岁时被父母送到体校以期改善体质,但10来年里看不见成绩。17岁时,老天给了一个机会,陈一冰以代训身份进入国家体操队,代训,就是只有在国家队训练的资格,并不是正式的国家队队员。而当时,杨威、李小鹏如日中天,小1岁的滕海滨3年前就成名了,他只是一名籍籍无名的“外来人员”。
  这样的现实激发了他的斗志。接下来的好多年,陈一冰一次家都没回,几乎每天都比队友多练两个小时,把每一次训练都当成大赛,时刻准备、静待机会。
  苦心人,天不负。陈一冰的成绩稳步提升,2004年之前最好的成绩是吊环全国第三,到2006年,他拿到人生中第一个世锦赛冠军。对很多体操运动员来说,22岁已是退役的年纪。但陈一冰知道,有更重要的使命在前方等待。
  2008年8月12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陈一冰第一个出场,和队友一起拿下这块沉甸甸的金牌。6天后的男子吊环决赛,他又以毫无瑕疵的表现赢得冠军。自此,他站上身为运动员的高山之巅。
  2009年,杨威、李小鹏、黄旭领衔的“黄金一代”退役,国家男子体操队实力大为削减,陈一冰临危受命接任队长,扛起这面写满荣誉的旗帜。训练中的陈队以身作则,要求近乎苛刻,生活中的陈队平易温和,关心每个人的成长,还不遗余力地把大赛经验分享给年轻队友。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这支队伍在男子体操团体预赛中仅排第六,创下历史最差纪录。面对决赛,陈一冰心里也没底,但他不说,而是一边让队员别看新闻远离干扰,一边反复给大家鼓劲儿:“反正就最后一场了,谁怂谁不是爷们儿!”
  决赛那天,他们众志成城,用“零失误”的神奇表现实现卫冕,那一刻,陈一冰的压力随泪水倾泻而下。即便几天后吊环单项遗憾失金,“大器晚成”的陈一冰在中国体操竞技史上的成绩也堪称浓墨重彩。
多个身份切换,乐于迎接每一次挑战
  2013年底,陈一冰宣布退役,再不用整日训练、频繁比赛,日程却比之前更加密集,身份也比以前更多变。他累并充实快乐着,笑迎每一次挑战。
  2015年,陈一冰辞去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及天津市体操管理中心副主任的职务,走上创业路,成立型动体育,与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中心战略合作,专注于教练的在线培训、认证以及资格考试服务。之所以选择这一创业赛道,是因为国内缺少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认证,“这如同司机无证驾驶、医生无照执业一样危险”。
  创业和竞技体育哪个更难?陈一冰的回答是:同样残酷。没日没夜的加班尚能挺住,更考验人的是要根据政策和市场动向及时应变,这关系到公司下一步是“上高山”,还是“入险滩”。
  作为创业新手,“交学费”难以避免,比如前期对用户增长估计不足,比如合伙人中途退出等。
  型动体育的商业模式历经多次调整,用户稳步增长,并于2018年实现盈利。当年的4万用户,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高达90%以上,作为对比,2017年全国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平均通过率仅为50%左右。
  与此同时,型动也研发了面向大众的训练课程,这些课程很多都是陈一冰亲历亲为做研发,像“陈一冰极简运动”作为一款涵盖全年龄段的运动课程,早已成为大众健身的网红课程,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学校被广泛使用。
  创业期间,陈一冰也有想放弃的时刻,但想到自己的创业初心,最终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我希望用自己对体育的理解,为中国的体育产业、体育教育以及体育服务业做一些实事。”他对记者说。
  创业者之外,陈一冰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师,开设的“运动与减脂塑形”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选课时,1分钟内名额就被抢光了。为了上好这门课,他带领团队用了半年的时间,最终研发出一套适合学生的课程计划。现在,陈一冰每周都要去北师大给学生们上课,乐此不疲、不遗余力。
  公益是陈一冰一向热衷的事业,退役后他有了更多精力投入其中。
  2012年年底,陈一冰以“做自己的冠军”为主题开始了全国百所高校公益交流论坛。他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分享自己从事体操事业的心路历程,启迪青年朋友们面对失败时懂得坚持,人生迷茫时树立目标,享受美好的大学时光时学会自律。这一过程中,他还筹集公益资金,资助在校贫困大学生及学生科研工作。
  去年12月,陈一冰捐赠发起的“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陈一冰体育教育专项基金”在北京成立,基金有个响亮的简称——“冰基金”。他表示,这些年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改善我国体育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冰基金”以“均衡体育教育资源”为愿景,以“无体育不教育”为宗旨,以“多元化体育教育育人”为理念,以“推广正确专业安全有效的体育运动训练方法”为目标,计划在全国落地1000家以上智能体育公益教室。目前,已与贵州六盘水的六枝郎岱中学进行了合作,建成了全国第一间“陈一冰智能体育公益教室”。
  不仅如此,在社区,在各类公益活动现场,在网络直播间,常常能见到陈一冰的身影,他用阳光活力的形象,带动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为家乡代言,我不遗余力”
  “老家变化太大了,尤其是体育产业发展得非常非常好。”7月14日,陈一冰在庆云边参观边感慨,“德州,尤其是宁乐庆具有深厚的体育产业基础,和体操项目联系密切,以前我们用的很多器械都产自这里,这次实地参观,给了我更多震撼和惊喜。”
  陈一冰祖籍庆云县严务乡小武村,早年间全家人随从部队转业的祖父陈国才到天津定居。他出生在天津,但从小听长辈讲了很多老家的故事,对老家有着深厚感情。
  2008年,陈一冰在北京奥运会摘金后,祖父特意向老家的亲戚朋友以及庆云县委、县政府报喜,庆云县委、县政府则以全县父老乡亲的名义给陈一冰发去贺电,并派记者到天津采访陈一冰家人,录制了《庆云骄子——吊环王陈一冰》节目。奥运会结束后,陈一冰和家人一起回到庆云祭祖。
  这次回老家,陈一冰带来了“陈一冰科技体育综合体”项目。综合体落地庆云县文体中心,将于7月底开工建设,由科技体育产品研发中心、科技体育体验中心、青少年智能体测中心、青少年专项体能训练中心、体能训练导师培训认证中心组成,给家乡的青少年提供沉浸式体验和训练场所,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运动方法,全面提升身体素质。
  当日,陈一冰受聘为宁乐庆体育产业联盟形象大使。“为家乡代言,我不遗余力,我将用多年的专业训练经验和竞技理念,为家乡的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聘任仪式现场,陈一冰深情地说。
□本报记者张晓航本报通讯员吴靖王凡存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陈一冰:坚持专注成就“自己的冠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