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210326期 >> 第03版:要闻
城市管线由天上入地下,管理由粗放到精细,设施功能逐步提升——
解密城市运行“迷宫”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德州市广川大道地下综合管廊


  

□张磊
  当我们坐在办公室使用电脑工作,当我们按照交通信号指示穿过十字路口,当我们在家使用燃气做饭、看有线电视、用手机刷抖音……你能否想到,这一切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人民生活秩序井然的“关键”,是包括供水、电力、热力、通讯、燃气等20余种类城市管线基础设施。城市管线又称城市的“血管”和“神经”,是埋设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种给水、排水(雨水、污水、雨污合流)、燃气(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电力(包括供电、路灯等)、通讯(包括电信、广播、有线电视、军用、保密)、热力(蒸汽、热水)、工业(氢、氧、乙炔、石油等)管道等市政公用明、暗敷设的管线、管沟和铁路、军队、民航等其它单位专用管线。它们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运行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管线是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而不断延伸变化的,从纵横交错的架空“蜘蛛网”到如今的地下综合管廊,城市管线的变化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和品质提升。
  1957年后,“开膛破肚”建设地下管道,空中架线渐成“蜘蛛网”
  德州城市管线主要是地上架空和地下埋设两种方式。1990年前,地下管线主要是供水和排水管线,以及为数不多的供热、国防光缆和石油管道,而通讯、有线、电力、路灯等其他管线基本是采用架空设置。德州市中心城区地下埋设的第一条供水管道于1957年5月建设完成供水,并设管径7.5-15厘米配水管道10.6公里,由处于现九龙湾公园内的德州市第一水厂依大运河为水源向城区供水;第一条地下埋设排水管道是1958年沿太平街、商业街铺设,其余均为明排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管线数量逐步增多,久而久之形成了空中“蜘蛛网”,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同时,由于新建住宅、厂房及道路的建设,地下管线施工随意破坏挖掘,甚至刚刚修好的城市道路又由于管线的接入而被“开膛破肚”,重复投资建设、窖井伤人、城市内涝、供水、供热、燃气等管道线路中断爆裂等恶性事件导致的“城市通病”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城市管线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
  1998年,城市管线由架空到入地,“马路拉链”问题频发
  架空管线入地埋设主要是从城市美观角度考虑实施的一项管线建设变革。1998年德州市中心广场建设时,同步实施改造提升湖滨大道,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沿路所有架空管线全部入地,净化地上视觉空间。这一艰巨工作涉及10多种管线,期间涉及新湖地段还要实施污水禁止入湖排放的截污设计施工,地下平面空间被全部占满,各种管线交叉施工,甚至出现了管线之间的碰撞现象。此后,中心城区所有新建、改造道路工程全部同步实施架空线路入地设计。马路上空的“蜘蛛网”逐步消除了,城市也变得干净、美丽了。各种管线在地下的纵横交错铺设,也同时带来了“马路拉链”、管线事故等“城市通病”,刚刚修好的马路瞬间又被挖掘,“此处正在施工,请绕行”的指示牌处处皆是,几乎时时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为城市输送物质、能量与信息的“生命线”有的演变成燃气管道泄漏、火灾爆炸、地面坍塌、城市内涝、停水断电的城市“灾难线”。事实上,哪类管线的专属单位或施工单位都想保证管线施工的安全,但地下管线的埋设深度、管线分布、管径情况还是无法掌握清楚的,甚至城市的设计师也不知道地下管线这个“家底”的具体情况!
进行地下管线普查与规范化管理,信息共享,德州走在前列
  摸清城市地下管线底数,实施地下管线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2004年12月建设部颁布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部令规定:“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绘制城市地下管线综合图,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并及时接收普查和补测、补绘所形成的地下管线成果”。为规范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德州市先后印发了《德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心城区地下管线动态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文件,制定了《德州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和《德州市地下管线数据库标准》等一系列章程规定。2011年5月德州市开始实施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至2014年12月结束,共完成中心城区探测覆盖范围242平方公里,累计普查探测地下管线总长度4980公里,管线种类22种,完成投资1552万元,并同期研发完成了德州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平台。而后,连续开展了新增管线补测补绘工作。并根据市政府加快东部城区规划布局,于2018年10月至12月,实施了陵城区马颊河生态岛区域及城区大外环延伸区域的地下管线普查。管线探测覆盖范围增至280平方公里,探测地下管线总长度延长至7800余公里。期间,2014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在山东省德州市进行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试点,并协调德州市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合作。
  城市地下管线“家底”摸清了,这只是地下管线数据信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但管线情况时刻在变化,即便当年能够进行测绘,仍然会导致信息数据滞后,导致管线规划、建设缺乏依据。市城建档案馆通过召开管线权属单位座谈会、到施工一线开展工作调研,提出了“谁建设谁测绘,一家测绘多家共享”的地下管线更新模式。如相同位置谁先建设谁负责测绘,其他管线单位施工无需再次测绘,而是直接共享。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德州市住建局印发了《德州市地下管线数据应用管理办法》,明确了各建设单位、管线权属单位、地下管线专业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在管线查询利用、管线数据更新、管线档案移交、管线数据保密等方面需遵循的标准、流程以及必须执行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地下管线数据准确、安全,实现了地下管线更新数据常态化机制,达到了数据“越用越新”的目标。年均节省200余公里测绘财政资金,并同时节省了企业重复测绘费用,保证了地下管线数据信息应用及时、准确、安全,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2020年,山东省住建厅对德州市地下管线动态化管理工作以创新典型做法印发文件在全省推广交流。
  2015年开始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管线档案实现信息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打造智慧管网,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成为城市建设的硬性指标。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通常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和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地下管线建设的集成,可以有效地解决地下管线地下空间利用和检修,杜绝反复开挖路面,是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综合管廊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1958年,北京建设了我国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2016年5月25日,《德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出台。广川大道地下管廊工程是德州市首个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于2015年9月份开始建设,2019年12月13日正式竣工通车,容纳了弱电桥架、国防、移动、电信、联通、广电、供水和热力等8类管线。
  目前,德州市城建档案馆已建成运营了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智能查询服务系统、声像档案信息系统于一体的系统平台,及时向城市传输最新、最有价值的信息或数据,以辅助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开启了城市高品质发展、高质量运营的新发展格局。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解密城市运行“迷宫”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