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210312期 >> 第02版:人物
躬身能源研究 奉献绿色发展
——记山东省科学院先进能效与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孙荣峰


  

□本报记者张晓航
  个人简介
  孙荣峰,1974年5月生,德城区人,现任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先进能效与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先后参与或为主承担国家科技支撑、863、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国家发改委清洁发展机制赠款项目、世界银行项目、山东省科技项目等20余项,承接政府委托新能源和节能领域规划、企业委托节能技术开发项目30余项,获得专利20余项。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科研人员,做的是普普通通的工作,作为老乡我们聊聊天没问题,但做专访我很惶恐。”2月22日,记者在济南见到孙荣峰,他的话语和之前微信沟通时一样,诚恳而谦逊。
  47岁的孙荣峰是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先进能效与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专注能源领域研究已有24年。他性格沉稳内敛、踏实低调,热爱学习、懂得坚持,不怕吃苦、也耐得住寂寞,在认准的科研道路上勉力前行并收获累累硕果。
  在孙荣峰身上,记者看到身为科研人员的精神与担当。
“做科研要懂得坚持”
  “坚持去做自己选择的研究工作,干它个三五十年,即使你是一个庸才,也会变成专家。”这句话,语出新中国神经科学奠基人张香桐院士,朴素而励志。
  孙荣峰也信奉“坚持的力量”,参加工作以来,他一心扑在生物质能研究上,倏忽间已有20多年。
  生物质能,即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几千年来,生物质能最典型的使用方式是“劈柴烧火”,但效率低、污染重,每年也有大量的生物质在田间地头被焚烧掉,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着眼于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村清洁能源供应问题,开始研究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以期提升生物质能的使用效能、改善农民生活品质、减少环境污染,孙荣峰自1997年参加工作开始便参与其中。
  “具体而言,我们将生物质气化,变成一氧化碳、氢气和低分子烃类等可燃气体,再通过管道输送给各家各户,为农民提供清洁燃料的同时也避免了污染。”谈起专业领域,孙荣峰变得健谈,“在我国农村,秸秆等生物质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宝库。”
  在这一领域,孙荣峰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了“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专题“系列秸秆气化机组研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剩余物制备生物燃气关键技术研究”等,拿下多项专利授权。2000年左右,他和同事研发的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设备应用于全国400多个村庄。
  在孙荣峰看来,坚持不仅是深耕一个领域,也意味着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选择坚守。
  2004年开始,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在我国迎来发展高峰期,大量项目上马。这项技术很好理解,就是将生物质在锅炉中直接燃烧,生产水蒸气带动蒸汽轮机及发电机发电,当时在欧美国家已经应用了20多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孙荣峰和同事们认为,不能照搬这种模式,“欧美生物质直燃发电搞得好的一大前提是农业集约化程度高,有成规模的作物秸秆可以就近发电,但在中国,要进行大规模直燃发电,秸秆的收集、运输和储存的成本过高。”于是,他们仍然坚持投身于生物质综合利用,即先转化为气体燃料,燃料能用来发电、供热,也可以通过化工合成进一步获得其他醇醚类液体燃料,储存运输都很方便;气化过程产生的半焦还能加工成活性炭、木炭、有机肥料等产品。这种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要比一把火把生物质焚烧掉转变成电力更加合理。
  在这一领域,孙荣峰取得了许多成果,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了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大专项“生物质气化联合发电技术与装备研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生物燃气热电联供技术集成研究与模式示范”等,作为第一完成人研发的“基于热解气化的生物质分质分级热化学转化技术”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的运营成本较高,随着政府补贴力度的下降,该行业必将经历洗牌。孙荣峰的路虽然走得坎坷,却为生物质综合利用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储备,前景光明。
“奉献社会不能怕吃苦”
  考大学那年,当医生的父亲希望孙荣峰学医,做教师的母亲期待儿子未来走上讲台,他却报考了山东工业大学,投身工科。他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觉得工科学好了,未来能当工程师,就能建设祖国,奉献社会。”
  “建设祖国,奉献社会”,对那时年少的孙荣峰来说并不是空话。由于父亲曾是军医,6岁之前,他都在部队大院生活,耳濡目染之下培养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上小学起,孙荣峰一直担任班干部。有一次课间活动,一名同学上课铃响后没回到教室,他就出去找,回来后被老师误会为“共犯”,罚站一节课后才真相大白。他心里委屈,但不后悔,“既然是班干部,就该这么做。”
  如今工作了,孙荣峰更是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工作踏踏实实、荣誉不争不抢。他说:“个人发展要和集体、社会发展合拍,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即便做不出什么大的成绩,也会对社会有所贡献。”
  很多人想象中的科研,是每天埋头实验室,虽常常“点灯熬油”,但至少环境舒适、风雨不侵。事实上,孙荣峰的大量时间都是在偏远艰苦的地方度过的。
  几年前一个冬天,在位于今属济南历城区董家街道的生物质气化中试基地,孙荣峰和同事们盖起一间彩钢板房,既当厂房、办公室,又用作卧室。半个多月时间里,十几个人分工协作,昼夜轮班,不间断开展中试研究,累了就在行军床上躺会儿,饿了就泡一包方便面。板房里烟气呛人,摧残着喉咙和眼睛,实在受不了,他们就裹上军大衣到外面透气。后来,各中试基地条件渐渐改善,但依然免不了栉风沐雨。
  “奉献社会不能怕吃苦,况且比我们苦的职业还有太多太多。”对这些,孙荣峰早已习惯。
“终身学习是最好的习惯”
  “专业知识学会了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1997年夏天,刚从山东工业大学(今山东大学)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毕业的孙荣峰到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面试,面对时任所长王耀俊“大学四年学到什么”的提问,他如是回答。而后,面试顺利通过。
  “终身学习”本是大学老师周慎杰对学生的要求,被孙荣峰铭记于心,渐渐内化为习惯。
  记者刚到孙荣峰办公室时,他正在研究一份国外文献。“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一天不学习就可能错过新事物、新思想,进而影响视野和前进方向。”他表示,“尤其对科研人员而言,终身学习是最好的习惯。”
  2017年8月,山东省科学院与齐鲁工业大学合并,孙荣峰从此多了一个教师的身份。讲台上的他结合多年实践经验,让理论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他鼓励每一位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多读书、广涉猎,不要求他们记住看过的细碎知识点,但要求他们用到知识点时知道如何快速准确查阅。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孙荣峰告诉记者,关于能源的研究还有太多值得探索,他愿意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在济南工作的20多年里,孙荣峰多次到德州出差,也去过不少家乡企业调研、指导,但遗憾的是还没有直接的科研合作。他表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是德州重点培育的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期待在这一领域能为家乡做些事。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躬身能源研究 奉献绿色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