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的柴市街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明洪武三十年(1397),德州设卫筑城,永乐九年(1411),德州有了第一次城市功能规划,“召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在明嘉靖《德州志》中,出现了十大集市,如今只余柴市街,独守600余年的老城故事。
街东首龙抬头处建起长生阁
柴市,就是柴草交易的市场。从诞生起,柴市街不仅是老德州柴草交易的大市场,更是出南门后向东的主干道,1941年,这一段还建成了德州第一条水泥路。古代人,更是赋予这条街太多传奇故事。古代人迷信,在建设城垣、居所的时候,都要看风水,把方位和吉凶因素作为首选。德州老城的建设也是如此。清康熙《德州志·卷十二·艺文》中记载老德州的龙脉走向:从东南方向而来,自陈公堤下伸延,潜伏至柴市东头,逐渐隆起,然后西行过米市(今太平街)、到火官庙(今商业街西首),迤逦至小西门北,然后,过峡开帐入首。这里的“过峡”“开帐”“入首”均为风水业界的专业术语。在古人眼中,这一区域“远瞻泰岱,近接方山,东襟笃马,西带长河,真钟灵秀区也”(清·李世垣《重修长生阁碑记》)。
在柴市街东首龙抬头的位置,当年建有长生阁,也叫文武阁,康熙三十年(1691)落成。此阁孤峻杰峙,与西北向南城墙上的雁塔,城内的学宫、奎楼参差掩映,取名长生阁,是迎紫气东来之义。长生阁为两层骑道门楼,基座是青砖墩台,正中为城门洞,行人车辆都从门洞中穿行,墩台的顶端为一圈城垛口。沿着墩台南北两侧的砖台阶,可以登上阁楼,楼上主要建筑为一间南北方向的门楼,砖木结构,四面环廊,东西两檐,朱红木格棂门。门楼正当中,一道木雕花棂屏风将空间分成两部分。面东的部分供奉的是关公,左手托《春秋》,右手胸前捋须,两旁分立周仓、关平,其中周仓双手扶立青龙偃月刀,关平双手抱汉寿亭侯将军印。面西则为文昌帝君坐像,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也称文曲星。文昌帝君右手提朱笔一支,左手端一个墨盒,栩栩如生。神像均为泥塑彩绘。
长生阁是陈洪谏退休回德州老家后修建。陈洪谏是顺治十六年(1659)的进士,为官期间,他得到了“慷慨住事,所至以才干称”(《德州乡土志》)的好评。回到家乡,他看到南北通衢上的玉皇阁后,认为柴市街上也应该有一座骑道门楼才相得益彰,便亲自查看地形,丈量地基,并与知州商量,设计图纸,购置物料,招募工匠。德州从此多了一处新的景致。修建长生阁的时候,他还对周边坑洼不平的道路和破旧的小桥一起进行了修整,此举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药王庙赶大集庙会上摆道场
“柴市东头古道场,乘春儿女兢焚香。茶坊酒肆芦棚下,高唱吴歌赛药王。 ”这是康熙年间诗人冯廷櫆形容柴市街东首药王庙庙会的情形。
药王庙位于目前新湖风景区的假山位置,建于明末清初,占地面积十余亩,是当时除永庆寺外最大的寺庙。庙座东朝西,有砖木结构山门三间,正中悬挂黑底金字匾额,上书“药王庙”。药王庙庙会有两种,一种是大集。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善男信女祈祀携带供果,香烛纸马,前去许愿。四方商客云集,洋广杂货、锅碗瓢勺、针头线脑、叉把扫帚、绳索网套等一应俱全,十分红火。一种就是农历四月二十八药王爷生日庙会,持续三天,热闹程度不比过年差。这天农民不上地、渔民休船,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都纷至沓来逛庙会,极少出门的年轻姑娘也出门来。庙内,香烟缭绕,钟磬齐鸣,善男信女们顶礼膜拜;庙外,有卖切糕、凉粉、包子、油条、火烧等小吃摊;有卖布老虎、泥娃娃、剪纸等工艺品摊;有卖药、拔牙镶牙、修脚点痣的郎中摊;还有耍猴、变戏法、卖唱、套圈、抓彩、拉洋片、打把式卖艺的娱乐摊。
庙里有一个风水先生叫陈尚庆,一手好毛笔字,寻坟看穴很是精到,但性格古怪,他与傻妻、痴儿组成一家,倒也其乐融融。德县解放前夕,药王庙道长赵巧练是城东卢家河人,药王庙有庙田一百多亩,道徒十余人,加之香火极盛,很是富有。他们偶尔也会应邀在庙会上表演“飞钹”。“钹”直径二尺左右,重八九斤,在法钹、云锣的伴奏下,左右挥舞,上下翻飞,金光四射。舞到兴起时,唰的一声高高抛向天空,下落时,接法眼花缭乱:鹞子翻身、苏秦背剑、白猿献桃……精彩惊险,掌声热烈。
1900年7月,德州义和团几百名团民在药王庙南侧与孙金彪带领的清军拼杀四个多小时,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趁着天黑转移离去。如今药王庙虽不存在,但在该处所建假山顶上,刻着“义和峰”三字。
掘出瓷首美人冢疑为平原君小妾
柴市街并不长,西头与南门外大街相连,东头是城乡结合部,为瘗地,很多贫苦的城里人,或者没有祖坟的外乡人,死后都葬在这里。康熙年间,在柴市街的东首,有户人家在院子里掘地,突然发现一座墓冢,墓中葬有两人,都没有头颅,以瓷首代替,瓷首乌髻云鬟,明显是两个美貌的妇人。这在德州引起不小的轰动。田雯《长河志籍考》记载:当时有人猜测这应该是平原君的两个美姬,因为笑话腿瘸的邻居而被杀死了。这个典故后来形成了一个成语:美人笑躄。
平原君赵胜(? -前253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之子,封于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在诸多公子中,赵胜最为贤德有才,他好客养士,门下有宾客几千人。司马迁著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在其笔下,平原君的传奇人生从一个美女和一个残疾人的冲突展开。平原君的家紧挨着民居,邻居当中有一个残疾人,腿脚不太方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平原君的小妾看到后,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个邻居到平原君面前慷慨陈词:我听说您很重视人才,所以各地的人才不远千里来投奔您,这是因为您重视人才而轻视美色的缘故。我不幸身有残疾,您的后宫美女嘲笑我,我想得到这位美女的人头。平原君答应之后,却认为这个要求太过分而没有理会。但是,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一年后,其门客陆续离开超过了半数。对此平原君感到非常奇怪。身边的一位食客这样回答:因为您不杀嘲笑跛足邻居的美女,大家觉得您贪图美色而轻视人才,所以离开了。
后来,平原君亲自登门向那位残疾邻居谢罪,并带去了美女的人头。
清人掘出唐时地道似为小壶城遗址
清康熙《德州志·卷十一·丛记》记载:乾隆四十八年(1783),一次普通的修房建屋,揭开了德州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由此也将中国的“地道战”推到了1200多年前的唐朝。这年,陈家大户在南关外米市角(即柴市角)西南口盖房子,打地基时突然掘出大青砖,顺砖继续挖,尽头出现了一个地道,整个地道向北倾斜,洞口东西如门非常宽阔,顺地道前行几十米,忽然一阵风吹灭了蜡烛,陈家人心怯,赶紧退出地道再次用土填起来。
对于地道的成因,清朝人也进行了调研,并认定地道形成于唐朝末年。从“安史之乱”到北宋建立200年的时间,各地节度使纷纷拥兵自立,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兴元元年(784)德州西北部成德镇节度使王武俊由白桥渡河,乘机夺取德州。唐元和四年(809),王武俊孙子王承宗成为德州实际负责人,但迟迟没有获得朝廷任命。王承宗起兵反叛,之后的八年,围绕德州的归属展开了拉锯战。从战争角度出发,王承宗决定设立一个据点,同时守护战略要地白桥。《旧唐书·卷四十三·地理志二》记载:“长河县为水所坏,元和四年(809)十月,移就白桥。于永济河西岸置县,东去故城十三里。十年(815),又置河东小壶城。 ”当时的“永济河”,即为今天的运河。
当时小壶城设计非常巧妙:先在平地上用砖砌成甬道,然后用土覆盖,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土城。遭遇攻击,敌弱就登上城垛子守护,拒敌于城外;敌强就从地下潜伏起来,等到敌人进驻城内,夜晚敌人放松警惕时,就从地道中杀出来。如果敌人行进至白桥渡口渡河,则地道伏兵袭击其后军,大军正面攻击。“地道战”发挥了出奇制胜的作用,唐朝军队屡屡败北,直到王承宗主动上表请罪,战争才算结束。唐元和十二年(817),王承宗率兵两万转战东光,走之前,拆毁了小壶城。
历史多说并存。虽然这件事情在康熙年间德州的志书中有明确记载,但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李有基提出不同见解,说那不过是人们躲避战乱用的地窖,不是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