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8月,航行在大运河德州段上的拖船和帆船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自从有了大运河,德州面貌焕然一新。
德州被称为九达天衢,神京门户,这是指元、明、清三代的德州,即京杭运河沿线四大粮仓之一的德州。因为如果没有大运河,每年400万石的漕粮不可能经过德州转运北上;没有大运河,徽班进京、举子南下带来的多元文化风情就不可能在德州融合;没有大运河,德州只能是大禹治水下的九河之地,延续的只能是黄河冲积平原上的万千农耕文化块垒之一,而不可能成为世人向往的“燕齐之都”。更进一步说,如果没有大运河,连德州砖城的诞生都是一个未知数。
依运河而建,因运河而兴
从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讲,任何一座城市的诞生与发展,无论其规模多大,都首先取决于这座城市坐落的区域能够提供多少生产和生活用水。德州是幸运的,德州从来不缺水,甚至可以说水有点多。远古的德州有大禹治水,禹疏九河,至今仍有五条在德州;西汉初年在德水之畔设立安德县,期盼德水安澜;隋开皇年间终有德州之名,而正是从这时候开始,伴随着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德州找到了趋利避害的“水运”法则,德州的发展开始围绕大运河展开,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彼此交融,形成独特文化气质。
大运河最初功能是漕运。隋朝开凿了大运河,但由于国祚太短,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大运河带来的福泽。唐以后各朝代则真正大获其利。唐朝在德州境内新开马颊河,疏通漕运,安史之乱时,德州段运河成为沟通朝廷与河北诸藩的唯一的物资、信息交流纽带,而此时的德州,已经成为运河沿岸重要的城镇。
明代以前,德州的行政中心设置在今天陵城区的位置,颜真卿为平原郡太守,抵抗安禄山叛军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如今,他的名作《东方先生画赞碑》仍保存在陵城区文博馆中。明朝初年,德州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德陵互易”,德州的治所由陵城区迁到运河边上,建设了德州卫城。搬迁的原因很简单,金、元两代为方便漕运,都在德州设立了仓储基地。
德州的“仓”源于隋,起于金,兴于元,盛于明,衰于清。《德县志》记载,金天会七年(1129)在德州城北三里许的运河西岸设置将陵仓,贮存由御河运来的“豫省粮”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北厂,当年叫北仓。这时候距离德州城的建设,还有268年。因此有了那句“先有北仓街,再有德州城”的说法。明洪武三十年(1397),截御河一弯筑城,河西移,仓在御河东岸。老城德州的缘起显而易见。
更进一步说明德州城与漕运关系密切的,还有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洪武年间,伴随着德州卫城的建设,还兴建了大量粮仓。于是战争中,德州成为必争之地。明洪武元年(1368)德州设立守御千户所,由都督韩观统辖。建文元年(1399)3月,韩观屯兵德州,防止藩镇兵变。同年8月,燕王造反,建文帝派李景隆至德州,合兵50万讨燕。第二年9月,建文帝任命盛庸为大都督,统兵30万屯驻德州。这些大军依赖的就是德州仓储米粮。与此同时,韩观在德州卫城东北筑十二连城,护卫仓储。明朝初年创立卫所制度之始,全部兵力不过180万,除去燕王及其他藩王的兵力外,归建文帝统帅的军士并不会太多,但他前后在德州用兵达到80万,可见当时建文帝对德州是倾尽全力了。靖难之役持续了四年,双方在德州反复进行拉锯战,期间燕军一度占领德州,收获粮食百万余石,应该说,这些粮食是燕王赖以夺取天下的物质基础。亲身经历了战争的燕王朱棣,了解德州在漕运上的重要性,所以在夺取政权后,第一时间完善了德州仓、预备仓,并在明清五百多年的时间中,与淮安、徐州、临清并列,一直是运河沿岸四大名仓之一,保障京师漕粮。
所筑卫城,军户、民户同城而居
明清两代,德州的城市功能、人口结构、民风民俗,也与运河关系密切。明初德州为卫城,洪武九年(1376)设立德州卫,永乐五年(1407),又增设了德州左卫,与普通城市功能的州县相比,德州就是一个直属中央的屯兵、调兵站点。乾隆《德州志》记载,当时的德州城内:“正卫治北街,左卫治南街,居住者皆军户,无州民”。伴随着大运河的漕运,德州日益繁华,并渴望与之相匹配的城市功能,满足南来北往人群的需要。明永乐九年(1411),德州知州署搬进了城里,继而“召集四方商旅分城而至”,进行了第一次的城市功能规划,“城”与“市”开始结合,米市街、柴市街等街巷就是这时候出现的。
源于卫城的德州,明清时期城市人口的组成是比较奇特的,主要包括两部分:民户和军户,而且是军户数量多于民户。永乐年间,州卫同城而治后,德州有城市平民2863人,军户居民5600人。到乾隆五十二年,德州有城市平民10693人,军户居民55496人。军户在做好守城、护河、漕运任务的同时,还可以经商,在德州城内就设有专门的军市。这是德州在京杭大运河上的特殊地位决定的,也与德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
运河上来往的商船,两岸的市民与农家,无不与无常的水势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的帮衬和援手总是无私的,因此德州人热心肠、讲义气、爱面子。民间历来有自行排解纠纷的风气,请德高望重的人出面,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双方都过得去的情况下来上一句:“看我的面子,就这么着啦”。
历代进士310名,明清占9成
运河不仅给德州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赋予了这座城市一个关注政治、关注世界的历史机遇,进而孕育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被后人评价为“人文飙起,名卿蝉连,实甲山左”之城。《德州乡土志》记载:“德州故无巨族大姓,若所谓诗书绵长堪为旺族者,军籍为多。 ”单从数字上看,也印证了这一点:据德州相关志书及潘荣胜《明清进士录》、沈仁国《元朝进士集证》粗略统计,德州历代进士约310名,隋唐五代及宋元时期,仅仅占了20名,其余均为明清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