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200814期 >> 第02版:人物
科研是马拉松 我会一直跑下去
——记复旦大学化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黎明
  □本报记者张晓航任立松本报通讯员邓美平
个人简介
  张黎明,1985年7月生,夏津人,复旦大学化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2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随后赴美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阶段的研究,2017年9月起任复旦大学化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二维纳米材料的可控生长与表面修饰、太阳能光电转化、光催化水分解及二氧化碳还原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工作。博士与博士后阶段在顶级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2项。
  夏日的上海,到处升腾着闷热的空气。位于杨浦区的湾谷科技园绿树成荫,带来难得的清凉。在园区内一家星巴克,我们见到此行的采访嘉宾张黎明时,她正在笔记本电脑前工作。
  张黎明的简历是光彩夺目的——北京大学硕博连读,两段博士后研究经历分别在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度过。光鲜的背后,是多少年如一日的苦读寒窗,是耐得住寂寞的执着坚守,是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坚强信念。
  利用一个下午,张黎明与我们分享了她的故事与感悟。
“没有白流的汗水”
  2000年盛夏,张黎明从夏津老家赶到德州一中,站在大红榜前,焦急寻找自己的名字。她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看榜,一行行扫过去,不曾想,竟在最上面第三个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当年,德州一中在城区之外只招100名学生,各县市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才有机会考上。时间往回拨3年,她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到这里读书。
  小学时,张黎明成绩平平无奇,“跳皮筋比读书熟练”。到了初中才意识到,时光一天天溜走,这样下去未来不知在何处,不能再浪费下去。于是,她开始把心思转移到学习上。
  张黎明骨子的那股倔劲儿被激活。两年时间,从后进生到尖子,她成功逆袭。“这件事算是我生活中第一个重要转折,对我影响很大,我开始深信,不会有白受的苦,也不会有白流的汗水。 ”她对记者说。
  很多人儿时都有当科学家的梦想,张黎明也是。不过,她是为数不多坚持下来的那一个。在山东大学读本科时,她选择了化学专业,这或许源于童年时喜欢动手“探索”的习惯,“家里的家具、小电器几乎都被我拆装过几遍”。
  沐浴着山大扎实上进学风的4年,张黎明的生活无比充实。努力学习之余,她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也是学生会和社团中的积极分子。这期间锻炼出的组织协调能力,成为她多年后带团队做项目的重要素养。
“人总要有点目标”
  大一那年,张黎明就明确了考研的目标,而且一定要考名校,“做事至少要向前看3年,有目标、有计划,才能踏踏实实地向前走”。
  毕业那年,一个重要机会摆在面前。“当时系里规定,专业第一保研北大,前15%保研山大,我一心争取专业第一,但最终成绩还是差一点点。 ”于是,张黎明做了个“冲动”的决定,买上车票跑到首都,找到时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刘忠范教授,表达拜在门下的想法。刘教授见张黎明对专业理解独到,信念也坚定,便鼓励她大胆报考。
  回到学校,张黎明放弃了保研山大的机会,报考了北大的硕博连读。“山大是我的母校,对我恩重如山,我热爱并感激,但就所学专业而言,北大是国内最好的。”她如是解释这一选择。最终,她得偿所愿。
  在燕园的5年,张黎明一头扎进实验室,把所有精力投身科研,换来快速的成长。导师刘忠范教授是国内石墨烯领域的权威泰斗,指导、带领她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例如,张黎明研发出一种石墨烯微纳加工技术,可被形象地称作“二氧化钛剪刀”,可以在三万分之一头发丝厚度的单层石墨烯表面进行任意切割和化学剪裁,制成的元器件应用在电路中,可实现很多先进的功能,而且成本对比旧技术而言极其低廉。再比如,她研发的一项共价修饰技术,可以实现石墨烯的双面非对称修饰,使其具备各向异性——即在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这期间,张黎明的心再度“不安分”起来,打算毕业后出国深造。导师的建议是去美国顶尖高校,学习那里的科研理念与先进技术。凭借博士期间的丰富成果,她如愿加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杨培东教授的科研团队,开始博士后阶段的研究。这段研究结束后,她又进入斯坦福大学,完成第二次博士后阶段的研究。
  在张黎明看来,博士阶段重在打基础,博士后阶段则是见世面、选方向。在两所顶尖名校5年的博士后经历,她接触到一个新领域——人工光合成,这将是她未来为之全心付出的事业。
“搞科研不能跟风盲从”
  人工光合成,对多数人来说是个陌生名词。简单而言,是通过纳米尺度的光感应半导体材料,消耗水和二氧化碳,在阳光作用下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乙醇、乙酸等可作为能源的精密化学物质。“化石能源推动了经济繁荣,也造成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如何利用更绿色的方式换来更清洁的能源?植物每天都在进行的光合作用给了我们启发。人工光合成可以比作‘人工光合作用’,靠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就能满足我们的能源需求。 ”张黎明对记者说,“光伏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人工光合成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用范围更广。 ”
  这一技术于1972年由日本科学家藤岛昭提出,但在近50年的时间里发展缓慢。“面对的难点非常多,所以目前仍处在实验室阶段,无法实际应用于生产。 ”张黎明解释道,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将太阳光有效收集起来就是个难题,目前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吸收紫外光,但紫外光在太阳光谱中占比低于2%,另外材料的稳定性、反应过程中如何做好电荷分离,以及如何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等也是难题。
  正因为无法实际应用,这一领域是科研成果的“洼地”。但张黎明认为,搞科研不能跟风盲从,不能看到什么热门就做什么项目,什么领域容易出成果就投入哪个领域,“如果太计较眼前的个人得失,很难在一个领域扎下根。 ”
  2017年,张黎明被引进到复旦大学工作。在美国,她获得很多机会,但都一一拒绝。她说,出国那一刻,她就立下科研报国的志向,“在国外是做项目,回国才是做事业”。
  到了复旦,张黎明主持建设了人工光合成实验室。这3年,她的工作节奏很快,每天早上8点雷打不动到实验室,忙碌一整天。科研的同时,目前带了十几个研究生,她注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她而言,“培养很多科学家”比“发很多文章”更有成就感。
  在这个年龄,张黎明到达了很多人无法企及的远方,但她时刻有压力和危机感。她说:“搞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如同跑马拉松,过程很漫长,但一刻也不能松懈才能到达终点,我会一直跑下去。 ”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记复旦大学化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黎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