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90719期 >> 第03版:柳湖
忆青年时的郭澄清
□申身
作者:村
  我与当代著名作家郭澄清在1958年相识,那时我们还都是青年人。他生于1931年,比我大1岁,我习惯称他“老郭”。 1958年我在泊头市泊头报从事编辑工作,郭澄清在宁津县宁津日报当总编辑。因为我们俩业余都爱好写小说,便结为知己文友。

  郭澄清心境开阔,热情帮人,对友和善,品德端正,礼待同志,是我们沧州地区业余文学作者的共同文友。
  那时,郭澄清的短篇小说《杨平教子》在沧州报文艺副刊连载两期,我的短篇小说《队上的眼睛》也在沧州报副刊连载两期。报社文教组组长陈保党对我说:“郭澄清和你都能写,我们编辑传看了你们的小说都说好,以后再写了短篇小说,希望优先寄给我们沧州报。 ”
  1963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河北青年短篇小说选》,其中选入了郭澄清的小说《方方嫂》和《黑掌柜》两篇,选了李子一篇《饲养棚里的新事》,选了我一篇《桥》。 1964年春,河北省文联、省文化局在保定召开戏剧、文学创作大会,这次会从3月16日一直开到3月30日,参加会议的多达500人。郭澄清、李子、潘文敏和我都参加了这次大会。在会期间,我对郭澄清说:“你的小说写得好,所以《河北青年短篇小说选》选了你两篇。”他一笑,说:“你那篇《桥》和李子的那篇《饲养棚里的新事》,也都写得很好。咱们会后需要共同努力,使作品再上一个台阶。 ”
  保定这次大会还未开完,宁津县委打来电话说,有紧急工作需要郭澄清请假回宁津。郭澄清临走时,我和李子送他,我对郭澄清说:“你真是一位大忙人。 ”他说:“咱们青年人忙点好。 ”我们互道再见,他就赶快去上火车了。

  郭澄清善于团结文友,他既是我的挚友,也是河北一批青年作家、作者的好友。那时的青年作家张竣对我说:“郭澄清好接近,他能团结人。 ”
  郭澄清1989年谢世,我们大家知道后,都心情沉痛。李子写了一篇散文《哭澄清》,发表在沧州日报上。到2004年,李子的散文集《运河情思》出版,他编入了这篇记实散文《哭澄清》。
  《运河情思》出版前,我自告奋勇为《运河情思》写了一篇序言,序言中写道:“郭澄清是宁津县人,他熟悉农村生活,他的作品从语言、故事到人物,都有浓厚的乡间气息。李子曾与郭澄清作过文学创作的切磋,他对郭澄清的作品、人品都很佩服,所以此书中他特地编入了《哭澄清》一篇。文稿一开头就讲,‘澄清,我的朋友,我的同志,我的知己’。 ”我读了李子这几句出自心头的称呼,鼻子一酸,眼中含泪,所以就把这几句话,引入了序言之中。
  《哭澄清》这篇散文的文本背后,反映了李子从青年时代就与郭澄清交为知己。也反映了郭澄清善于团结人、善于帮助人、善于结交人的高尚品德。
  其实郭澄清在河北省的挚友,不只有我和李子,他与其他青年作者的友情也甚深。他在生前,文友们都愿意向他学习写作技巧,郭澄清说:“技巧为其次,人品、作品中的感情才是第一,技巧往往出自感情之中。 ”郭澄清逝世的噩耗传到沧州,沧州地区文联主席潘文敏闻之泪下,专程赴宁津吊唁。

  郭澄清党性真挚,工作积极苦干,他密切联系广大干部、广大农民,孜孜积累素材进行创作,至于自身的衣着打扮,常常不修边幅。
  “不修边幅”一语源出《后汉书》,是说一个人不注意讲求自己衣帽的样式,即今天人们说的不注意穿衣打扮。郭澄清不修边幅,不是无新衣新帽,而是工作和写作占去了他的全部注意力,他没有闲情在穿衣打扮上下功夫。
  同样,我也是不修边幅的人。1958年我在泊头市委独自一人编《泊头报》,天天为编稿而忙。记得在秋风扫落叶的时候,我上街买了一条单裤套在绒裤外面,一直到第二年春草发芽时才脱下来洗。洗后轻轻倒去盆中的水,只见盆底沉下一层污泥,我用手指头在泥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忙”字,自己觉得好笑。
  记得是在1959年,我和郭澄清一同从沧州坐上火车,我回泊头市,他回宁津县,我们一路谈诗说文,不知不觉到了泊头火车站。我拽着他的手说:“你到我的编辑室坐一会儿,再乘汽车回宁津。 ”他说:“这也好。 ”
  当时是夏天,他上身只穿着一件半截袖的白色衬衫,衬衫上有明显的汗迹。我送走郭澄清后,门口传达室的同志问我:“你领来的客人是谁? ”
  我说:“是宁津日报的总编辑。 ”
  他说:“真是什么人亲近什么人,你穿的裤子半年才洗一次,他穿的白衬衫起码两个月没洗,你们编报的人,就知道天天趴在桌子上看稿子。”我听了这话,忍俊不禁,向编辑室边走边想,我与郭澄清忙得不修边幅,竟被门岗同志看了出来。
  郭澄清在青年时代,心里想的、手头忙的有两件事:一是工作,二是创作。这使我想到:现在报上登的一些青年人,自己糟蹋自己的年华,竟然有的吸毒,有的绑架,有的拐骗,他们从歪门邪道一直走进监狱,实在可恶、可恨,但又可叹、可惜。郭澄清为工作为写作奋斗终生,是当今青年做人的好榜样。他不仅有短篇小说集《社迷》《公社的人们》《小八将》出版,也有中篇小说集《麦苗返青》出版,而且他还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大刀记》《龙潭记》《决斗》和《历史悲壮的回声》,成为中国当代一位著名的作家。
  宁津县位于山东与河北的省界位置,这种县往往归属多变。宁津县在1949年属于山东省的沧南地区所辖,我在1949年秋考入了宁津县曹塘(村)“沧南地区联合师范学校”,到1951年7月我们首届学生毕业(学制2年)时,已撤销“沧南地区”,将宁津县划归德州专区。到1952年宁津县划归河北省所辖,到1964年又划归回山东省。所以从1964年以后,我们河北省沧州地区的作者与郭澄清开会联系少了。我向山东著名诗人苗得雨打电话说:“你与郭澄清工作会议见面多了,我与他会上见面少了。 ”苗得雨说:“这无妨,那咱们就到全国作协召开的会上见吧。 ”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忆青年时的郭澄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