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超越永远在路上
——庆云一中校长常涛的治校方略

考前动员击掌壮行


学校首届名师


高一新生南京游学


50华里远足活动


与美国温顿伍兹公立中学签订友好协议


  □张振涛
  遥想当年,大禹历经十三年艰难困苦疏通九河,终于治水成功。马颊河作为九河之一,见证了先贤的进取与拼搏。
  时至今日,奔流不息的马颊河水又见证了一颗新星学校——庆云一中的嬗变。
  不论过去还是未来,时代从来不会亏待每一位奋斗者。
  庆云一中,作为这个鲁西北小城的一张靓丽名片,已经毫无异议。不仅如此,在时光的演进中,庆云一中的崛起俨然成为德州乃至全省高中教育的现象级存在。成绩当然不是一切,但却是一所学校价值的体现、尊严的证明。没有漂亮的成绩,再华丽的理论也遮挡不住脆弱和苍白。
  2018年高考,庆云一中再次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着父老乡亲,回馈着这片沃土,本科总上线人数达到了1200余人,创造了历史新高度。如果考虑到全县只有30多万人口,这个数字足以让人感到震撼。
  庆云一中,何以如此?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
  让我们沿着时间的河流回溯并定格在2014年,此时的庆云一中,站在了崭新的历史节点:
  经过全体师生负重奋起,学校已经从持续多年的颓势中走出,高考上线连续三年翻三番的高歌猛进,北大清华等顶尖名校的接连突破,为一中人赢得了空前荣耀。与此同时,举全县之力投资5.4亿元、规划高端、功能完善、设施一流的现代化新校园拔地而起!
  2014年10月,在新的起点上,庆云一中迎来了新的掌舵人,以常涛为校长的新班子从前任手中正式接棒……
  大道之行新征程的光荣与梦想
  常涛24岁开始担任中学校长,曾带领团队打造了区域名校——渤海中学,他有着浓厚的教育情结和深厚的从业经历,但是,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还是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开启一段新征程,决非易事:经过多年的高强度拼搏之后,大家会不会产生懈怠或自满?搬入新校区教学质量下降的诸多例证,会不会在庆云一中重演?就此徘徊止步,还是百尺竿头再上一层楼?
  这些升平之下的隐忧让常涛辗转反侧,但是,他坚信:行者无疆。惟有不懈的进击,才能让辉煌延续,惟有不停向前奔跑,才能不断实现超越。惟其如此,才能把手中跨越发展的接力棒跑好,才能无愧于庆云父老,无愧于那些渴望成才成功的孩子们。
  新的起点意味着需要去实现更高远的目标,新的征程必须要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新的时代意味着新的奋斗使命。
  新的光荣与梦想,就需要一张崭新的蓝图。
  没有人能够切割历史,我们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常涛因此确立了“传承中发展,创新中跨越”的工作总基调,学校总体发展有了新规划:瞄准“三化方向”,即现代化、高端化、国际化;突出“一个中心”,即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实施“四化管理”,即制度化、规范化、精致化、高效化;推进“六项工程”,即立德树人、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平安校园。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建设“幸福一中”。
  “让激情工作、高效学习、快乐成长、幸福生活成为一中人的价值追求,共同构建环境最优美、目标最高远、质量最优异、幸福感最强烈的幸福家园。 ”
  常涛与他的团队信心满满,他们决心站在更高质量的新起点上,开启“特色强校”新征程,努力把庆云一中打造成质量一流、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区域名校;通过文化引领、内涵发展之路,树立起德州市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
  这不仅是一张让人心生向往的美好蓝图,也是切合实际精准施策的良方,更是一份庄严的承诺。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为了把蓝图变成现实,常涛带领全体师生,迈出了奋斗拼搏、砥砺前行的铿锵步伐。
  质量立校教学改革打造核心竞争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衡量一座学校的魅力指数,在于它对学生的吸引力。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点——中考使学生产生了分流。能吸引多少优秀的生源,无疑成为一所高中学校教学质量的试金石。
  2017年中考,庆云县渤海中学学生夺得了德州市第一名。这样的学子,无疑拥有着高度的选择权。然而,包括这位学生在内,庆云县中考前20名的优秀学生无一例外均选择了庆云一中。
  不仅如此,近年来,附近县市甚至德州市区的不少家长也把孩子送到了庆云一中。本地优秀生不外流,外地学子纷至沓来,这无疑是一份莫大的信任,信任的背后是对庆云一中坚定的信心。
  信任和信心的支撑当然是卓越的教育教学成绩,也正是常涛校长治校方略的核心“质量立校”结出的硕果。
  早在2014年,常涛任校长伊始,大胆提出了重点上线“三年倍增”计划。许多人对此心怀忐忑,为他捏着一把汗。要知道,此前庆云一中已然成绩斐然,教学成绩要想在此起点上再次实现大步跨越,难度可想而知。
  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2017年,超额实现了“倍增”目标!
  当人们认为再无上升空间时,2018年高考成绩再次轰动了全城。
  骄人的业绩,源于不断求新求变的教育教学模式,源于坚持不懈的坚韧与拼搏。
  全体师生在常涛的带领下,以“归零”姿态重新再出发,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改为突破口,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只要有利于教学,只要有利于学生成长,就可以大胆尝试! ”
  步入庆云一中的课堂,那种热烈、勤奋的氛围扑面而来。激烈的争辩,各抒己见的讨论,一扫传统教学模式的沉闷与滞涩。
  在庆云一中,分层教学,分类培养,探索新课改下的选课走班,促进了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庆云一中,围绕教育教学,推出了“四项工程”——课堂教学改革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和学科建设工程,以“课改”为切入点,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打造名师团队,构建优势学科。
  在庆云一中,探索形成的“以生为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高效课堂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
  在庆云一中,营造了以“微课题”研究为主的浓厚教研氛围,学校先后承担教育部、省级课题10余项,荣获“山东省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8项,156人次在全国和省、市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奖。
  在庆云一中,以师徒结对为主体内容的“青蓝工程”,让新老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升,争做研究型教师、争做名师成为教师的职业追求。
  庆云一中坚持内引外联,与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南开中学、衡水中学、莱州一中、潍坊一中合作共建,对接高端,借势发展。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学校发挥“山东省国际教育基地”的平台优势,先后与东盟国家多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还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堤市温顿伍兹高中缔结友好学校,定期组织优秀学生出国游学,每年都有学生出国上大学,加快了学校国际化的推进步伐。
  以文化人内涵丰富的特色强校新路径
  在常涛的治校方略中,“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关键词。建设一所名校,就是建设一个文化高地。缺失了文化建设,不论成绩一时一地能达何种高度,终归是脆弱的,难以持续且长久。
  “学校不能成为生产线、流水线,老师学生更不是机器,他们是富有活力、多姿多彩的个体,我们要让成绩成为副产品! ”常涛认为,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文化人”。惟有坚持文化引领的内涵发展,才能让教育更丰富,让学生的人格养成更丰满。
  承继过去,着眼未来,经过反复斟酌,“厚德行远”成为庆云一中的核心理念,与校训“至诚至勤”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诚以厚德,勤以行远”。
  校训之外,“爱国、尚德、励志、笃行”的校风,“敬业、修德、博学、启智”的教风;“尊师、明德、勤学、善思”的学风,相得益彰。
  “三风一训”不仅是庆云一中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概括,更是“特色强校”创建的核心指引。
  2018年5月,庆云一中文化手册编纂出版,成为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本。
  漫步在绿树摇曳的校园,浓浓的文化气息让人流连忘返,每一条路,每一座高楼,每一处风景,都有着寓意高远、底蕴丰厚、让人回味悠长的名字。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徜徉在文化深厚的精神家园,师生都不会缺“钙”,梦想才会被点燃。
  我们为什么读书?是为了家国民族,是为了崇高梦想,而不是仅仅为了考上大学,得到一份高收入工作的精致利己主义。
  2018年高考,庆云一中一位毕业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校期间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把物理研究作为终生追求,以高分填报了武汉大学的理论物理专业,但却被调剂到临床医学专业。得知这一结果,他坚决不去报到想要复读,因为他的梦想就是去做理论物理。最终在得到武汉大学的承诺:一学期后可以调剂,他才前去报到。
  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证,但是却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化的涵养对于一个人成长多么的重要。
  庆云一中的学子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几乎很少有犹豫和疑虑,他们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未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方向。
  “以文化人”,其实要以文化的力量在师生心中播种梦想,为教育教学培植营养丰厚的土壤。
立德树人
以人为本、以德为魂,风清气正
  这是一个充盈着嘹亮歌声的校园。从晨曦中的《歌唱祖国》,到午后的《我爱你中国》,再到傍晚时分《我和我的祖国》,还有那“我们从这里起航,争做祖国的栋梁,肩负民族的希望”的校歌,歌声中洋溢着深沉庄重而又热情似火的家国情怀,动人心弦。
  这是常涛治校方略中坚持“立德树人”理念的一个缩影。
  从学校核心理念中的“厚德”,到校风中的“尚德”、教风中“修德”,学风中的“明德”,无不体现着常涛对“道德为魂”的不懈追求与坚持。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教师队伍中,常涛以多种形式不断强化“修师德,正师风、铸师魂”。“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我对此深信不疑。 ”没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师魂,学校发展就很难成功。
  “我们庆云一中的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要做有良知的老师。 ”
  在常涛的主导下,庆云一中推出了旨在强化师德建设的教师读本——《在心灵深处塑造高尚师德》;每个学期初全体教师大会上,常涛都要带领着全体教师集体庄严宣誓……
  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常涛校长更是无比重视,打造了以活动为载体的创新性、系统性的德育建设体系:从校本教材《毛主席诗歌诵读》到50华里远足,从庄严的国庆升旗仪式,到感恩励志的“成人礼”,从开学典礼到高考壮行会、毕业欢送会,再到一枚枚精致的纪念徽章……
  在常涛看来,每一个从庆云一中走出去的学生,都应该深深地打上“爱国、感恩、励志”的烙印,“人的天赋迥异,学习能力有高有低,你可以成绩逊色,但人格不能低劣,德行不能低下,境界不能低俗! ”
  立德是为了树人,“立德”本身就体现着以人为本。
  今年5月的一天,常涛接到了本校一位老师要求到岗上班的电话。一个月前,这位老师住院动了手术,如今身体还在恢复休养,却对工作放不下急于重返岗位。常涛耐心做起了这位老师的工作,就是一个观点:坚决不行!只有等你的身体完全康复,才能上班,“这是命令! ”
  在庆云一中,广大教师尽心尽力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之浓厚,闻者无不感动。“离开学校,离开学生,哪怕一天,心里也感觉没着没落。”这位老师的真诚不容置疑。在老师们的心中,如果在工作上偷了懒或者成绩落后了,总觉得对不住学校,对不起校长,“感到有种负疚感。 ”
  谦和又低调、坚毅且阳光,但凡接触过常涛的人,都会留下这些美好印象。作为校长,常涛很少有板起脸训人的时候,相反,他那极富感染力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我要打造一所有温度的学校。 ”在常涛眼中,每个人都是平等而需要尊重的个体。惟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才能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我要做一位有温度的校长,要真正走进老师和学生的心里”。
  有温度,就是以人为本,让老师们拥有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拥有获得感和自豪感。
  在健身活动中心,老师们可以挥汗如雨,让健康为幸福保驾护航;
  在图书阅览中心,老师们可以加油充电,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充盈;
  在文艺娱乐中心,老师们有了自由放松的时刻,张弛有度感受幸福生活;
  同时,学校还组建起了若干教师艺体活动社团,歌咏比赛、书画展、各类球赛、经典诵读、长跑接力赛、新年音乐会……
  这是一个让人感到无比温馨的幸福家园。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马颊河畔熠熠生辉的教育明珠,以自己独特的步伐不断跨栏,不断刷新着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他们的征途,不仅是星辰大海,还有诗和远方。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超越永远在路上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5 版:庆云教育】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