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手机的故事
  □董苏雯
   1978年,我10岁,正在市重点小学读四年级。课堂上,老师常给我们描绘,等我们这一代人长大后的美好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可是,我那时候,不仅没有见过电话,居民新村里连电都没有,家家户户都是用学生用过的废墨水瓶自制的煤油灯照明。直到1982年我初中读完,家乡还没通上电。读初中时每天晚上上两节课的晚自习,教室里点着好几盏有玻璃罩的台灯,用的是煤油,油烟大。吸了油烟,上完自习后学生们两个鼻孔都黑黢黢的。
  那时候,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写信,遇有特殊情况会发电报。一直到2000年之前,家乡那一带都还有“给信”的习俗。所谓“给信”,就是哪家“老”了人,即“白事”,一般这样的情况很紧急,外地距离远的直系亲属不能及时得到信息赶回来,主家就会安排一个人日夜兼程赶去送“口信”。白事中,知客先生第一件事就是把一批送“口信”的人率先安排出去。 1983年夏初,我的祖父病逝。在祖父病危之前一个月,父亲就给出嫁在邻县的小姑写了信,希望她能赶回来看看祖父,小姑一直没回。后来才知道,她根本没收到信。祖父去世时,父亲当即在邮局给小姑拍了电报,又安排了一个送“口信”的人。去小姑家的交通很不便,要转四五次车,转的车中大多一天只一趟,时间上又凑不巧,送“口信”的是我一个叔,车不赶趟他就步行,第三天赶到小姑家,等他和小姑赶回来,祖父已经出完殡了。当时天热,家乡的风俗,是死去的人只能在家停3天。没能见上祖父最后一面,成了小姑永远的遗憾。我最初开始接触到电话,是1990年参加工作后,当时单位有内部电话,号码是4位数,单位内部较容易接通,接外线则是两部由专人值守的电话,拨号前要先拨“0”。外线难接通,经常连市话都通不了,更别说长途。
  1995年,单位里开始有人家里装固定电话,那时候家里装电话要初装费,一部2000元,还要排队,等不及的就四处托关系。家里有电话,很让人羡慕和骄傲。像块砖头似的“大哥大”这时也出现在市场上,一部上万元,一般百姓根本消费不起。与“大哥大”同时出现的,还有雨后春笋般的各种寻呼台和寻呼机(又叫BP机或叩机)。最开始是仅能显示呼叫方号码的数字机,逐步发展到有留言功能的中文机。年轻人的腰带上挂着一个BP机,BP机一响,赶紧找公用电话亭回电话。
  2000年,固定电话进入农村家庭,手机在城市逐渐增多。 2002年,我买了第一台手机,是一部“西门子”,花了2000多元。揣着手机回老家,本想着回去炫耀一番,谁知老家没信号,手机用不成。这以后,手机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多品牌多功能的手机层出不穷,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成了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我换过的手机从最开始的“西门子”,到“夏新”“波导”“诺基亚”,又到智能机,有10多部了。
  现在,几乎人人都有了手机,我家里的固定电话淘汰数年了。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我73岁的父亲都学会手机支付和上家族微信群了,他每天都要在群里发几条信息,和家人互动。我们在外地,他和母亲在400公里外老家的生活状况,在微信群上也都能及时了解。逢周末,开车几小时就能回去看他们。从写信、拍电报、送“口信”,到信息高科技,蓦然回首40年,我庆幸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手机的故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柳湖读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