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80309期 >> 第02版:人物
脉脉乡情入文章
——记作家、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王树理
作者:王倩倩

今年“两会”期间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在庆云任职时到学校调研


去年参加庆云县扶贫助学活动


  □本报记者王倩倩
个人简介
  王树理,山东商河人,回族,中共党员。 1951年生人,1968年参军,退伍后在商河县委宣传部工作。 197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德州地委研究室副主任,庆云县委书记,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省体改办公室副主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巡视员。196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2004年加入中国作协。
  著有中短篇小说集《一生清白》《第二百零七根骨头》,散文集《九河梦寻》《灶地背影》《哦,金合欢》《大道通天》,诗集《拥抱太阳》,长篇小说《黄河咒》《卿云歌》等。短篇小说《亲亲黄河那捧土》获《上海文学》2003年文学新人大赛佳作奖,短篇小说《琴声》获2004年全国首届时光杯文化艺术大奖赛特等奖,散文《一座城市的婉约与豪放》获《人民文学》2014年征文二等奖,散文集《大道通天》获2017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刚刚过去的这个2月,对67岁的王树理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从1968年穿上戎装开始,至今仍担任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他已经工作了整整50个年头。
  王树理是德州走出去的干部,心里总是牵挂着德州,想念着德州。如今,年近古稀的他,一说起德州,依旧是满满的乡土情怀,依旧是割不断放不下的故乡情结。他笔下300余万字作品,几乎没有哪一部不与德州关系密切,他说,“我的所有文字都是德州黄土地的慷慨赠与,都是生活的厚爱。 ”
  近日,王树理在位于济南的家中接受了采访。
  鲁西北平原赋予他鲜活的美的感受,宛如诗篇
  虽已年近古稀,但王树理精力依然充沛,每天勤奋笔耕近七八个小时,写作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这样的工作习惯,是脚下的黄河冲积平原赋予他的一种秉性。“滚滚黄河从遥远的青藏高原夺路而来,最初并非就这么平展,是日久天长的打磨,才让它有了一片广袤而且越抻越长的平原。人,也要学习黄河的精神,只要能向前奔流,就不要把脚步停下来。 ”王树理说。
  谈及文学创作,王树理说灵感大多来自于自己从小生长的鲁西北平原。
  1951年4月,王树理生于商河县棘城村,那是一个距离县城20多公里的村庄,盐碱地庄稼收成低,村子贫穷,但他生活得很愉快。他如此回忆:“下地挖野菜,采各种野花,调皮的男孩子斗个长虫、摸个麻雀,黄豆棵子长到没过小腿的时节,就开始满地里捉蝈蝈,逮蚂蚱,阳雀子从蓝天上飞过,田间大块大块的绿色渲染着春天的气息,整个原野看上去一派生机。此时此刻,如果有人从遥远的地平线上走过来,就像被挤压在天地之间的一粒滚珠慢慢滑动,真美……”
  儿时贫困却充满趣味的日子,让王树理对脚下的黄土地有了一种深深的眷恋,童年带给他的全是美的感受。“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给予的,太鲜活、太有感染力了。 ”王树理觉得,经过人生岁月打磨,沉淀在心里的,就是美篇,就是散文,就是小说,再好的文学作品,好不过现实给予的。
  1968年,不满17周岁的王树理走进军营,班里学习讨论时,他总是积极发言,于是部队首长安排他从事新闻宣传。除了新闻报道,他也开始零零星星地发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当了6年兵,写下了不少诗和新闻报道,也点燃了他热爱文学的渴望和学习写作的欲念。
  退伍后,王树理到商河县委工作,依然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1974年秋天,他进入曲阜师范学院(今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对汉语言文学的酷爱与执着,让他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在那里大量涉猎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直到今天,他对普希金、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马克吐温、司汤达、屠格涅夫、纪伯伦等人的作品依然熟稔于心、信手拈来。
  “写作一定要先当一个读书人。 ”王树理说,大量读书,从作者那里受到启发,才能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样的习惯,来自小时候故乡那说书唱戏的勾栏瓦舍,听老艺人王兆祥讲述《大八义》《小八义》《三国演义》《水浒传》,到了读书的年纪,又读了许多书籍,为王树理今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乡情无法割舍,乡愁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
  1977年大学毕业后,王树理被安排到德州地委工作。 1958年,商河、乐陵合并,隶属于德州,因此从记事起,他就对德州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记忆里,故乡一直就是德州。“对德州的情谊,既是与生俱来的,也是终生割舍不开的,一时一刻也割舍不开。 ”王树理说。
  2007年,王树理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黄河咒》出版。故事的背景放在了黄河入海口,很多故事就发生在德州,发生在宁津、乐陵、庆云这片河口平原。小说问世后,得到张炜、王延辉等名家点赞。
  “这些生活可以说是不加雕琢的原生状态的呈现,是真正称得上质朴和真实的展示。你会忘记自己在面对一种虚构文体。也正是因为这些文字具备了这种性质,才有了非同寻常的打动力。 ”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张炜这样评价王树理的作品。
  生活中,王树理注意捕捉性格鲜明的人物、传神的语言。“可能经历的时候是无意识的,但生活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她像一株‘还魂草’,唤醒你的记忆、你的情感。 ”王树理全身心地投入生活,也汲取了生活中的原汁原味,作品总是体现着百姓情怀,体现着故乡情结,体现着土地本色。
  去年起,《人民政协报》专门为王树理开辟专栏《远去的乡韵》,一周一期。种打瓜、整菜窖、枣树文化、早年吃派饭的经历、鸡蛋换盐的岁月、农村的婚丧嫁娶、九九消寒图、小孩睡沙土口袋……王树理一年写作和发表了50多篇文章,回忆的就是鲁北的民俗和难忘的乡愁。今年,这个专栏仍在继续,德州以及广袤的鲁西北平原为王树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对他来说不需要用笔墨、手法修饰,只要将现实和盘托出,那种原始的感动俯拾即是。
  5年庆云县委书记,吟唱出一首令人难忘的《卿云歌》
  对王树理来说,另一个难以割舍的地方是庆云。这个鲁西北小城,被他写进了2013年出版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卿云歌》中。“卿云烂兮,?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上古民歌《卿云歌》既是庆云县名的由来,也寄托了民族复兴的淳朴愿望。
  小说里的芦花寨和芦花寨里的那些人,是王树理虚构的一个支点,但故事中用了不少真地名、真人名、真事件,在重大事件的铺排、取舍上,基本是按照史实的线条推进的。“庆云县父老乡亲的优秀品质是激励我完成这部作品的原动力,我在作品中也试图努力地把他们那种比金子还要宝贵的东西体现出来。 ”他说。
  王树理与庆云,结缘于1992年,那一年他由德州地委研究室副主任调任庆云县委书记,至1997年12月22日离任,总共5年零3个月。
  当时的庆云经济落后,全年财政收入仅有700万。但在王树理看来,庆云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人文优势,这里地处两省三市五县交界处,这里的人朴实厚道、聪慧睿智,善于经商、有胆识,早就有“万辆铁驴串城乡,买的卖的两便当”的说法,人们骑着大金鹿或是自己用水管焊的自行车到外地做生意,有的买卖做到与俄罗斯相连的边陲小镇。只要政府稍加组织,就能走上正轨。
  王树理和他的同伴们,扭住发展商品现代批发市场这个牛鼻子,在全县上下营造了“知商、重商、爱商、为商”的浓厚氛围。时至今日,庆云“商贸兴城”的路子依然没有变,仍是周边无棣、沧州等地的商品集散地,一座独具特色的“北方商贸名城”正在迅速崛起。
  在庆云,王树理的很多故事广为流传。1996年8月,漳卫河流域发大水,由于下游河段河道淤积,洪水行至庆云段不断上涨,加之堤坝年久失修,时刻面临决堤的危险。从8月3日到17日,半个月的时间里,王树理和县里几大班子领导带领3万余群众奋战在河堤上,彻夜不眠、废寝忘食,人民群众舍生忘死保卫家园的奋斗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他。“遍地都是紫棠色的面孔,充耳都是打桩的号子、机械的轰鸣,被汗水湿透的迷彩服,磨破手心的夯工,蓦然间我觉得自己化作秦砖汉瓦,融进了亘古不移的钢铁长城,抖起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威风……”后来,王树理在《入夜,我在漳卫河大堤防洪》中这样写道,字里行间满是不辱使命的自豪感和对人民群众的敬仰与礼赞。
  5年间,王树理跑遍了庆云县所有村镇,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结交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朋友。 5年间,百姓看到的是:庆云水库建成,人们告别了世代喝苦咸水的历史;全县财政收入翻番,落后的帽子摘掉了;机构改革成功,全县撤销39个县直部门,合并11个乡镇,裁减冗员1015人,为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知群众冷暖,把百姓心声当作生活最好的馈赠
  在王树理的书房里,珍藏着从庆云离任时带走的一箱信件,总共1720封。“现在已经算是文物啦,信上的话都语重心长,我还经常拿出来看一看。 ”在他看来,听到百姓心声,是生活最好的馈赠。“老百姓的来信是了解社情民意非常重要的渠道,不是座谈会上能听到的。这些话常常是振聋发聩的,像一剂清醒剂。 ”王树理说。
  如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王树理的很多提案更是与百姓、与民生息息相关。在他看来,政协给了他为民说话的平台,就一定要把话说准、说对,说得入情入理,“潜力在百姓中,能耐人在百姓中,真心实意为百姓,这才行。 ”
  这个过程中,王树理关注土地保护,关注中小学教育,关注母亲河保护。“关于土地保护的提案我年年写,咱们国家有18亿亩的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但没有土地质量的红线,我提出了设立土地质量红线,要杜绝土地污染的问题。 ”他说。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王树理提交了《关于继续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提案》,了却了一桩心事。
  去年,王树理参加全国政协和中国网组织的“保护母亲河万里直播行动”,从东营黄河入海口出发,经济南、东明,河南的兰考、开封、三门峡,泾河与渭河分界线,山西的吉县,再跨过黄河到陕西的延安、梁家河,山西的石楼县、临县、碛口镇,再到内蒙古的老牛湾,穿过800公里的乌布齐沙漠到达巴彦淖尔,进入宁夏的石嘴山、吴中、中卫,甘肃的白银、景泰、甘南草原,一直到青海的玛多县。高原反应、缺氧,年近七旬的王树理依然坚持走完了这些历史底蕴、红色基因丰富的地方,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走黄河一路,王树理提了4个提案。“以前我在县里拼命地种枣树,现在发现原来不仅是乐陵、庆云、沧州有,整个黄河流域遍地是枣树,若没有保护措施,百姓将苦不堪言。老百姓种这些树不容易,因此要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我们的山川。 ”于是,王树理将黄河流域的枣树保护写进提案。
  王树理的另一个提案是防止草原沙化,建议推广乌布齐沙漠种草改沙的经验,得到网友的点赞,也引起了国土资源部、林业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做好人,须酿好酒,引酵若酸,哪来好酒?生命就是一杯酒,只有自尊自重自爱,才能慎独始终。 ”采访中,王树理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在他的眼里,始终有对百姓生活体察,对群众冷暖的关注,这既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也是一个作家的悲悯情怀。
  忙碌而快乐,一颗奋斗的心始终不老
  今年,王树理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丝路百城”系列写作。总计划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内外100个城市,山东有4个,分别是青岛、烟台、威海、临清,为临清作传的任务落在了熟悉鲁西北历史的王树理肩上。
  为一个城市立传,需要大量读书,要求作者有独立的眼光、独特的体察,对丰富的史料有思辨性消化和深入思考,力争个性化又富于历史感和艺术性。现在,王树理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读书写作,光涉及临清的资料,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风物的,就有好几十本。
  要对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城市,写出它的城市记忆、城市性格、城市典籍、城市发现,看得出来,王树理内心是充满着压力的,但是久经磨砺的性子让他不会放弃。如今,王树理正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部作品的写作。“我每一阶段都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有时候灵感来了实在没时间写下来,就发一个美篇,把对生活的感悟、感情付诸笔端。 ”
  一方面忙于写作,一方面仍担任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为民族、宗教事业不停忙碌。“做好这项工作关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一件事关全局、事关民族振兴的大事,我一定努力去做。 ”王树理说,自己一丝一毫也不敢懈怠。
  虽然写作、工作繁忙,但每当有来自德州的约稿、邀请,他总是不辞辛劳,离开德州多年,但那份乡情依然温热,盼着父老乡亲们日子越来越好。前段时间,他曾随驻鲁全国政协委员到夏津黄河故道森林视察,看后非常欣喜,他说,“希望德州越来越好,祝福德州,感恩德州。 ”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脉脉乡情入文章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