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70804期 >> 第03版:往事
书院是科举时代藏书讲学的地方,明清时期,德州书香满满,人才济济,这与德州尊师重教、兴办教育有关——
德州历史上的9处书院

上世纪30年代的董子读书台


雁塔,也叫题名塔,位于原德州南城墙上


今天的董子读书台


面临拆除的吕家街胡同。田雯当年所建的董颜书院就在附近


源于正谊书院的石芦街小学


  □本报特约撰稿人王德胜
  明清以来,德州有各种教育机构23处,具体为卫学1处、儒学1处、公益机构12处、书院9处,当时的德州城并不大,约2.5平方公里,书香满满。《德县志》记载,明清两代,德州出了文武举人466人、文武进士128人。
  书院是科举时代藏书讲学的地方,主持书院的负责人称为“山长”。士子定期来此集会,山长聘请精通经史的进士或举人讲学和批阅文章。采取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中讲解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以研究儒家经书为主,也讨论时政,是知识分子进行学术交流研讨的自由场所。德州的书院很有意思,以当地文化名人为切入点,个人创办,政府扶持,随着年代更迭,虽几经起伏,但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
董子书院
  董子书院源于董子读书台,是德州历史上最早的一座书院。
  董子读书台始建于隋朝,其后城里城外地多次搬家。据《德州志》载:开皇年间,朝廷在旧广川县东80里左右的运河西岸建设了新的广川县,大体为目前运河开发区的位置,同时建设了文庙和董子读书台。“书台夕照”曾为德州十景之一。元杂诗《咏陵州》赞曰:“泊舟人自语,听雨夜偏长。何人肯忧国,得似董贤良。 ”
  明洪武十年(1377),德州文庙与董子读书台一起迁到运河以东,文庙建在现德州监狱位置,在大殿旁边的廊屋里摆放董子牌位,每年春秋二仲举行祭祀大典。
  明正统六年(1441),知州韦景元对文庙进行维修,在东厅墙下,发掘出一块隋朝石碑,石白如玉,刻有“董子读书台”五字,笔划苍劲有力。他在石碑原基后侧建设了祠堂8间,起名为“聚贤”,用以祭拜董子。
  明弘治十二年(1499),巡抚都御使熊翀、同知王从鼎为方便祭祀,在文庙的东侧,历时两个月,建设了独立的董子祠,正堂8楹,前后厢房12楹,原有“董子读书台”石碑,筑台立在寝堂旁边,并修建了亭子进行保护。全部工程均由民间出面,财政没出一文钱,落成开学那天,全城欢腾。
  明嘉靖六年(1527),当时德州最高官员,主政史麟,检查工作时祭拜董子,见董子祠疏于管理,十分破旧,便批评道:“广川之重,有得于书院也多矣,盖地灵则人杰,人杰则地益胜,岂可缓哉。”他的执行力非常高,立即对董子祠进行了修缮,扩建后的大殿12楹,塑有董子坐像;祠堂前面建有凉亭,里面为“董子读书台”旧石碑;东西两侧为厢房,沿用原来的牌匾“斯文一脉”,朱红大门描金漆银,气派不凡,门上牌匾书“董子书院”。
南湖书院
  南湖书院在王村店,也就是目前的黄河涯镇王村店村,书院建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是邹颐贤建设。
  邹家是书香门第,邹颐贤之父邹祥,明成化十年(1481)进士。颐贤字芦南,自幼深受家学熏陶,苦读经书,雅爱诗歌。明正德八年(1513)考中举人,初授河南新乡县知县,当时这里土地贫瘠,经济条件并不好,但由于地处交通要道,接待任务非常重。为不给百姓添麻烦,邹颐贤一切从简,厉行节约。遇到荒年,他先赈灾后请罪,当地老百姓非常感恩,为他立祠堂。后来他调到山西阳城当县令,再后来升任甘肃平凉府通判。
  辞职归田后,他不入城市,以诗酒自娱。在德州城南创建了南湖书院,内设读书堂,并以自己的字为名设立了芦南书屋,集诸生艺课其中。邹颐贤亲自授课,进士丁永成、举人杨梅、贡生袁一琴等人都在这里上过学。邹颐贤在这里写出了著名的《芦南集》。
  明嘉靖年间,京师副都御史胡瓒宗,奉旨巡抚山东,途经德州,得知邹颐贤病故,悲痛中,作《过德州吊邹芦南》诗一首,以示怀念。清初德州学者程先贞,用“邹公何潇洒,三仕即解组。屏居入南市,长啸握蘅杜。诗酒以自娱,殚精古乐府”的诗句,概括了他的一生。
崇仁书院
  崇仁书院在城内吕家街北口路东东岳庙内,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建设者程绍,出身于德州名门望族。
  程绍曾祖程贤,明嘉靖十一年(1532)考中进士,历任四川、陕西、浙江、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参议副使、山西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他严格要求自己,不受请托,遇到钻营之人上门,严厉批评。他所到之处,锄强保弱,奸胥猾吏闻风丧胆。生活上,他勤俭洁修,不追求享乐奢华,在老家建了一处小院,起名静轩,读书吟诗,自得其乐,活到86岁。
  程绍的父亲程讷更是潇洒,自幼聪敏,品格端方,不追求功名利禄,林泉自娱,潇洒过日子,连墓志铭都是活着时候自己制作的。他累封工部右侍郎、通议大夫。
  程绍有真才实学,但性子耿直,因此在仕途上几经起伏。在山西为官期间,因一桩税务案子,他仗义直言,得罪了小人,被削职为民。
  程绍回到德州后,亲朋友好友都来安慰他说:“君不负职,无官,何病。 ”这一待就是20多年,直到明泰昌元年(1620),程绍被召回京,起用太常寺少卿,掌管祭祀、礼乐。在德州期间,他搜集整理古籍资料,扶危济困,修桥补路,兴修水利,做了很多好事,崇仁书院就是这时候建起来的,教学中,他还倡导复兴古学,改良政治。在文学上,他强调诗文创作应该服务于现实。因此,他的作品大多内容充实,雄健浑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他死后赠工部尚书,正二品。
  明万历年间,浙江平湖人马明瑞来德州任知州,他非常重视教育,上任伊始,便在读书人中设立了一项制度:每月在崇仁书院举办一次笔会,大家各抒己见,咏诗讲学,一比高低,同时,评选出优秀文章每月一集,编辑成册《崇仁会课》,他本人还亲自担任老师,为士子们授课,盛极一时。
醇儒书院
  醇儒书院在大西门外,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前身是董子祠和董子书院,乾隆《德州志》记载:该书院是知州马明瑞的杰作。是德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书院。院中除珍藏了诸子百家的经书之外,还重点保存了董子的《春秋繁露》及其他一些著述。
  当时,高度重视教育的知州马明瑞深感城里的崇仁书院面积太小,于是动员全城老百姓出义工,通过募捐、土地置换等方式,在运河岸边建起了醇儒书院,书院包括堂、斋、庑、门各4间,膳室、茶寮各1间,宽敞豁亮,见者无不称赞。当时,在书院前面不远处还建设了董子祠,大门3间,上书“天人大儒”,讲堂4间,与醇儒书院一个规格。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书院前面有一个大海子,“广深数亩,龙湫雁沼不过是也”。
  运河将醇儒书院与南北文化串联在了一起,特别是每月在此举行一次“崇仁会”,吸引了天下学子才人、骚人墨客源源不断聚来,比试诗文才艺,交流感情。运河岸边书声琅琅,吟咏唱和,德州一度也成为世人向往的“燕齐都会”(李明诚《醇儒书院记》)。清人田致在《陵州四时词》中写道:“柳湖西畔御河隈,芦荻萧萧两岸苔。酒户词场多少客,登高齐上读书台。”田雯曾题“公羊一卷至今存,千古醇儒道自尊”。这种浓郁的文风也深深感染了康、乾二帝,共留下歌咏德州的诗歌79首。乾隆二十一年(1756),乾隆帝写下《繁露台》一诗:“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那更高台演繁露,转思董子失之详。 ”乾隆三十六年(1771)再次南巡时,又为董子台题咏:“故里千秋疑信猜,城楼耸处久称台。都传繁露春秋演,谁识竹林与玉杯。 ”
董颜书院
  该书院分旧址和新址两处。旧址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由醇儒书院改建而来,改建者是田绪宗。新址在城内吕家街苗家胡同内,1692年建,建设者是田雯。
  田绪宗,清顺冶八年(1651)秋举于乡,清顺治九年(1652)进京赶考,考中进士,8月,官至浙江处州府丽水县知县。赴任之前,他见醇儒书院破败不堪,于是出资进行翻新,并把1631年程绍修建的颜鲁公祠也迁过来,改名董颜书院。田绪宗上任不到半年,就因病死在任上,董颜书院是他给德州做的最后一件好事。
  为完成父亲的心愿,田绪宗的四子田霢,曾长期担任该书院的山长,开展普及型教育。当时,田霢住在书院南边不远处的竹杆巷,院中种植大量的菊花,更有著名的“数帆亭”,小日子非常滋润。 34岁的时候,田霡考取拔贡,被朝廷授予东昌府堂邑县教谕,但他没有去,选择了留在书院教学。
  田雯,田绪宗长子,官至刑部、户部侍郎,是清初政坛上的名臣。田雯还是清初诗坛“山左诗群”代表,与谢重辉、宋琬等同称“京师十才子”,其著作《古欢堂集》《黔书》《长河志籍考》均收入四库全书,号称德州先生。
  康熙三年(1664),30岁的田雯参加殿试,以二甲第四名的成绩成为进士,但是,仕途并不顺利,被闲置了3年,才被补授了一个内秘书院办事中书舍人(从七品)的小官儿。近40岁,他终于得到了康熙帝的关注,渐次超擢,先是担任户部福建司主事(正六品),继而督学江南,选拔出一大批人才。康熙二十六年(1687)出任江苏巡抚,又调任贵州巡抚。民国《贵州通志》曾对田雯在贵州的政绩,有过较为详尽的记述。
  到任之初,由于官员贪暴,民不聊生,西南苗人纷纷起来反抗。两广总督建议会剿,田雯则提出了“制苗之法,犯则治之,否则防之而已,无庸动众劳民也” (《清史稿》),使群众免于刀兵之乱。在贵州期间,他除了积极整顿吏治、奖励农桑、轻徭薄赋外,还致力发展当地文教事业,增建县学,整修书院,奖励人才,主持重修了甲秀楼、诸葛亮祠、王守仁祠,修葺了龙场书院,使贵州农工商各业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田雯治黔的一大政绩,是他留下的一部治黔名著——《黔书》。贵州的地理、历史、疆域沿革、民族、风俗、方言、古迹、名胜、文教、人物、财赋等方面的内容,无不涉及,范围之广,资料之丰富,见解之深刻,非对贵州有透彻了解者不能为。“无黔,则粤蜀之臂可把,而滇楚之吭可扼。”一语道破了贵州西南中枢的战略地位。
  田雯得到了贵州人的认可。据《张氏墓志》记载:当地人欲为田母举办七十寿宴,田母以战国时期严仲子之故事推辞,曰“导我以非礼,不足为我庆,适增悲怛耳”,可见其深明大义。
  康熙三十年(1691)七月,田雯因母亲去世要离开贵州,临行时,“泣送者百里不绝”。人民为了感激田雯的政德,集资筑建了“山姜别业”祠,以示永久纪念。
  田雯重建董颜书院,就是在其回德州为母亲守孝期间。当时,由于董颜书院原址周边没有土地了,田雯就在吕家街购买了贡生吕矄止园的一部分,新建了书院。这期间,他还编著了《长河志籍考》,该书成书后不久,就被收入乾隆皇帝主持编纂的大型文献丛书《四库全书》,此后成书的历代德州志书,无不以其说为正统。此前,他还出资重修了德州的雁塔,整理了自李浃至李棅16名德州籍进士的资料,刻在两块石板上,镶嵌在雁塔之内。
  此后的田雯官场顺风顺水,官至户部侍郎。康熙四十年(1701)以病乞休回籍。当年10月,康熙南巡路经德州时就住在田雯家中的山姜书屋,并亲书“寒绿堂”匾额赐之。此后,田雯在德州东南部的马颊河畔修建了一座山姜别墅 (现德城区杨胡店村), 并经常住在其中的瓜隐园中,读书写作,颐养晚年。
  康熙四十三年(1704),田雯病逝于瓜隐园,并“大葬于阳谷店南原之赐阡”,享年70岁。
柳湖书院
  这个书院的前身是醇儒书院,山东督粮道改建而来。督粮道是清代一省掌管监督粮税、监守漕粮及督押事物的专职官署,山东督粮道于康熙十八年(1679)迁到德州,一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裁撤。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督粮道朱廷桢对原醇儒书院进行了大修,建亭种柳,这里成为士子们吟诗作赋、把酒临风之地,名曰柳湖书院。沿运河往来的文人也常常驻足,一较文采,盛极一时。这一年春天,康熙南巡曾住在德州并赋诗一首感怀颇多,书院能够顺利复建,应该和皇帝的此次行程有关。
  清末改为董子台初等小学堂,我们目前仅存的那张民国间董子读书台的照片,就是出自这里。德州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董子读书台景区,一定意义上讲也是该书院的嬗变,没有脱离德州书院一脉相传的秉性。
繁露书院
  清乾隆十八年(1753)山东督粮道汪汉倬在城内东北角关帝庙的西侧建繁露书院,从光绪《德州志略》中可得知:书院有号舍20余间,肄业诸生所也。堂曰正谊,沈维璥题额。其后为山长内宅,有房10余间。
  督粮道对书院非常重视,后来的负责人鲁垂绅、景霖等加大了投入力度,书院盛极一时。当时,书院教学形式多样,既有书院山长定期每月10余次谈经讲义,还邀请济宁等外地名家前来主讲,更有督粮道的主要负责人来书院讲学论文。
  到咸丰年间,书院逐渐被荒废。当新任督粮道沈惟璥来到德州的时候,再次发出重振书院的号召,并积极付诸行动,书院重现生机。
  1905年,改为德县师范传习所。之后,因军阀混战,学校数度停顿,从1929年恢复后,学校教学基本稳定。据1935年统计:学校共有图书2900册,仪器18件,教具248件,体育器材10件。当时办学条件并不理想,房舍均为书院的旧房。虽然如此,学校为废私塾、兴学堂培养了师资,对发展德州教育事业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7年日本人占领德县,学校停办。
州卫书院
  卫在明代是一种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军事组织,每个卫5600人,分前、后、左、右、中5个千户所,设卫指挥、千户、百户等官职。所有士兵单独设立户籍,叫做军户。
  德州卫设立于明洪武九年,据《德州志》记载,明代德州地理位置重要,有110屯,从桑园北10里(北第四屯)到临清附近,管辖近500公里。德州卫的军户平时屯田自养,不服官差杂役,只管“修河打堤、拉纤挂柳,战时归队”。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德州卫都督张文杰、指挥徐福酝酿十年、全体卫军历时两年建设了德州城。当时的德州城内全是屯卫士兵。永乐五年(1407),朝廷增设德州左卫,“事无大小,指挥镇抚治之,州牧不与焉”。永乐九年(1411),知州何原移德州治于卫城内,州和卫同城而治。正德五年(1510),因抵抗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知州宁河下令让州民入住城内,德州城自此便开始了州卫同城而治、军民同城而居。后来,随着卫所地位的不断下降,城市的修缮管理开始由州来承担,卫城逐渐变成了州城。
  清咸丰八年(1858)德州知州张应翔与德州卫守备叶宗训共建州卫书院。院址在城内吕家街中间路西(今三中校址附近),书院大门东向,房舍齐整,院落宽阔,仅学生宿舍就有17间,更有院长宿舍10余间。进入书院迎面而来的就是点名所,高悬牌匾“胪唱先声”,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里是德州生员岁科考试的场所,是培养国家干部的地方。由于州卫同城,德州每科秀才名额比其他州县要多,为36名。
  州卫书院的经费由官绅共捐,建设初期达到11500缗(1缗为1000文),这些钱都存放在金融机构,月息1分,用做日常开支。此后的历任州官封兆桐、赵新、王亮采、王延熏、程兆祥、王佑修等等都对书院格外重视,不断出钱出物,捐古籍,书院得到持续发展。这期间,一度遭遇兵乱,但书院得到较好保护,德州其他几处书院的藏书,逐渐汇集于此,因此资料丰富,为清代后期德州文士集会的固定场所。
  州卫书院最后一任山长、主讲王子香,常年在书院的“涵化堂”授课,达6年之久,培养了大批人才。光绪二十三年丁酉科(1897)德州张书元、张际臣兄弟两人分别报州籍和卫籍,出现了兄弟同榜的喜人现象。
  1903年,州卫书院改建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
正谊书院
  清代,德州城的经营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清政府“裁去德州卫城军,设满兵守门”,并逐渐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
  顺治二年(1645),首设满洲驻防兵,住在进步街和小营一带。顺治三年,裁撤卫指挥、千百户等官员,改设守备和千总。这一年,驻德州的满兵移驻江宁。顺治十一年,又派镶黄、正黄、满洲、蒙古四旗官兵携家眷进驻德州,复设满兵驻守。当时配有马甲兵466名,步甲兵50名,战马500匹,并建设有小校场。康熙十三年(1674),德州驻防兵曾奉调讨伐吴三桂,凯旋后回德州原防。雍正年间,又两次自京师派来新兵,充实队伍,同时在东门外建设了大校场,作为平时练兵的地方。当时驻防山东的满兵有两处:一处是青州,一处是德州,这是清廷镇抚汉人的基本武力。
  这些满族士兵,都是带着家属来德州的,发展到嘉庆十一年(1806),满兵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官兵及眷属达到2700多人。
  为进一步解决其子女入学问题,清光绪十六年(1890),山东督粮道和满洲驻防营捐资合建正谊书院。院址在城内卢家井街(今石芦街),有教室、办公室等20多间房屋,供满族儿童学习,清末改为劝学所。辛亥革命后,书院改为学堂。
  书院延续至今为石芦街小学,现在学校办公室内藏有出土石雕兽一座。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历史上的9处书院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