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70505期 >> 第01版:要 闻
齐河县晏北街道义和村以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为抓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孝亲义和”良好风尚——
农村基层治理的义和村样本

义和村每年春节都举办联欢活动


  农家小院的外墙上,画着好媳妇、好婆婆的头像;村里的宣传栏里贴着孝亲宣传海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见到来客都笑脸相迎……走进齐河晏北街道义和村,能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感召力和现实影响力。
  这个村近两年来变化着实不小:村民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7000元增至1.4万元;红白事由大操大办变为“白事一碗菜,红事一杯茶”;无一例上访事件,先后评为“中华传统文化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社区宣传文化工作示范点”;村委会主任沈义宝被县巡回党校聘为乡村文化讲师,先后到全县26个村巡回讲授治村经验……
  这些变化背后,是一场已持续两年的管理创新——村党支部以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为抓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村民的心灵归属感,从而凝聚起“孝亲义和”的良好风尚——村民踊跃参与集体事务,村庄和谐稳定发展,走出了一条别开生面的农村基层治理新路子。
  对传统孝道文化进行创新性传承、创造性发展,凝聚心灵回归的合力
  3月9日和4月2日,两支观摩学习队伍先后来到义和村,他们分别是德州市委党校科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们。培训班上,沈义宝讲授孝道文化,山东焕云文化公司高级讲师高焕云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人组成的村民秧歌队盛装起舞,欢迎客人。其中, 43岁的秧歌队员杨秀婷本在县城打工,专程赶回村里参加集体活动。
  义和村拥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这个村原名小徐村。 1944年日本侵略者为建福王机场,将村子强行拆除。但小徐村人素来团结,坚持不分开,到现村址集中建村,为显“守望相助、邻里和睦”之意,新村取名“义和村”。
  近几年,村民大量涌入城区企业打工,常年在外打工人数超过300人。全村半数的人黎明出村、日暮回村。白天村里几乎成为老人儿童留守村,乡邻之间聚少离多,邻里甚至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交流少。村民活动像流沙,村级活动组织难。
  如何找回“守望相助、邻里和睦”的义和村风?如何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义和村进行多方探索,认识到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源于乡土中国的生命实践,蕴藏着人心重建、社会重建的丰富资源。经过反复讨论研究,他们决定把重塑“孝亲义和”作为村级治理的切入点,并对其内涵进行了明确定义:“孝”即爱党爱国爱集体爱长幼;“亲”即亲爱家人、诚信待人;“义”即担当、敬业、奉献;“和”即邻里和睦,友善待人、守望相助。
  山东焕云文化公司是一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文化培训专业机构。两年中,他们在义和村建设孝道文化示范基地,义务推行传统孝道文化教育。外来志愿者的孝老精神、大爱之心成为村民学习的榜样,影响、感染着村民向善向上。
  村党支部借势推动,组织“两委”成员、党员、本村部分在外工作人士赴焕云公司学习孝道文化。邀请本村30多位在外知名人士回村探讨孝道文化。召开孝道文化示范村动员大会,举行中华传统文化实践村揭牌仪式。将民俗节日活动、礼仪项目列为常规动作,组织文娱活动“夜夜不空场”。村党支部多方筹集资金,建起党建活动室、村级国学讲堂、传统孝道文化广场。
  党员带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党员每月定期参加集中学习活动;每周六参加国学讲堂。他们带头践行孝道文化,带头参加村级文化活动,宣传上级政策,调节家庭纠纷,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每逢集体义务劳动,村里18名党员冲在前,没有一人提条件、要报酬。
  党员沈仁德连续4年为村里义务打扫卫生,直至去年10月去世。弥留之时,他嘱托67岁的妻子刘淑芳接过接力棒。
  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言一行在村里有无声的感召力。在义和村,沈双田等德高望重的老人带头弘扬孝道文化,他们牵头组织村民议事会,领头挖掘本村传统文化,组织成立义和村《打夯小调》文艺队,每周六晚,男女老少上阵齐唱打夯喊号子,在体验传统、文化坚守中重温故园情怀。
  如今的义和村,已经形成了心灵回归的强大合力,实现了由“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的转变。国学讲堂听课人数从当初的不足15人,增加到300多人,年轻人成为大多数。“过去村里有事下通知,得用大喇叭招呼多次;现在晚上文化广场锣鼓一响,全村老少都往这里跑。村里有工作直接安排了,邻里有点矛盾的一跳舞也没事了。说到底这两年俺们村更‘义和’了。”老党员沈景法高兴地说。
  以文“化”人,唤醒乡愁,增强心灵归属感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义和村将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真正带入村民生活场景。
  把“孝老爱亲”作为村风民风塑造的抓手。每年大张旗鼓评选好公公好婆婆、好儿子好媳妇,评选结果张榜公布;制作新二十四孝图,孝道文化在全村随处可见;每年举办文体活动,将60岁以上老人请到前排就坐;成立10位成年人参加的孝道文化讲师团, 9名中小学生参加的孝道文化少年讲师团,讲授孝道文化……系列措施从最基本的家庭孝道入手,让村民主动践行传统美德。
  荣获德州市孝德家庭的杨金英,2003年丈夫沈仁波因车祸去世。时年41岁的杨金英独自抚养孩子,细心照顾公婆。去年84岁的公公沈景保去世,目前婆婆仍健在,年已80岁。
  “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就会想念这个地方”。在义和村,每逢节日都能唤醒乡愁,唤起家国之爱。村里每年春节举办春节联欢晚会,请本村在读大学生主持,群众集体联欢;每年中秋节举办“常回家看看”主题晚会,邀请在外务工青年、在外工作人士回村参加;每年8月29日,举办成人礼仪式;每年9月,举办高考中榜生启程行动,对高考中榜生进行奖励,引导学龄孩子争相看齐。
  乡愁唤回的是村民强烈的归属感,唤回的是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和向善向好的提升力。如今村里计划捐款修路,村民、在外人士踊跃报名,表示捐款支持;村里每有义务劳动任务,村民不约而同参加,没有一人索要报酬;谁家遇到红白事或其他困难,村民都能出人出力,主动帮忙。
  孝善出忠诚,义和出生产力,聚力兴村见成效
  孝道文化、传统美德,也是一种生产力。文化以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为村庄发展争取到更多支持。
  义和村过去有3个生产小组,共有耕地1400亩,其中第三生产小组人均2.3亩,第一、二生产小组人均1.8亩,村集体没有一分预留地。他们利用跳广场舞、上党课、讲国学等场合,跟群众讲发展、谈规划,顺利将3个生产小组合并为一个,耕地在全村范围内统一平均分配。
  在调地过程中,村党支部根据群众意愿,将村南50亩闲散地规划为养殖小区,鼓励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村发展养殖。目前已有生猪养殖户10个,户均年收入30万元,最高可达50万元。
  淳朴、厚道的村风,吸引不少企业家前来投资。牧丰奶牛养殖公司落户两年来,为村集体每年缴纳土地租金1.8万元。一家苗木公司利用义和村沟头河沿、房前屋后闲散地,栽植柳树1500棵。成材销售后,公司跟村里五五分成。现在已成长2年,据估算村集体可望收入10万元。济南、齐河的10多位企业家曾先后到义和村为贫困户捐款捐物。
  近几年,义和村党支部通过申请上级资金和自筹资金共5万元,每年疏浚、内砌村庄排水沟500米;每年投入5000元在铁路一侧本村段栽树1000棵……“下一步,我们计划建成全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搞夏令营;同时做大餐饮、住宿、采摘,发展乡村旅游。”沈义宝说。据悉,近两年,义和村已接待来自济南、德州的参观团6个,总人数达2000人。
  □石勇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农村基层治理的义和村样本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 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