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九龄在自己“道法自然”油画作品展上发言
为家乡题词
《那点红》
《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八》
个人简介 孙九龄,1971年出生于山东省宁津县,1995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在艺术学院期间师从闫平、王克举、毛岱宗等先生学习油画。同年任教于德州学院;199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油画;2007年又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班学习;2011年,出版《孙九龄油画》;2012年,加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写意精神”油画创作课题班,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现为中国徐悲鸿画院画家、北京油画学会会员。
与孙九龄老师结识,缘于一次画展。3月4日,他第一次回乡办画展,在德州市博物馆,一幅幅精心创作的油画悬挂其中——恬静的山乡、随意的房舍、弥香的炊烟、肆生的花草……每幅画似乎都带有些国画的味儿,质朴且有意境,让人不禁好奇,是怎样一位画家能够做到中西融合,将国画的写意画法很好地融入西方绘画技艺中。画展结束时,我们有幸与孙九龄老师畅谈,了解其人、其画。
痴迷绘画,自己拜师考取山艺 1971年,孙九龄出生在宁津县刘营伍乡孙华门村,父亲是名老高中生,在村里、乡里都担任过会计,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孙九龄自小受父亲影响,也爱写毛笔字,继而迷上国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缘也由此结下。父亲怕耽误他的学业,并不是很支持,孙九龄就一直拿着画册模仿着画,用笔、用墨,一概不顾,只看画得是否顺眼。
后来,县城常有些企业、团体办画展,他就去看,同时知道了一个县里画国画的老师,后来成为他的启蒙老师——李春奎。李春奎在县电影院工作。正在县城读高中的孙九龄便和同学到电影院找到了李春奎,表示想跟他学画。李春奎见他真心想学画,还颇有天赋,当即便收了这个慕名而来的学生。
有了老师指点,孙九龄进步很快,而且对绘画越发喜爱。当时县里的高中没有专业的美术班,又听说文科生才可以考美术专业,想要继续在绘画领域深造的孙九龄萌生了弃理从文,将来学习美术的念头。而这一想法首先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美术将来能干啥? ”倔强的孙九龄决定“先斩后奏”,托人打听,得知德州二中有专门的美术班,便到了德州二中找到一位美术老师,高考前两个月,系统学习应试的绘画知识。父亲见反对无效,便建议他考个师范类院校,以后好歹能当个老师。 1991年,孙九龄报考了当时的德州师专,专业课、文化课都一举通过,成功考取。师专毕业后,又考入山东艺术学院,开始了油画学习的历程。
名师指点,走上油画创作之路 如今回忆起来,孙九龄仍觉得大学时代的几位老师对他影响最为深刻,有闫平、毛岱宗、王克举、陈建华、曲志刚等油画名家。“老师们的绘画思想、教学方法等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也直接指引我走上了之后的油画之路。 ”孙九龄说。
闫平、毛岱宗当时是孙九龄的班主任,平日教学中,他们注重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认为绘画并非简单再现事物,而是将事物赋予画家的主观思想意识,通过画面的语言表达出来,表达给人们一种精神的东西,这也是后来他们在油画创作中所提倡的写意精神。毛岱宗先生还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独特的风格。
受老师影响,开始学习油画的孙九龄并没有舍弃自小喜爱的书法、国画,而是试图将其中一些国画意味融入到油画创作中,尤其是中国画中的意象。他研习专著,常常看一些历代国画名家的作品、画册,从隋唐宋的绘画,到“元四家”“明四家”“清四僧”,甚至是近现代国画大家的绘画等,从中学习他们对事物的表达、再现方式。“油画风景创作是要将自然事物反映到画面,是画家对画面结构和色彩主观情绪的一种把握,这是西方油画的基本语境。而中国绘画,尤其是山水画,是画家对大自然的一种理解,从而达到抒发自己胸中臆气的目的。油画绘画有自己完整的、系统的语境,中国绘画也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审美精神架构,如何将国画的精神融入油画创作中? ”孙九龄开始迷茫了。
恰逢此时,孙九龄看到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周思聪的晚期作品,这是周思聪在病重时期绘制的画作,在孙九龄看来,已不是一个个简单的画面,而是她对世态万物的一种认识、一种态度,这种认识和态度不是表面化的,而是事物内在本质的核,反映到画面上,作品本身更是有了很深的哲理存在。尤其是看到周思聪先生所画的混沌的荷,让孙九龄更是折服、赞叹,即使是夏日的荷花,依然能感觉到她内心的平静、世间万物的融和、体现一种无为而为的大道。期间,孙九龄正在读石涛的《画语录》,其中石涛对笔墨的论述,“得生活之灵,谓之有笔;得蒙养之气,谓之有墨”,给出了中国绘画传统笔墨精辟的解释。再联想到黄宾虹的山水画,孙九龄像是从中悟到了什么,开始画了十几幅所谓的油画,之所以说所谓的油画,是因为画面上基本没有色彩,只用黑白两种颜料完成,而且画面颜色很薄。这时他似乎找到了一些想要的东西,但又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于是便开始反复地写生画画。之后几年间,孙九龄也一直在不停寻找,试图用更有效的创作方式来化解中西方绘画的矛盾点。
孜孜以求,写意精神融入其中 1995年,孙九龄在山东艺术学院毕业,之后回到德州学院任教。任教期间,他不过多灌输给学生绘画技巧,而是让他们学会欣赏、理解。本想一直当一名教师,但两年后,女友在北京大学毕业,进入中国农业大学任教,孙九龄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到了北京。同年,他进入了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并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开始专职画画。
荷塘系列一直是他喜爱的题材,尤其是残荷。最初就是受周思聪先生的影响,大学时的毕业作品就是画的荷,之后接下来的20年,直至现在仍旧在画。为了画好荷,他搜集历代画荷大家的作品,跑到荷塘去体味,秋冬季更是不会错过。他在北京的住处离北京大学很近,有一年冬天,他去北京大学校园散步,一进西门,就看到了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象——那个名叫“季荷”的荷塘里,冰面上残留着些许积雪,上面的荷已枯萎,夹杂着重色的莲蓬,虽残败却酝酿着新生。那个画面让孙九龄心潮澎湃,他围着荷塘转了又转,实在是顾不上再去他处,急急回到家,迫不及待,画了一幅《残荷》,意犹未尽,又画了第二幅,两幅画完用时不超过两个小时,积在心里的东西,一时间得到了释放。“只要用心去对待某一事物,肯定会有回报的一刻,只是你能不能耐下心去等罢了。现在,我还尝试用别的材料,去表现这一题材,我相信只要用心就能出好的作品。 ”孙九龄说。
2007年,孙九龄又到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班深造,之后加入了学院的“写意精神”油画创作课题班,在王克举、闫平等教授的主持下,全国各地的画家约20人,从事“写意精神”油画创作研究。“只有去注入具有中国精神的东西,油画在中国才可能会有自己的面貌。 ”孙九龄说。
难忘乡情,用画笔绘幅古运河 20多年的研习、创作,孙九龄的绘画日臻成熟,自成风格。纯粹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亦是其精神获得自由后所表达的纯粹的思想。孙九龄的艺术生活也一样,他凭着对艺术的虔诚和敬畏,对现实作出不同于他人的独特发现,孜孜以求开拓属于自己的艺术疆土。师法自然,造化心田,这始终是孙九龄在艺术追求中的必修功课。他对大自然田园风光的挚爱,使他的作品从来不忽视或违背大自然的本质面目,使它们更富有内涵和诗意,而且其每幅作品都是用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来表达,拒绝重复别人的东西。
毛岱宗先生曾评价孙九龄,说他的画相比之前更臻于成熟,前后变化很大,但其中有不变者:第一,中国传统艺术情节;第二,对自然的衷爱与真诚;第三,厚德若古的人文情怀等,不仅没有变而且越来越明晰起来。这或许是支撑其风格的一些因素,并让他以后走得更远。“九龄是我带过那一届学生中非常优秀的,他的画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真正走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去感受、去学习,把走向自然当作一种追求,真诚地对待每一次写生,能有现在这样的成就我感到非常欣慰。 ”著名油画家王克举说。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范迪安评价说:“孙九龄油画的‘写意性’在于他对色调的把握。春之融怡、夏之蓊郁、秋之疏薄、冬之黯淡,以及万物自然生命的枯荣,在他笔下首先呈现为色调的倾向。这种色调由高级的灰色混合而成,朴素而高雅,富有超越自然的美感与诗境的灵韵,或可称为精神性的色泽。孙九龄的‘写意’更在于他笔笔见笔的‘写’,他将内心的虔诚诉诸笔端,将‘写’的笔法作为形的肌理与质感,构筑起画面充沛的内涵,更将‘写’的兴味直接传达出来,在山川、田野、河流、树木、天空等形象的塑造中留下笔痕,让用笔成为造型的语言,见笔见痕、见笔见心,在绘画通往完成的过程中将自然变得更加充实丰盈,彰显出色调之雅,笔意之畅。这在他同代的油画家中显出独辟的蹊径。 ”
“‘写意’所欲达到的精神境界谓之‘道’,既要法自然,更要师心源,归本心。孙九龄在油画上的探索就是真诚地对待每一次写生,以此向自己的心灵走去。他的作品看上去来自他走过的许多写生之路,但归聚为诗意的世界。试看他画的荷塘,满幅是秋的风动与荷的疏影,呈现出‘写’的笔意与‘意’的隽永,这是写意精神所达到的境界。 ”范迪安说。
然而,对待绘画,孙九龄一直是谦逊的,他以前从未办过个人画展,这次回乡办展是第一次。“我的亲朋好友大多都在德州,这些年虽常在外,但这里对我而言仍是最亲切、最值得挂念的地方。既然是首秀,理应在家乡。 ”孙九龄说。
他创作的很多风景山水油画,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这种乡情。《茶乡春雨》《山村秋韵》《家的记忆》《桃花韵》等多幅作品,都印合着大多都市人的审美理想,其画中毫无做作的铺设,轻松融合的原生态美,不仅释放了自己的乡愁,也使受众陈藏心底的那份田园怀恋有了依托。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画展中,他还专门画了一幅古运河图,并且表示以后有机会专程来画,再画几幅古运河等具有德州地域特色的作品,与家乡在文化艺术方面多多交流,希望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报记者 尹晓燕 实习生 冯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