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了十几年乡建(乡村建设),那么何为乡创?是乡村创客,乡村创业,乡村创新,还是乡村文创?
可能来自不同领域的朋友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而我们看到的共性则是,与传统乡建对硬件与物理空间的关注不同,乡创的本质是基于对内容(业态),对人(创客、包含艺术家、文创达人、新媒体人、民宿主人、亲子教育老师、户外运动达人、农产品创新者、互联网社群达人等多种类型)对于乡村的软件的关注,是一种聚合并筛选群体智慧,并为之赋形的自下而上的生长模式。
所以,北川弗朗老师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是乡创,张书雁老师自然造物对传统手艺的收集与再生是乡创,陈长春老师山楂小院民宿是乡创,要雁峥老师的田妈妈亲子农乐园是乡创,刘文奎秘书长的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美丽乡村试点合作社是乡创,车明阳在培田的乡村众创是乡创,成都明月村陈琦村长的新村民制度也是乡创。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超越了仅停留于硬件层面的关注,而让无形的(服务、运营、创意、制度、模式等)软件成为他们关注的核心,而这些软性的竞争力成为了使这些产品及村落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
而这些从事乡创的乡村创客,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都以满腔的热忱和理想,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乡村复兴事业中,他们跨领域的经验与技能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打造产品,比如新媒体人做民宿自然在宣传上风生水起,而设计师做农产品则很容易做出惊艳的包装,但很少有一个人或一个团队能够同时拥有产品、运营、营销等多方面的闭环能力,更不用说对接资本,搞定村民合作模式这种需要更多经验与精力投入的非主业问题。所以当我们看到乡创的星星之火分布于中国的广大乡村之时,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他们逐个因各种原因分別熄灭,这会直接导致乡村复兴领域后继无人,因此我们热衷于探索乡创聚落的打造,让不同类型、不同业态的乡村创客抱团,给予整体的扶植与辅导,让他们可以从星星之火汇聚为燎原之势。这既符合产业生态的原则,也同时符合乡村度假游客的需求,在乡创综合体中提供吃住游购娱学的全链条消费产品。
从我们当下来看,多村复兴、精准扶贫、全域旅游这三个关系到国计民生、消费升级、产业生态的重点领域,都可以通过乡创模式的普及取得重大突破,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优秀人才通过这本书能够洞悉未来的趋势,加入乡创的队伍,以多村为载体,运用平台思维,在实践中见证中国乡村的改变。
□王旭(本文系王旭为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一起去乡创》一书所作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