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政务服务大厅
近日,一则喜讯传回市政务服务中心,在由《人民日报》社和国家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评选活动中,德州市政务服务平台荣膺“全国优秀政务服务平台”,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国字号”大奖,为何花落德州?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答案一目了然: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政策宣传栏、政务公开栏、服务承诺栏和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在这里,前来办事的群众享受“零距离”服务、“无障碍”服务等全新服务方式,处处都可以感受到服务标准化、管理精细化、运行规范化、保障高效化的服务理念。
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70万件,办理建设项目审批123件,同比增长9%;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713件,总成交金额2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和209%,为财政节支创收20多亿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市政务服务中心推出的“二级推进、四大保障”审批模式还入选“中国政府管理国际案例库”,“互联网+政务服务”经验被省委改革办评为全省改革先进典型案例。
政务上云端 服务接地气 “现在办事是数据跑腿,能不能办、办到哪一步,清清楚楚。 ”徐卫东是德城区的一位市民,说起市政务服务中心新推出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他的评价是“太方便了”。
眼下,随着德州市政务服务网上线试运营,“行政事项管理、行政权力运行、网上政务大厅、平台运行支撑、大厅智慧化管理”五大功能统一实现网上操作,并初步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的互联互通。此外, 41个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市级部门(单位)、11个县(市、区)有行政许可职能的部门和单位的3895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行网上查询申办,公开率达100%。
政务上云端,服务接地气,着眼提高群众办事体验,市政务服务中心先后增加了自助查询机、叫号机、高拍仪、显示屏等智能化终端设备,增设自助申报区、自助查询区,评价系统、叫号系统、短信系统、音视频监控系统等,全面提高了实体大厅智能化水平,增强了群众、企业办事的交互式体验,大厅服务更具人性化。
降下来的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项针对企业的调查中,制度性交易成本被认为是“最应该降,又是最难降的”,是当前企业降成本“最难啃的硬骨头”。
“制度性交易成本”这个学名背后,是各种名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能评、环评费全不用交了。 ”德城区城上城项目负责人郭经理高兴地告诉笔者,“免费”主要得益于市政务服务中心推出的区域化评估评审服务。过去,每设立一个企业,相关部门都要进行一次震评、雷评,有些企业负责人就提出质疑:有的两家企业仅一墙之隔,遭受地震和雷电灾害的条件一样,挨家做一遍,有这个必要吗?
为了解决问题,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了区域化评估评审机制,即对一个工业园区或成片连方出让的商住用地,编制整体性的能评、环评、震评、雷评等评估报告,简化或取消单个评估评审,超过规范标准的项目,只对超出部分做深度评估报告。该举措推进以来,建设项目专项评估评审总量减少50%以上,项目审批平均提速87天、节约费用30%以上。
成为过去式的,还有“散装水泥专项基金”等4项收费,暂停收取用地规划技术服务费等2项收费。对防雷产品测试等经营性收费项目,全面开放检测、测绘等市场,大幅度降低了企业成本。
政府是不收费了,可是收费转移到“红顶中介”后,不仅没少还更贵,随着简政放权而出现的新问题,给企业降成本新添“拦路虎”。
对此,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线上与线下”并行的“中介超市”,通过实体超市实现中介服务机构培育和一站式服务提供,通过网上超市实现信息公开、服务评价、网上监管,最大限度增加择优竞争。此外,还印发《行政审批中介机构管理考核办法》,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委托单位测评和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日常工作考核,实现对各中介机构执业的综合动态评价。
审批流程实现“一路通”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共办理企业设立变更2.5万余件,同比增长31%,市场活力被充分激发。
这得益于审批流程的再造。市政务服务中心拓展企业设立“多证联办”范围,将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前后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一并打包,实行一次告知、同步办理、前置审核、后置确认,并签订库税银三方协议,进一步为企业减负;同时,大力推行“一审一核”或“审核合一”,环节最多不超过3个,极大地提高了窗口审批效率,避免了企业多头跑、跑多次,实现承诺时限最长不超过20天。遥遥无期、望穿秋水的审批搭乘上了“高铁”,步步并联,段段提速,报送审批,随来随办。
政务服务中心还创造了“初审确认、容缺办理、疑难会商、协助报批”的建设项目四大保障机制,市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道:容缺办理指有些材料现场没带全,但后期可以补,就先受理,上车后再补票;疑难会商则是遇到“疑难杂症”时,就召集相关部门来一次“会诊”,一次性解决所有疑难;同时,还有无偿代办服务,只要打个招呼,就有人上门无偿代跑,一个项目、一人代办、一套方案、一办到底,协助企业顺利完成报批,审理流程实现“一路通行”。
此外,完善了同城通办机制,新增进驻德城区23个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落实“一个平台、一套标准、一表收费、一样效率、一同监督”,解决因三区职能不全企业“跑多家”的问题。延展了落地保障机制,建立重大项目信息库,帮助项目设计个性化审批方案,建立落地项目跟踪服务档案,协助解决后续审批问题,促进尽快达产达效。
晒在阳光下的公共资源交易 长期以来,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分散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交易体系不顺、缺乏有效制衡,相关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一背景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运而生。
“手续少了,整个过程更简单、更快捷。 ”徐庆山是德州天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分公司的一名经理,他说以前参与工程建设,工作人员先要抱着材料跑住建局等部门,再到相关部门投标,报名要去现场,缴退保证金还要跑银行,有时还不止一次。“现在只需要随时关注网上的项目信息,一点鼠标,轻松完成项目的报名、标书下载和保证金缴纳,整个过程很简单。”徐庆山说。
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成后,我市先后出台《市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社会招标代理机构进场交易导则》《代理机构进场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40余项,不断细化各部门权责划分,将公共资源交易纳入同一平台。
德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上,每一个交易过程都全程公示、随时可查。以推行电子化交易为抓手,我市将公共资源交易的方式和内容更为彻底地“晒”在阳光下。以往每当有项目招投标时,总有竞标方到处活动找专家;现在,电子化的操作流程,让整个评标过程变得非常透明——评标专家由电脑程序随机抽取,开标前无人知晓哪些专家评标,专家也不知自己要评什么标,避免了违规操作;评标时,专家若对哪个标书存有疑问,只能通过变声系统询问相应投标人,双方不打“照面”,连声音作弊也不可能;开标室、评标室设有多个全景摄像头和拾音设备,参与者的一言一行,甚至写下的每个字,监督员都可通过声像系统清晰掌握。
在这样的体系下,权力被关进了牢笼,人为因素降到了最低。“想找人疏通关系、私下操作,根本不可能。 ”杭州典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贾辉说,在德州参与投标只能凭真本事。
公共资源交易阳光、透明,政府服务流程简化、效率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目前,公共资源交易企业诚信库已建立,13大类4000多家企业入库,接受社会监督,政府在公共资源交易中有了更多更优的选择。
□段浩然 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