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爱我人民爱我军
□岳长金
  报载:1935年5月22日,中央红军为抢渡大渡河,派红二连率先冒险、借道进入彝人区,演绎了彝族首领小叶丹与刘伯承“彝海结盟”的历史佳话;该连官兵饥肠辘辘,却不动群众一粒粮,夜雨连绵却不进民房,且遵守“水缸不满不走、院子不净不走、借东西不还不走”等“五不走”的群众纪律。
  千言万语话长征,最是军民鱼水情。红军面对围追堵截和重重天险,为何能突出重围绝处逢生?答案虽多,但水有源、树有根,其中最重要的是红军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依靠人民、为着人民;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不怕远征难的背后是人民群众抛家舍业、舍命相随的真心拥护:“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含泪送去上战场,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我军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正因坚信“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和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军队才所向披靡。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真理让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远离长征的枪林弹雨,沐浴时代的风花雪月,有些干部忽视了党群、军民间的鱼水关系,淡忘了峥嵘岁月的艰辛,淡忘了陕北老乡和沂蒙红嫂的养育,淡忘了当年的担架、如流的推车,疏远、偏离甚至颠倒了公仆关系。必须高度警惕脱离群众的危险,经常反躬自问,及时校正人生坐标。亿万军民万众一心,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义无反顾奋斗到底,反之,就会误入歧途甚至走上不归路。
  今天,我们的国家面貌、军队建设和人民生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不管怎么变,“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真谛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还要攻克一个个“娄山关”,翻越一座座“夹金山”,突破一道道“腊子口”。因此,要铭记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祌,始终保持那么一种执着追求,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进取精神,唯此才能“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笔者心中再次响起习近平同志25年前在福建时,写的《七律·军民情》中那饱含深情的诗句:“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小梅正吐黄金蕊,老榕先掬碧玉心。君驭南风冬亦暖,我临东海情同深。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 ”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爱我人民爱我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柳湖读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