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819期 >> 第05版:往事
他是蜚声艺坛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被誉为京剧“四大名丑”之一,素有“滑稽大王”之称——
京剧名丑张春山
□李志奎

张春山(前坐者)与弟子牛得草(后排中)等合影


京剧丑角扮相


  1956年10月的一天,平原县城大街上贴出了这样一张海报:“全国滑稽名丑,百代公司(解放前,上海的一家灌录唱片的专业公司)曾留名——张春山演出《傻子拜年》,张春山之女、梅兰芳弟子张丽娟随团演出。 ”一时间轰动全城,人们奔走相告,张春山的大名不胫而走。

  张春山(1895—1960),夏津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丑角演员,素有“滑稽大王”之称。 9岁在京剧名家陆华云、胡素仙主办的长春科班和成平科班学戏。15岁拜名丑郭春山为师,专攻文武丑行,开始学“开口跳”(戏曲中丑角的一种,扮演性格滑稽的人物,偏重武工,称为“开口跳”),对生、净行当亦有很高的造诣。后来在北京鸣盛和、祥庆和搭班演戏。 1920年到东北个人组班演出,在丑行中独树一帜,以“小花脸”的戏压大轴,尤擅演猴戏和猪八戒。在一出戏中一赶二、一赶三都是常有的事。被誉为京剧“四大名丑”之一。他天赋条件好,嗓音洪亮清脆,吐字清晰,底气足,大嗓、小嗓运用自如。代表性剧目《戏迷传》《兄妹顶嘴》《发财还家》《花子巧报》《一对好傻子》《连升店》《八十老人话今昔》《葛麻》《炼印》《三不愿意》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久演不衰。
  上世纪30年代初,百代唱片公司、高亭公司、蓓开公司,曾专门灌制了张春山和评剧名家筱桂花合演《兄妹顶嘴》《打面缸》《拾黄金》等唱片在全国发行,引起很大反响。他所擅演的剧目多数是自己编写的,因而素有“台上是丑,台下文秀”的美誉。他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大胆进行艺术改革,表演生动灵活,动作性强,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善于即兴创作,刻画人物逼真、细腻,一个人满台是戏,浑身是戏。在表演风格上博采旁收,广取众长,融会贯通,自成流派,唱、念、做、舞俱佳,既讲究程式规范,又力求贴近生活;洒脱雅致,寓庄于谐;既有大家风范,又有乡土气息。

  张春山曾用16个字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生在夏津、学在北京、成名关外、扎根平原。 ”
  1951年,张春山顺应文艺界潮流,与著名京剧老生演员管绍华(1902—1981)组建了北京群力京剧团,张春山任团长。 1956年冬,他积极响应党的“上山下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号召,应平原县委、县政府邀请,经北京市文化局的批准,率团来平原,为旧艺人做出了榜样。张春山率团来的那天晚上,东北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车站上显得有些冷清。一辆列车缓缓地驶入平原站,等候已久的县委书记赵胜武、县长王廉对张春山嘘寒问暖。赵胜武抓着张春山的手说:“张团长您好,我代表平原20万父老乡亲欢迎您的到来! ”张春山被赵胜武书记的热情深深感动。随即说道:“就冲着书记、县长两位领导能亲自来接我们这帮唱戏的,我们进了平原门就是平原人,活着是平原的人,死了做平原的鬼。扎根平原,为平原人民唱一辈子戏。 ”到平原后,他亲眼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看到了戏剧表演艺术广阔的发展天地,欣然接受了平原县政府的建议和安排。 1957年1月1日,平原京剧团诞生,张春山被任命为团长。
  随团来的还有他的女儿、梅兰芳弟子张丽娟,须生杜振华,国家一级鼓师于法明等一批业务骨干。
  张春山的到来将平原县的京剧事业提高到一个巅峰。平原县原来就有一支京剧表演队伍,但由于演出水平有限,上座率不高。但张春山的到来,为平原的京剧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但凡是有张春山的演出,场场爆满。那时候的文艺活动少,广播也不普及,人们看场戏就像过年,带着家人到县城里听场戏,那是一件非常美的事。尤其是张春山这样高水平的丑角表演,更能让人回味悠长,笑到梦里。
  传统戏剧中以丑角为主演的剧目不多,张春山以丑角领团,把丑角唱成了剧团的领军人,是非常了不起的,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舞台上名角们技艺精湛,舞台下的名角们也是风采依然。一代名丑张春山在台下也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其他剧团的青年演员们初见这位大腕,还会有些拘谨,但张春山一点架子都没有,跟年轻人在一起,随口讲几个笑话,来几个滑稽表演,顿时让气氛活跃起来,年轻人与他之间也没有了隔阂。这位“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大家,在戏里戏外都征服了观众和身边的人。
  说到张春山的滑稽幽默,还有一个张春山与金少山的故事。在张春山还没来平原之前,有一年春节他到京剧名家金少山先生家去串门。一进院门,就有条狗冲张春山汪汪直叫,并冲上来一口咬住张春山的棉袍。金少山从屋里跑出来,冲着那条狗喊道:“瞎汪汪啥,你二大爷来了还咬,真是一家人都不认了。 ”那条狗果真把口松开,跑到一边去了。张春山笑着对金少山说:“你看,你兄弟还真听话唻。 ”说完两人相视大笑。“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牛得草(原名牛俊国)在《七品芝麻官》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可谓家喻户晓。可是牛得草拜张春山为师的事,却鲜为人知。 1958年牛得草得到豫剧名家高兴旺的大力举荐,由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赴平原京剧团拜张春山为师,学习丑角表演艺术。张春山言传身教,牛得草大受裨益,成为他“丑官”之路的奠基人。

  自1957年1月平原京剧团诞生,到1960年4月3年多的时间里,平原京剧团创作、改编、移植剧目20多个,上演剧目近百个。张春山率团除在本省60多个县、市和天津、沈阳、洛阳等大城市演出外,还多次随省、市慰问团到人民解放军驻长岛、淮北、故城的陆海空部队慰问演出。
  1960年4月,张春山率团到淄博地区洪山矿务局慰问演出。 30日晚上演出剧目是《盘丝洞》,张春山在剧中扮演猪八戒,精彩的演出博得观众阵阵喝彩。演出结束时,演员谢了两次幕,观众仍舍不得散去。张春山又表演了一段保留剧目《打面缸》,观众才恋恋不舍地散去。回到后台的张春山感到一阵阵的眩晕,于是坐到盛放道具的箱笼上略事休息,不料身子一歪摔倒在地。这位在艺坛奋斗了50余年的一代名丑突发脑溢血,倒在了他所钟爱一生的舞台上,终年66岁。张春山逝世后,平原各界为这位人民的艺术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其安葬于平原南郊鬲津河畔。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京剧名丑张春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