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店镇首届农村青年集体婚礼
张西尧村老年庄户剧团在演出
□本报记者屈大鹏本报通讯员李丽峰赵帅朱倩倩
在前不久的全省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禹城获得第一名,实现全省“三连冠”。
这不是偶然。
2014年,禹城在全省首创了六风建设工作,提出改善“党风、政风、行风、乡风、村风、家风”等六种社会风气,全面归纳了社会风气改善的整体思路。
工作中,禹城市全面推进乡镇文化站的改造提升,因村制宜,在全市1007个村全部建设文体小广场和文化大院,厚德园、修德园等各具特色的文化场所相继建成。
文化,正成为禹城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广场舞成了村民和谐的催化剂
禹城市辛店镇大秦村,刚刚吃过晚饭的村民秦安顺走出家门,招呼老伙计们到村里广场集合,随着音乐响起,村民们跳起了广场舞。“以前大家都不会,晚上也就没人出来跳。”今年70岁的秦安顺是大秦村舞蹈队长,每天组织村民跳舞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大秦村有300口人,青壮年劳力大多在外打工。过去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村子虽不大,但村民之间互动交流较少,几户村民之间还有嫌隙。“以前村子里有人闹别扭,见面了也不说话。 ”秦安顺觉得,让大家在一起跳跳广场舞会有利于矛盾的缓解。
村民一开始抵触情绪比较大,都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经过秦安顺的一番引导,村民们逐渐从不认同到完全拥护。
为了教村民跳舞,之前,秦安顺跟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一板一眼学起了舞蹈,学会后再组织村民前来学习。“现在舞蹈队的成员有24人,大部分都五六十岁,年纪最大的有73岁。之前闹过矛盾的,我故意安排他俩一块跳,让他们牵牵手,矛盾自然就缓和了。 ”秦安顺说。
考虑到大家的身体状况,他作为舞蹈队长也采用了劳逸结合的方法,跳一个半小时的舞,就让村民坐下来休息一会儿,趁着这个功夫,给大家上一上课。“我一般讲孝道、讲和谐。来跳舞的老头、老太太有的带着孙子孙女,我就讲给孩子听,教育他们孝顺老人。和谐则是讲给所有村民听的,告诉他们邻里之间应该怎么相处,才能减少摩擦,和谐相处。 ”秦安顺说,为了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孝的含义,他组织过多次活动,譬如给父母洗脚、为父母跳一支舞等。
为了让村民更好地了解孝道文化,镇上还组织村民到有着中华孝心示范村之称的河南息县弯柳树村,学习当地以孝文化治村的经验做法。
如今,在大秦村,放眼望去,街道整洁,村民热情、孩子有礼貌,村中一派和谐景象。
禹城市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关东振说,他们为打造高标准基层文化场所,秉持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规划理念,按照国家二级站标准,全面推进乡镇文化站改造提升。各乡镇将挤占挪用的文化站房屋器材归还到位,全市1007个村全部建起文体广场,配套音响和体育器材4000余件,率先实现全覆盖。
乡村记忆成旅游卖点
抚今追昔,在修庄村当了28年村党支部书记的修德明很感慨,原来村子破烂不堪,野草遍地,自辛店镇连片治理及乡村文明行动开展后,村民在党员的领导下,拔除荒草、铲掉废弃的房屋、修补道路。
一个多月的时间,推掉100多间土坯房,砍掉1000多棵杂树后,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村中还修建了修德园等村民休闲娱乐场所。“村里非常重视对村民的道德教育,在党员的带头引领下,村民道德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修德明说,村里道路两旁种了许多花,花朵盛开时缤纷艳丽,但即使是孩子,也能做到不采摘一花一草。
为了提升村民的道德素质,修庄村制定了奖励措施,凡是村民家中有孩子考上大学,村中奖励500元,开表彰大会,为学子带红花,张榜表扬。“别看我们村是个小村,但是大学生可不少,去年村里最好成绩是630多分,今年考得最好的也有610多分。 ”修德明自豪地说。
而沙河辛村新修建的1800多平方米乡村民俗馆成了这个村子改造后的一大特色,馆内展示了改革开放以前的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过去人民生活劳动的老照片等,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参观游览,该村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目前,禹城市按照文化阵地有设施、文化活动有载体、文化引领有组织、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三有一满意”标准,文化事业已呈现体系完善、机制健全、投入到位、场所完备、活动丰富、氛围浓厚的良好局面。
为此,按标准建设市、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夯实文化阵地,成为禹城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
消除空白。对没有文化设施的社区、村,加强督促,加大帮扶,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和活动场地。同时,按照新的建设标准,对原有建筑简陋、设施不健全的农村文化大院进行改造完善,结合基层党建活动室建设,计划再提档升级基层综合服务中心136个,文化广场覆盖率达到100%。以奖代补也是一个主要举措。对建设标准高、作用发挥好的社区、村文化大院,争取省级文化设施建设资助项目,以奖励形式配备一定数量的文化器材。
推行孝文化,让老年人老有所乐
辛店镇张西尧村从2014年开始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村风、民风大为改观。“每逢春节、中秋节,我总会自掏腰包买礼品,跟全家人一起走访村中80岁以上老人。”张西尧村党支部书记谢芝国说。在他带领下,村班子成员纷纷效仿,逢年过节去慰问村中老人,给他们送去温暖。
这一做法受到村民赞扬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村民们对于孝道的理解。
村民李奶奶88岁,常年瘫痪在床,膝下有5个儿子,在照顾老母亲的生活起居这件事上却互相推诿。
但小儿媳妇悉心照料李奶奶,为此还获得了“辛店好媳妇”的称号。谢芝国以小儿媳为例积极劝导老人的5个儿子,他们对母亲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
谢芝国说,他们每年都要在村中开展一次四德模范评选,让村民选出他们心中的好媳妇、好婆婆,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还领取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几年时间,曾经婆媳交恶、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在张西尧村大大减少,村中风气也有了改观。
为了丰富村中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张西尧村还组织成立老年庄户剧团,自编自演“孝文化”节目,团员均为六七十岁的老人。
目前,禹城市共举办三期农村广场舞辅导班,辅导农村广场舞队伍64支,17支富有乡土特色的庄户剧团。依托市文化馆送戏下乡活动,在各乡镇集市进行演出60余场次。张西尧村的庄户剧团也在演出之列,平时他们吹拉弹唱,下乡排演个节目,成了老人们平日里的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