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812期 >> 第06版:往事
从农业合作化时期社队企业的零星出现、势单力薄,到如今中小微企业的蓬勃兴盛——
德州民营经济发展六十年
□王洪君郭胜

1995年7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在时任农业部部长刘江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第三届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览会。李鹏参观了德州展位时说:“德州的商品很好,有特色。 ”


2014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姜异康陪同下视察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理赞扬说:“你们做的事情,是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是为社会,为老百姓,为了我们有好的生活、好的环境,贡献力量。 ”


上世纪70年代,铁匠铺工人在打铁


上世纪90年代,山东颜春集团的织布车间


山东联兴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并建设的占地248亩、建筑面积47.6万平方米的德州联兴·兴河湾社区小区


1996年2月,德州中傲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中央空调主机和设备生产车间


  德州市民营经济是在“四坊”(指油坊、磨面坊、醋坊和粉坊)、“五匠”(指铁匠、木匠、泥瓦匠、石匠和弹花匠)和一些手工业的基础上,随着我国农业合作社运动发展起来的。经历了社队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三大发展阶段,有着60多年的辉煌历史。截至2015年底,全市民营经济总户数26万户,从业人员90万人,注册资金170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企业3384户,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3324户,占全市的98.2%。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500亿元,占全市GDP的83%;实现营业收入11000亿元;中小企业上缴税金15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速既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又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值,稳居全省首位。到目前,民营经济的经济总额已占全市国民经济的90%以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
1955年至1983年社队企业星火燎原
  1955年,随着我国进入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兼营商品性手工业者参加了农业合作社,作为农业社的工副业组办了一批附属于农业社的小企业,这就是德州地区(以下称“全区”)社队企业的萌芽。
  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全区涌现了一批社办企业,从业人员大量增加,当年工业总产值2855万元。
  1959年,全区传达贯彻落实毛主席3月3日在郑州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目前公社直接所有的东西还不多,如社办企业,社办事业,由公社支配的公积金、公益金等。虽然如此,我们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全区社办企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到1960年底,社办企业总产值达3091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7.49%。
  三年经济调整时期,纠正了1958年以来的“一平二调风”和“共产风”,将社办企业抽调的劳动力、资金、固定财产退还给生产大队、生产队和社员。由于条件不具备,盲目上马的社办企业大部分下马,到1965年底,全区社办企业仅剩1处,职工44人,产值4.9万元。
  1966年,全区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社队企业重新得到发展,产值开始回升,同年底全区发展到115处,企业职工2521人,社办企业总产值达229万元。
  1970年,党中央提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社队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年,全区社队企业达217处,职工7730人,社办工业总产值达1209万元。虽然社队企业处在被批判的逆境中,但是发展没有止步,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1976年到1978年,社队企业开始走向正规。 1976年9月21日,德州地委决定建立地革委公社工业局,各县(市)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到1976年底,乡镇办企业共495处,从业人员35097人,企业总产值881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5%、70.9%和55.3%。
  1977年以后,德州地委、行署先后在陵县、武城等地召开全区多种经营社队企业工作会议。澄清“四人帮”给人们造成的对发展社队企业的模糊认识,充分肯定社队企业这一新生事物是社会主义性质,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坚定了社队企业干部职工的发展信心,全区社队企业呈现出崭新局面。到1978年底,按可比口径统计,社队工业达9841处。其中社办工业841处,比1976年增长69%;从业人员达136122人,其中社办工业48838人,比1976年增长39%;工业总产值完成35601万元,其中公社工业完成16201万元,比1976年增长83.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2.9%,固定资产达6912.8万元,社办工业实现利润1625.7万元。
  1979年3月,党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社会上曾一度刮起了“发展社队企业是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的冷风,使社队企业面临严重困难。在这关键时刻,地委、行署于1980年5月制定了《关于社队工业调整工作的初步意见》,提出“因地制宜,面向市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坚持为农业生产,为大工业加工,为人民生活,为外贸出口服务”的方针。地区和部分县、市公社逐步建立了社队企业供销公司,组成全区社队企业供销队伍。
  到1981年底,全区社队工业企业发展到7630处,比1979年增长4%;从业人员达131891人,比1979年增加6%;完成总产值41043万元,比1979年增长7%,其中社办工业总产值达17224万元,比1979年增加7%;固定资产达10239.6万元,比1979年增加26.6%。
  1983年9月11日,地委、行署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的领导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调架子”“转弯子”,实行“五个转变”,使多种经营社队企业由副业变为主业,由一般性工作变为中心工作,开始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以后的乡镇企业奠定了基础。
1984年至1996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984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4号文件,将过去社队企业的名称确定为乡镇企业,并确定农户家庭企业和合伙企业也属于乡镇企业的范围。
  1984年上半年,地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三批带领县(市)委和区直有关部门领导到江苏省的苏州、无锡、江阴和常熟等地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当年7月份召开1600人参加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农业、大上工业、重点发展乡(镇)村企业,为振兴我区经济而奋斗”的口号。 12月份召开了1400人参加的“全区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会上,对先进单位和专业户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各级领导对发展乡镇企业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广大乡镇企业干部职工奋发图强,创造了新的奇迹。到1984年底,乡村企业发展到11335处,从业人员139678人,分别比1982年增长23.5%和59.2%;其中乡办工业产值33939万元,实现利润8822.6万元,分别比1982年增长67.6%和8%;其中乡办工业完成利润2543万元,比1982年增长11.4%。
  1985年,是乡镇企业发展史上较困难的一年。由于国家实行宏观控制,紧缩银根,压缩乡镇企业贷款,使某些乡镇干部对企业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某些乡镇企业停步不前,全区乡镇企业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地委、行署两次召开全区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着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使乡镇企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新上一批企业与项目。 1985年全国开展工业普查,改变了某些统计口径,重新规定统计范围,列除一些不符合新统计口径的企业,这样就使得某些统计数字下掉,这时的全年乡(镇)村工业总产值70392万元,工业乡村还有4834处,从业人员117757人,分别比1984年下降30.2%、57.4%和15.7%。
  1986年以来,地委、行署明确提出了“全党全民齐动手,各行各业都支援,四个轮子一齐转,户户联办为重点”的发展路子,1987、1988这两年出现了发展热潮。 1988年,全区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达84.75%,其中乡镇工业增长90%,增长速度在全省居第二位,全区乡镇企业产值增加到39.8亿元,比1986年增长2.2倍。据统计,1987、1988两年间新上项目3128个。
  1989年至1991年为乡镇企业的调整提高阶段。地委、行署提出了“内涵外延并举,速度效益并重,在治理整顿中求发展、求提高”的指导思想,强调不搞“一刀切”,认真做好国家政策与本地实际结合的文章,正确处理热与冷、保与压、上与下的关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提高。 3年新上项目1500个,使全区乡镇企业在困难时期仍保持年均20%以上的速度。
  1990年,全区对75个乡村工业产值不足500万元的乡镇实行重点管理,使其中19个乡镇提前2年达标。 1992年有30个乡镇跳出了重点管理范围。 1993年全部达标。1992年地委、行署领导到乡镇企业局现场办公,并召开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全区乡镇企业开始由资源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由加工业为主,向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在经营方式上,由小生产经营向现代化规模经营转变;在企业布局上,由分散向相对集中转变。
  1992年至1996年是全市乡镇企业内涵外延并举的壮大时期。这一时期内开始了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与提高并举,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大力推行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总量扩张、技术改造、骨干膨胀、后进改貌”四大工程以及“乡镇企业一把手工程”,实现了领导机制和工作措施上的新突破,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经济的支柱。1996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163.3亿元,实现利税16.2亿元,乡镇企业已经发展到11.43万家,从业人员60余万人,形成了建材、纺织、造纸、食品、机械、化工、家具、电器、冶金、工艺美术等十大主导行业,涌现出了产值超亿元乡镇44个,超千万元村56个;产值超千万元的乡镇企业67家,经农业部审定的大中型企业75家、企业集团4家,新建成22个工业小区;与此同时,外向型经济也取得了巨大成绩,全市出口乡镇企业1913家,1996年出口交货值8.5亿元,三资企业30家,外商累计投资1258万美元。
1997年至今民营企业蓬勃发展
  1997年至2000年,市委、市政府把民营经济提升到“第一增长点”的战略地位,在思想发动、领导力量、政策放宽、环境优化等方面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1998年,在全市叫响“发展是硬道理,欠发达是最大的实际,加快发展是最大的政治”,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规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召开万人大会,为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披红戴花,大造劳动致富光荣、个体纳税有功的社会氛围。这一时期是德州市乡镇企业借“十五大”东风高速发展时期。至1997年底,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15亿元,实现利税20.9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0.2亿元。
  1998年3月,将乡镇企业局、工商联和工商局的个体私营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在全国第一个建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三马一车”齐心协力抓发展。修订完善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规定,26个部门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配套文件。广泛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民营经济主战场,实施了机关干部、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和各类能人“五股力量带动”战略,每年选派万名干部驻村帮扶,迅速扩大了民营经济发展主体。组建了个体私营企业权益保护办公室和“经济110”,分5批取消或降低收费项目142项,每年减轻基层和企业负担3亿多元。
  2001年至今,面对市场体系逐步规范完善,尤其是入世后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民营经济“两手抓”的工作方法和“五化演进”的工作思路,即一手抓铺天盖地,膨胀群体规模,一手抓顶天立地,培植骨干企业;推进民营经济加速向民营企业园区化、园区城镇一体化、乡镇经济产业化、特色产业规模化和产品质量标准化方向演进,标志着德州民营经济走上了成型、成熟的发展轨道。为尽快把骨干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市里又实施了强企业、强产业、强园区“三强”带动战略。
  200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营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先后建立了贷款担保、信用评价、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人才培训五大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政府部门调控监督、市场主体自主经营、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市场经济新格局,成为德州市民营经济的一大特色。这个时期,全市已成立玻璃钢、地毯、家具、面粉、调味品、工艺品六大行业协会;建立起各类担保公司20多家,注册资金2亿多元;在全省率先建起了贯通市县两级的民营经济担保体系。
  2003年,围绕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措施,把民营经济列为全市各项工作中的“天字号”工程,开展了以“四提升”(提升发展速度、技术水平、产业层次、经济效益)、“三加快”(加快骨干企业膨胀、特色产业成势、工业园区升级)、“两打造”(打造发展新环境、发展新优势)为主要内容的“比赶超”活动。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5·20”(比赶超大会)和“6·18”大会(万名干部离岗创业大会),“民营经济天字号工程”在全市叫响,各级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大发展的氛围空前浓厚。市委、市政府先后号召万名干部离岗创业,来自乡镇、县直和市直近万名机关事业干部奋斗在民营经济第一线,民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2006年,民营经济发展确定为“五一二四”发展思路,即以实现要素投入集约化、企业管理科学化、品牌经营战略化、产业发展集群化、发展空间国际化“五化”为主攻方向,实施一项工程(企业家连心工程),强化两个创新(民间融资机制创新和信用金融一体化服务创新),落实四个突破(成长型骨干民营企业建设搞突破、三大产业集群建设搞突破、品牌经营搞突破、乡镇民营经济发展搞突破)。
  2008年,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市围绕落实“民营推动”战略,在全市掀起了以“初创业、再创业、创大业”为主要内容全民创业活动。在全民创业、培植骨干、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品牌建设、招商引资、战略合作等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
  2009年,市委、市政府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战略决策,以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全民创业为主线,以培植骨干、扶优扶强为重点,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培植骨干企业、推动全民创业、引导自主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建设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实施“十千万工程”:即民营经济十大特色产业工程,千家中小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十万能人初创业工程。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民营经济“十千万工程”的意见》,与人民银行联合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十千万工程”的意见》,与统计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民营经济“十千万工程”监测的意见》。“十千万工程”实施后,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2010年,全省机构改革,将市中小企业局划归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将全市的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单列,市中小企业局成立独立党组,全面负责全市民营经济工作。
  2011年,我市制定出台了《中共德州市委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大创业的意见》(德发[2011]22号),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50多个部门为成员的全民创业推进委员会。该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营造了宽松的创业环境。对于壮大中小企业群体规模,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德州市中小企业促进办法》,落实了市财政每年300万元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了1000家中小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制定出台了《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任务目标、财政支持、企业减负、金融支持、转型升级、企业管理、市场开拓、创业兴业、集群发展、公共服务、优化环境、组织推动等12个方面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从2012年开始,在全市陆续开展了“2012德州企业十大领军人物电视展播评选活动”“2013德州第二届企业界十大领军人物和首届十大创业英雄电视展播评选”“2014德州十佳中小企业十佳创业明星电视评选展播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关注创业、崇尚创业的良好氛围。
  2013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以“解放思想提升素质”为主题的“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由中小企业局牵头负责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培训工作。从股权结构治理、企业融资、企业管理、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12个方面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家素质。
  2014年,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后,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市直45个部门为成员的市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委员会,同时成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全民创业工作的重大问题。
  2015年以来,实施“一二三四五”战略:围绕“一个中心”,即以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沿着“二条主线”,即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二条工作主线;整合“三类资源”,即整合企业自身、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的资源和积极性;优化“四种服务”,即优化载体平台服务、金融支撑服务、科技支撑服务和能力提升服务;实现了“五大突破”,即在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化解金融风险上搞突破,在打造高层次创业微环境上搞突破,在转变观念、提升企业家素质上搞突破,在引导企业对外合作上搞突破,在优化企业发展方式、增强全市经济后劲上搞突破。
  60年弹指一挥间,德州市民营经济正沿着光辉灿烂的道路勇往直前,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民营经济发展六十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