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722期 >> 第06版:往事
兴办义学400年 人才济济誉杏坛
——武城县孟王庄“文化村”的由来与发展(下)
□德州市老教协 武城县老教协

王仲文


王文阁


王有桢


  “校长胡同”闻名遐迩
  解放战争时期,恩县先后属冀南行署六专区、二专区管辖,后又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当时,恩县共有6处完全小学,其中3处的校长均出自孟王庄村的一条胡同里。这在当时完小很少的情况下,自然是一大新闻,“校长胡同”的称呼不胫而走。从建国到现在,孟王庄村又有80多人当了教师,校长人数也增加到16人,其中13人分布在东、西两条胡同里,而且有父子校长、姐弟校长等。1980年前后,大屯公社共有6位中小学校长,其中5位来自校长胡同,这些校长中,多数是郝王庄王氏的后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兢兢业业,辛勤耕耘,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贡献了力量。
  资格最老的校长是王仲华。他1920年3月生,1942年初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担任村农会主任,带领贫苦农民同地主富农进行斗争,实行减租减息,雇工增资,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更重要的是,他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恩县教师队伍的组建与发展壮大,发挥了很大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恩县抗日民主政府为了尽快给部队和地方政权输送有思想觉悟、有文化、有能力的革命青年,决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但是由于师资缺乏,条件艰苦,办学困难重重。 1942年2月,党组织委派刚刚入党的王仲华到恩县师范学习。1945年7月毕业后,他便被组织上安排负责筹办全县教师培训班。虽然任务重,工作忙,王仲华仍坚持上课,经常与学员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对当教师的认识、打算及困难,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工作。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一批批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全县小学教育很快恢复和发展起来。之后,王仲华又担任过恩县二区区委委员兼王杲铺完小校长、恩县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德州速成师范副校长、陵县三中副校长兼党代表、陵县五中副校长。1969年12月,因身体原因提前退休,1982年组织上为其补办了离休手续,享受正处级待遇。 2010年6月4日,王仲华同志因病去世,陵县教育局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以纪念这位对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前辈。
  王仲文(字晓村)校长1919年1月生,1942年经王仲华介绍,秘密入党。 1944年德县博文中学毕业后,先担任教师,后被我抗日民主政府派往恩县旧城完小担任校长。当时,学校校舍破旧,桌凳不全,当地个别人还时常闯进学校闹事。面对困难,王校长一方面积极争取地方政权和村里的支持,整治歪风邪气;一方面筹措经费,添置桌凳,改善了老师们的办公条件,改变了部分学生站着上课的困境。他注重思想教育,提高老师们的政治觉悟,鼓励老师们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坚定信心,为解放区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在他的带领下,老师们精神焕发,工作积极,学校面貌很快发生变化,当地群众无不称赞王仲文是一个勤奋务实、有能力有水平的好校长。1956年恩县撤销,王校长又挑起了平原二中校长的重担。他深入课堂听课,走进办公室和教师座谈,详细了解师生的工作、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进入先进行列。之后,上级又派他创建平原三中,为平原的教育事业继续贡献力量。 1977年1月,王仲文校长去世,享年58岁。
  王文阁校长出生于1922年8月,1942年秘密入党,1943年恩县师范毕业后,即被党组织派到滕庄区北宋完小任校长,并以此身份开展党的地下联络工作,1945年2月公开身份。之后,他又担任过夏津张石完小、王庄完小校长,武城县鲁权屯完小校长,甲马营公社、旧城公社总校长,“文革”期间回原籍大屯公社丁王庄完小担任校长。 1975年退休,后补办离休手续。 1987年12月去世,享年65岁。在几十年的校长生涯中,王校长从不居功自傲,而是虚心待人,认真学习和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就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结合。他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与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他们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经常召开学生家长会,向他们讲道理,提要求。在他的教育下,学生家长对自己言行的要求都很严格,学生也特别讲文明、守纪律,努力学习。因此,凡是他担任校长的学校,不仅教学成绩好,而且学校驻地周围村的群众也注意文明礼貌,出现了教师多、文化人多的现象。王校长还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良好品德的形成。在丁王庄完小期间,他坚持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举行入队宣誓仪式,借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从他开始,丁王庄完小后来的六任校长,都沿袭了这个惯例,为坚定少年儿童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打下了基础。
  和这3位老校长同住一个胡同、同在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还有王文庆。他1925年8月生,1945年7月恩县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先后在恩县张郭秦小学、平原县刘屯完小、恩县第一完小任教,之后到恩县女子小学任教导主任,1956年调孔庄完小任教导主任,后担任校长,同年7月入党。1958年调平原县教育局办公室任科员,第二年去省教育干校学习,获大专学历,于1960年10月到陵县一中任政治课教师,1961年底,又调回平原县教育局任办公室主任。 1975年退休,后补办离休手续。王文庆一生工作认真,扎实肯干,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他一家五代有9人从事教育工作,是典型的教育世家。他的父亲王仲岳是清末秀才,从1917年到建国初一直在本地教书。他的哥哥王文昌,恩县师范毕业后从教,曾任鲁权屯完小校长。他的儿子王洪林,担任中学校长十几年。去年9月,王文庆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今年他虽已91岁高龄,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头脑清楚,而且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他关心时事政治,特别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说,看到党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很受鼓舞。他祝愿我们的国家不仅要做一个教育大国,而且要成为一个教育强国,培养更多世界一流人才。
  在另一条胡同,即东校长胡同里,有位刘瑞林校长。他1926年8月生,1945年10月参加工作,1950年在德州速成师范进修毕业,1966年7月入党,1980年退休,后补办离休手续。 2007年3月去世,享年81岁。刘瑞林从1950年开始,先后在平原、武城的谢家坟、王律、茶寨、贾庄、大屯等七处完小和联中担任校长。在30年的校长生涯中,他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教子有方,4个儿女,一个从军,两个从教,一个从事新闻宣传,而且工作都很出色。其长子刘成智,南京华东工程学院毕业后,在装甲兵研究所工作,后调总参装甲兵部任师职参谋。
  校长胡同里后来的校长们,继承和发扬了老校长们的革命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也都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像善于为教师办实事解难题的王文廷校长,走一处红一处的王洪林校长,专挑重担不叫苦的王洪生校长,扎实工作不停闲的王世旺校长,以及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的王瑞祥、王世荣、王志玲校长等,他们和其他老校长老教师一样,都曾被评为过县乡级、甚至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都为党的教育事业献出了青春年华,桃李满天下,口碑誉杏坛。
  王文廷是老校长王仲文的儿子。他曾担任过3处小学的校长,后又担任了乡教委工会主席。1985年秋,他曾为解决全乡80多名民办教师日夜排队卖棉难问题,找到乡党委书记、棉厂厂长,要求为老师们网开一面,早日卖掉棉花,回校上课,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至今,老师们回忆起这段往事,还念念不忘王校长为大家排忧解难的事迹。王洪林是一位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的校长,不论在哪个学校,一直扎扎实实、任劳任怨,在师生中威信很高。他多年担任大屯中学校长,升学率曾连续6年全县第一。王洪生校长多次被乡镇领导派往困难大、问题多的学校挑重担、解难题。从1985年到2010年,他先后到4处学校担任校长,完成了1985年的“农村校改”,1996年的“普九”任务,并解决了另外两处学校的工作滑坡问题。 1983年参加工作的王世旺,曾在大屯中学任教10年,他所在的班级,成绩优秀,该校的教学成绩能够多年名列全县第一,与他的骨干带头作用有很大关系。为此,他被评为县师德标兵、省优秀体育教师、省农村优秀教师。后来他曾担任过两处小学的校长,并兼任武城镇幼儿园园长,均使学校和幼儿园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市级农村一类幼儿园。 2012年,王世旺内退后,又协助省委组织部派驻武城镇桃花店社区第一书记,在孟王庄村建起一所高标准幼儿园——山青幼儿园。目前该园幼儿已超过130人,被评为县级一类幼儿园。
教育局长创造辉煌
  上世纪70至90年代,王有桢担任武城县教育局副局长、局长。他受命于“文革”末期,正值派性依然严重、学校工作杂乱无序之时。粉碎“四人帮”后,他带领党组一班人大刀阔斧,拨乱反正,使全县教育工作很快走上正轨和健康发展之路。
  王有桢1934年12月出生在孟王庄村,属于义学王家这一家族。他少年时代受家族的传统影响,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1951年7月平原初级师范毕业,在河北吴桥于集完小任教两年后,又到河北泊头师范、河北师范学院深造,1958年9月入党。 1960年9月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62年9月至1975年11月,在河北冀县中学任教。 1965年,他所担任班主任的高三毕业班,40多名学生,除1人落榜外,其余全部升入大学,其中还有两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之后,他担任冀县中学教导处副主任,县体委副主任,县文教局副局长。 1975年底,调回武城县任教育局副局长、局长,1994年退休。“文革”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面对学校秩序混乱、百废待兴的局面,应该从何入手,尽快恢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呢?当时地区教育局召开全区教育局长会议,专门听取大家的意见。在会上,王有桢局长建议,在目前尚无权威教育大纲的情况下,一方面应按照上级部署,深入开展揭批“四人帮”运动,统一广大干部教师的思想认识;一方面应参照文革前教育部的“中教五十条”“小教四十条”,重点抓6个方面的工作:建章立制,严格学校规章制度;调整充实公社、学校领导班子,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批资产阶级派性和无政府主义,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和整体素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采取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中学毕业班教学工作,争取向上一级学校多输送人才。由于他的建议抓住了当时教育战线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符合拨乱反正的时代要求,所以得到地区教育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与会者的高度认同。
  思路虽然清楚了,但落实起来工作量是很大的。他召开县局领导班子会议,统一思想认识,研究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分工,然后逐项实施。对于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他要求各学校必须“四表”(作息时间表、课程表、教学进度表、学校工作安排表)上墙,严格执行。县教育局派出检查组到全县15个公社逐校检查,几经反复,各学校的教学秩序逐步恢复起来。他找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选拔师范学校毕业、懂教育、会管理的干部教师充实到公社总校长、中小学校长的位子上,并举办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班,重点解决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校管理水平问题;之后,又在全县开展评选优秀班主任活动,发挥他们在管理学生方面的关键作用。针对民办教师多,缺乏专业知识,教材吃不透、教法不过关问题,通过县教师进修辅导站帮助各公社培训教师,严格考核,不及格者,继续学习补课,直到过关为止。同时,建立严格的备课、作业批改制度,并随时抽查。为了加强教学研究,王局长亲自把关,从各中小学选拔有理论水平、有教学经验的近10名骨干教师充实到县教研室,各公社普遍建立了两人以上的教研组。县教育局从省教育厅教研室要来有关业务书籍、资料,发给教研人员学习研究,并组织教学观摩、外出参观考察、开展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广大中小学生,王局长要求各公社、各中小学定期组织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科竞赛,半年一次,优胜者发奖状、奖品。他还要求各公社、各中学选调老高中毕业生、返聘有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到学校任教,重点加强初中三年级的学科教学,并派人到外地搜集中考试题,制定考前“练兵”计划,加强考试训练,等等。
  与此同时,王局长和党组一班人按照县委部署,带领全县干部教师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学习讨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并按照干部“四化”标准,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树典型、扬正气,很快使全县广大中小学出现了教学秩序正常、教师认真教学、学生努力学习的良好局面。在当时形势下,武城县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力度是相当大的,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从1978年开始,武城县升中专的人数,连续多年在全地区名列第一,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高度关注。
  武城县的高中教育,由于缺乏符合学历要求的师资,加之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教学成绩一直处于全区后进状态。面对现实,王有桢局长重点抓了各高中学校领导班子的配备和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工作。他说,选好一个校长,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一个好校长,才能带出一支好队伍。他发现县教育局副局长周恒厚业务能力强,工作大胆泼辣,便推荐其兼任武城二中校长。周恒厚到任后,大胆提拔了一批思想觉悟高、有水平、有能力的业务骨干,充实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处室,组织教师参加函授学习、成人高考,提高教学能力和学历达标水平;多次组织教师到省内外重点高中参观学习,取长补短,改革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建立奖励机制,很快使武城二中走上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武城二中连续几年取得了全市高考第一的好成绩,并于1996年出现了全省理科高考状元。人们说,这些成绩的背后,与王有桢局长的正确用人是分不开的。
  王有桢局长干工作不仅有思路、有办法,而且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他不争权,不揽权,注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他办事讲原则,不为亲朋好友的不当要求开后门;他不追求名誉地位,不为自己谋私利。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有人曾建议他向组织提出兼任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书记或校长的要求,以解决级别问题,但他谢绝了同志们的好意,说:“副县级的位子有限,还是留给其他同志吧! ”他的高风亮节,至今还令许多人为之感动。
  王有桢同志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流,他为武城县的教育事业创造了辉煌,在全县、全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他已退休20多年了,但武城人民仍念念不忘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局长、武城教育界的有功之臣。
  孟王庄,这个以兴办义学而远近闻名的文化村,虽经历朝代的更替,风浪的洗礼,勤勉耕读、世世书香的良好风气始终没变。它继承和发扬了恩县、武城一带尊师重教、崇尚知识的优良传统,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从这个村走出来的一代又一代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他们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思想境界,清正廉洁、不谋私利的高尚风格,创造了骄人的业绩,誉满杏坛,令人折服。他们不仅是孟王庄村民的骄傲,也是恩县、武城一带教师们的榜样。人们相信,伴随着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铿锵步伐,沃土育出的新苗,经过该村文化人的浇灌扶持,经过更高一级学校的精心培育,定会更加茁壮,更加优秀。它的影响,不仅仅是一个县,更会是一个地区,甚至更广。
  (注:本文由德州市老教协会长、原市教育局局长高立泉同志执笔撰写)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武城县孟王庄“文化村”的由来与发展(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