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近日出台,到2020年底,全市将建成30公里以上地下综合管廊——
为根治“马路拉链”开良方
作者:刘臻尹晓燕本报

广川大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现场


  日前,我市出台《德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今年中心城区开工并建成2公里地下综合管廊示范工程。齐河、临邑、禹城、陵城、乐陵等县(市、区)各开工2公里,其他县均应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标准地下综合管廊长度力争达到30公里以上。
  地下管网被称为城市的血脉和“生命线”,包括供水、燃气、热力等20余种管线,错综复杂。无序铺设、维修这些管线时,需要反复开挖马路,造成“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遍地泥浆”,出现“马路拉链”现象。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现象,理顺这些“线”,统一入廊管理。
一条专走管线的地下隧道
  7月5日,记者来到广川大道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现场,只见工人们正在施工。如果不经介绍,很难想象在地下还绵延着1公里长的地下管廊。“地下综合管廊就像一条地下隧道,专门走各种管线。”工程施工单位德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待工程全部完工,像电力、通信、广播电视、供水、供热等将全部集纳于其中。
  去年10月份,结合广川大道北延道路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开始施工建设,但前期的筹备工作就花费了近半年时间。因是全市首个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将项目打造成全市样板工程,市住建局先后组织了省内外知名市政行业专家,对施工图设计、建设方案进行了多轮论证,最终才敲定实施方案。
  从基坑开挖、绑扎钢筋,再到浇筑成型、盖板封闭,它在市民的关注下逐步成型。这是一个双舱综合管廊,即有主舱和副舱两个独立的舱室,横截面为横向的“日”字型,施工时两个舱室同步向前推进。“目前,地下管廊土建部分已完工。整个管廊净高3.15米,净宽6米,主舱安排供水管道和热力管道以及通信等弱电光缆,副舱预留给供电缆线。”项目负责人介绍,从安全考虑上,将来管廊舱室内的管线设置有很多讲究:例如,供水管道不能设在电缆上方;热力管线不与电力电缆同舱;供水管线与供热管线同舱应尽量避免同侧设置,以免给水管道被热力管道加热等。
  此外,为提高地下综合管廊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管理水平,管廊内还将设置消防系统、通风系统、排水排风系统、供电照明系统和监控与报警系统,同时还有工作人员出入口、逃生口以及管线管材进料口等。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管理监控中心将实行不间断运行监控,除了智能监控外,还有人员检查和维修,如遇管线检修或维护,可直接从出入口进到管廊内及时处理,无需破坏路面。
入廊后的划算账
  “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市虽是新事物,但在国外早已存在上百年,是城市建设的未来方向。它的建成不但可以杜绝‘拉链路’,避免反复开挖造成资源浪费,又能提升城市的环境、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市住建局副局长董伯驹说。
  相关数据显示,一条道路开挖后再修复所涉及的费用是:沥青路面每平方米300多元,水泥路面每平方米170元至200元,下水管道每米1000多元,排水管网接入城市管网每处8000元……种种项目核算起来,城市道路每挖开1平方米,需要花费近万元。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成,可有效减少反复开挖路面导致的各种浪费,及带来的路面交通压力。由于实现管线集约化管理,不仅能节约城市建设用地,延长管线寿命,还能减少管线权属单位之间的纠纷,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按照最新出台的《方案》要求,地下综合管廊应根据10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按照城市生命线工程抗震减灾的要求,达到乙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建设标准。”董伯驹说,从长远来看,这种“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做法,能够有效降低运行维护成本,便于高效管理。
  目前,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公用基础设施越来越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加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打通“地下生命线”,将有助于提升公用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推动城市集约化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投资大抬高推广门槛
  地下综合管廊建成运营后虽能带来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但工程的修建,并非“挖个沟”那么简单。以广川大道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例,一公里造价3200万元,几乎每向前铺设一米,就有一吨钢材被埋在地下。
  据介绍,地下综合管廊的造价因地而异,各地的地质条件不一样,土建施工难度不一样;也与管廊的断面尺寸、结构形式、设备配置有关。一次性投资建设肯定高于传统直埋施工形式造价,解决好投资来源将成为在全市进行推广建设的关键。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市也在积极探索推广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建设、运营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社会资本如何获得回报?对此,《方案》也提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应与入廊管线单位签订使用维护协议,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物价部门应制定管廊收费指导意见,形成合理的收费机制,所收费用原则上应满足管廊日常运营,维护管理支出需求。在地下综合管廊运营初期不能通过收费弥补成本造成资金缺口的,政府视情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而如果这种模式可行,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地下综合管廊不仅会越建越长,还会出现一批专门负责其日常运营的新企业。
  □本报记者 刘臻 尹晓燕 本报通讯员 王向华 毛振宁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根治“马路拉链”开良方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