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地刻在瓷器上——
刘欣:刀凿声声夺天工
作者:张莹






  □本报记者张莹
  刻瓷,即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画、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近日,记者在董子文化街见到了陶瓷艺术大师刘欣,在他的工作室中,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凡是能在宣纸上表现的事物,无不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地刻在了瓷器上,触之凹凸有感,观之笔墨灵动。晶莹如玉的瓷器、锋芒锐利的笔触融合在一起,别具审美趣味。
一把刻刀结缘刻瓷
  1970年,刘欣出生于德城区,自幼对素描、水彩有着浓厚兴趣。每当在读书时,遇到喜欢的图画,他就一遍遍临摹,直到画好为止。高中时期,他开始跟着老师学习素描,一有时间就在本子上画人物、画花鸟,寒来暑往,从不间断。电大毕业后,他进入德州机床厂工作。
  1992年,一个想学刻瓷的朋友因为买不到专用刻刀,去找刘欣帮忙制作。由此,刘欣知道了刻瓷工艺,当他怀着好奇之心去观摩时,立即就被这门神奇的艺术所震撼。“当我看到刻刀在作者的指间捻、转、拉、跳,配合小锤的敲击,在瓷盘上刻画点染,顷刻间一幅生动的图画便跃然瓷盘之上,一下子就入了迷。 ”刘欣说,在强烈的兴趣驱使下,他决心学习刻瓷。
  刻瓷工艺的创作难度相当高,要求作者有较高的造型能力和雕刻技巧。因为钢刀对硬瓷,力度如果掌握不好,不是瓷器崩裂,就是走刀失型,无法弥补。学这门手艺之初,刘欣刻坏了很多瓷盘、瓷板,但慢慢地,随着长时间专注细致地打磨积累,他的技艺日臻成熟,短短几年时间,他手下的作品便完成了质的飞跃,每一件都刀工精湛、生动传神。
“一定要做出好东西来”
  2006年,刘欣离开工作了10余年的单位,自己开了工作室,踏上了创业之路。最初两年,作品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投进10多万元的资金没有相应回报。虽然承受着巨大压力,但刘欣内心从来没有动摇过。“我始终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一定要做出好东西来,哪怕遇到再大的挫折和困难,也要挺过去。 ”他说。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多方请教名家大师,精心研究陶瓷烧制和刻瓷工艺的各个流程,不惜时间和成本一次次探索试验,凭着坚忍不拔的执着精神,他技艺大进,作品在全国及省级陶瓷大赛中频频获奖。他的釉上彩刻瓷《诗情画意》系列作品获2009年“博山杯中国陶瓷大赛”铜奖并被博山陶瓷馆永久收藏。他首创的泼彩肌理刻瓷《冰雪山水》系列作品2010年入选“全国陶瓷创新评比大展”,同年,他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被评为“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
方寸之间营造自由天地
  随着对艺术理解的加深和艺术视野的拓展,刘欣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刻瓷工艺,他开始专注于陶瓷印章的设计制作。“艺术的真谛,在于自由地创作。我想要创造出艺术风格鲜明独立的作品,寻找到专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而陶瓷印章从造型设计、泥胎塑型,到入窑烧制、上釉篆刻,所有的工序都有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契合我的艺术理想。 ”刘欣说。
  他在继承和吸收古代篆刻精髓和现代刻字艺术的基础上,在方寸之间营造出独具一格的自由天地。他的作品把汉字作为艺术符号,对汉字进行艺术设计,采用成语或诗句为元素,把书法艺术从二维平面拓展到三维空间。他借鉴玉琮的样式,通过线条对边角的切割,形成鲜明的节奏感,利用不同釉色的质感、肌理及印章造型的多样性,形成强烈对比,使作品深具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
  刘欣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一件又一件佳作,其陶瓷印章被业界专家誉为“刘氏瓷印”。去年,作品《汉韵陶风》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的“大地奖”陶瓷设计精品大赛金奖,《心经》获中国工艺精品展(大连)金奖。
  近期,刘欣受古代漆器启发,正在研制新的制作工艺,多次施釉,反复烧制,使陶瓷印章具有五彩斑斓的呈色效果。“从事艺术创作,文人情怀和工匠精神缺一不可,既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家国情怀,也要有默默坚守、不倦探索的执着精神。我的追求是把传统艺术形式融会贯通,不断丰富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为此,我会继续寻找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陶瓷的灵性之美。 ”采访最后,刘欣如是说。
  人物简介 刘欣,1970年生,现为国际陶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德州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德州平津印社副社长、民革中山书画院德州分院副院长。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刘欣:刀凿声声夺天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文化德州】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