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近日,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重点工作现场会召开,会议提出将加快农村改厕步伐——
洁净农家新生活
□本报记者石秀秀本报通讯员艾晓娜赵帅张齐

  5月19日,参加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的代表们饶有兴趣地来到陵城区边临镇西于架村、乐陵市西段乡坊子村参观考察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西于架村村民于冉冉在院子里高兴地向代表们介绍着改厕的好处。“以前家里就是简陋的‘茅坑式’厕所,到了夏天,味大不说,苍蝇还多。现在不一样了,用水一冲干干净净。”
  厕所虽小,却牵涉到千家万户。我市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全市十件民生实事,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


改造旱厕力度大——
“三级”补助,让农民少掏腰包


  近年来,通过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行动,我市城乡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农村旱厕就是其中之一。旱厕不仅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还严重影响了乡村文明形象。
  根据省里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6年我市农村改厕任务14万户, 3年改造完成58万户。时间紧,任务重,要想尽快推动这一工作,资金保障尤为重要。“改造后的厕所用了快一个月了,方便卫生又不浪费水。”于冉冉对改造后的厕所使用效果很满意,她说,整个改造过程,从安装化粪池到采购洁具再到外墙粉刷,都不需要农户操心, 300多元钱就换了一个新厕所,挺合适。
  充分结合每个家庭的厕房现状及改厕需求,边临镇统一采用“三格式化粪池”改厕工艺,设备成本约每户820元,厕房改造分“高(1000元)、中(800元)、低(500元)”三档,由农户自主选择。
  据了解,对于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区财政每户补助400元,省、市级财政每户补助300元,共1000元。政府出了大头资金,农户的压力大为减少。
  不只是陵城区,为尽快启动改厕工作,德城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齐河县均将县(区)级改厕奖补资金提高到了每户400元。今年4月份,市级财政奖补资金全部下拨到位,并及时下拨省级第一批改厕奖补资金2297万元,各县(市、区)改厕工作迅速展开,德城区、陵城区、临邑县、夏津县已率先实施了部分标段的招标工作。


改成什么样——
政府做主导,农民唱主角


  改厕牵涉千家万户,是一项看似事小、实则面广量大的工程。改成什么样,并非千篇一律。市里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因地制宜,一般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水冲三格粪池式厕所,具备条件的农村推广使用生物改厕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在城镇污水管网覆盖到的村庄和农村新型社区,推广使用水冲式厕所。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从实际出发,采用生物改厕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探索出了新模式。“改厕是涉及百姓生活的大事儿,怎么改,是否认可,大伙儿说了算。”粉王管区书记牟树军说。为此,镇政府组织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到莱芜市辛店镇崖下村实地参观考察。看到崖下村使用生物改厕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过的水,直接成了喷泉,惊叹不已。
  由于崖下村建在半山腰,管线铺设方式不适用于作为试点的司庄村,于是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探索出适合本地的改厕新路子。村周边农户采取多户并联一体化处理设备,村中心地带农户采取二三户同用小型一体化处理设备的改厕方式,节约了安装运营成本,操作起来也更易被群众接受,避免了生搬硬套导致群众出现逆反心理。一周时间,司庄村59户全部进行改厕。


发挥试点带动作用——
  改一村成一片


  “目前, 12个县(市、区)已全部开展了改厕试点,已完成改造3139户。”市住建局局长王圣华介绍说,其中,庆云县完成710户,陵城区完成694户,乐陵市完成572户。
  会议提出,现在正是施工的黄金季节,省市级奖补资金已经到位,要实施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模式,充分发挥试点带动作用,加快改厕工作进度。并要求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6月20日前完成招标工作,年底前全部完成2016年任务。
  为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开展,乐陵市、齐河县、平原县将改厕工作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制定了考核奖惩机制。陵城区、乐陵市、齐河县、平原县、庆云县等5个县(市、区)根据自身特点出台了《改厕实施方案》。
  同时我市建立健全市、县、乡镇三级督查机制,采取定期检查、重点巡查、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现场督查。市改厕领导小组根据各县市区完成情况进行排名,定期通报,并将排名结果计入年底考核成绩。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洁净农家新生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