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最有影响的组织机构之一,由梁仲华、梁漱溟等创办于山东邹平。
市档案馆馆藏一张乡村建设研究院的结业证书,是这场轰轰烈烈乡村建设运动的重要见证。
研究院的成立 1931年1月,刚刚主政山东不久的韩复榘,为稳定局面、笼络人心,对应邀前来济南的梁漱溟等人提出的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的设想和要求表示大力支持,并答应先划拨10万元作为开办经费。
经过一番讨论,梁漱溟起草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旨趣及办法概要》。经实地考察,邹平被选为研究院院址。
该院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建设研究部,招收大学或大专毕业生,主要学习乡村建设理论,两年毕业后分配到实验区(实验县)任职。第二部分是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招收中等文化程度的学生,主要课程有农业知识、农村自卫、武术等科目,毕业生主要是回乡担任乡村建设的骨干。第三部分是乡村建设实验区,在邹平、菏泽、济宁进行实验,主要是实践梁漱溟乡村建设的设想。
馆藏结业证书 馆藏山东乡村建设学院结业证书,规格为长48厘米、宽36厘米,字体采用传统的自右往左,竖排印刷。
主要内容是姓名、年龄、籍贯、学习院系和班次等,证书由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梁漱溟等签发,发证日期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七月,左下方附有毕业生照片。
这张民国时期的毕业证书是对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而且毕业证书都是纸质品,其保存难度相当大,目前存世量已经十分稀少,因此十分珍贵。
研究院因抗战告终 正当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搞得轰轰烈烈之际,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0月13日,日军攻下平原、进逼禹城、直指济南。是日深夜,山东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省府迁到宁阳县。次日梁漱溟获悉后,连夜赶回邹平,处理研究院相关事宜。月底,研究院基本撤离完毕。
11月23日夜,日军强渡黄河,进入邹平境内。次日,日军派出两架战机轰炸邹平,邹平县遂处于无政府状态。倾注了梁漱溟无数心血和汗水的乡村建设研究院被迫告终。
梁漱溟希望通过建立乡村基础组织,创办乡农学校,组织农民,挽救乡村崩溃,从根本上解决中华民族的自救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忱。
他过分强调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认为只要通过和平改良的方式,就可以解决中国问题,而没有认识到农村经济的崩溃是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地主阶级的剥削,也没有认识到解决中国问题必须解决土地问题。
虽然乡村建设研究院取得了一些成果,为农村发展培养了专业人才,但却不能真正调动广大农民的运动热情,客观上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因此它的失败也是必然的。